首頁>今日要聞
海拔2800米高原上,28位各族老人共聚“幸福院”
新華社蘭州9月4日電題:海拔2800米高原上,28位各族老人共聚“幸福院”
新華社記者文靜、陳斌、馮亞松
窗外細雨蒙蒙,秋景微涼。屋內藏香氤氳,奶茶飄香。73歲的看召才讓呷了一口滾燙的奶茶,盯著象棋盤思慮片刻,眉頭微皺,深褐色的臉上爬滿了皺紋。他捻起“車”,“吃”了對手的“馬”。
“一個人過了一輩子,沒想到一把年紀住進了新家。”看召才讓說著不太順溜的普通話,眼里蕩開笑意。
他口中的“新家”指的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拉卜楞綜合社會福利中心。坐落在大夏河岸邊、綠草如茵的山腳下,這里離被譽為“世界藏學府”的拉卜楞寺不到2公里。在這里,他和27名藏族、回族、漢族老人生活在一起,組建起一個民族團結的大家庭。
近年來,甘肅省持續推動改善民生,啟動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為農牧民老人提供了多元化的養老服務。
夏河縣民政局副局長王學智介紹,在充分征求縣里特困供養對象意愿的基礎上,拉卜楞綜合社會福利中心迎來了28位“客人”,為他們提供集中供養。
看召才讓曾是夏河縣黑力寧巴村的村民。他終身未婚,常年獨自在牧場上生活,守著牛羊過日子,日子清貧寂寞。多年前,他告別牧場,搬進縣城的福利中心。
看召才讓住在一間3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里面獨立衛生間、沙發、電視、熱水器等一應俱全。他的床頭安裝了呼叫器,輕輕一按,護理人員拉毛吉立馬趕來。
23歲的拉毛吉,去年從護理專業畢業后來福利中心工作。這里的老人和她的爺爺奶奶年紀相仿,這讓她倍感親切:“我用對待爺爺奶奶的孝心和耐心對待他們,和他們相處得很融洽。”
每天早上,58歲的漢族老人段周山都會在拉毛吉和其他護工的幫助下做康復訓練。20多年前,他因一場車禍導致殘疾。多年來,他一直堅持鍛煉。“以前我只能去醫院做康復,行動不便,花費不小。在這里,各項設備都齊全,還有專業的護工。”他說。業余生活也不錯,閑下來他經常和中心的老人聊天、一起曬太陽,生活愜意。
福利中心負責人尕卜藏介紹,為了給老人們提供更好的養老服務,福利中心專門招聘了3名護理專業的大學畢業生。此外,福利中心還和當地多個社區、鄉村衛生服務中心簽訂醫護服務協議,定期為入住的老年人開展醫療衛生服務和體檢。
82歲的旦知草躺在健身房的電動按摩椅上,享受按摩帶來的放松。2019年,她在體檢時被診斷出患有嚴重的白內障。在征求了本人和親屬的同意后,福利中心的工作人員陪同老人到蘭州做了白內障手術。
午飯的鈴聲響起。食堂做了旦知草最愛吃的燴菜。在護工的幫助下,她戴好圍兜,拿起碗筷,夾起一塊肉送進嘴里。問及午飯是否可口,老人豎起大拇指。
尕卜藏告訴記者,因為福利中心的老人來自三個不同的民族,且多年生活在高原地區,福利中心針對他們的飲食習慣,制定了營養均衡的菜譜,還開設了清真食堂,每天變著花樣給老人做飯。“吃肉、喝酥油茶是生活在高原上的老人的‘標配'。我們的冰柜里,肉占‘半壁江山’,另外‘半壁’就是酥油!”他打趣道。
近年來,甘南州累計投入各類資金2.5億元,用于養老機構建設、提升改造、居家養老運營補貼和設施配備維修,并建成59個公辦養老機構和320家農牧村互助幸福院,為孤寡老人提供了養老新歸宿。
王學智介紹,為了豐富老人的精神生活,這里配備了棋牌室、閱覽室、健身房等設施。每年,福利中心還會為老人組織浪山節、藏書法大賽等活動。不少社會組織的志愿者也會定期上門,陪老人聊天、幫老人做家務。
對于75歲的次知木來說,來福利中心養老的另一大原因是這里毗鄰拉卜楞寺。他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每半月就要去一趟寺院禮佛祈福:“走路20分鐘,就能到拉卜楞寺。”
“老人們像親人,工作人員們像兒女,在這里,就像生活在‘香巴拉’(藏語,意為‘極樂園')!”次知木用藏語說。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老人 中心 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