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資訊
守住“紅線”“底線” 品端方能行遠
黃 卓 繪
擔當好文藝的社會責任
張德祥
一段時間以來,個別藝人被“粉絲”流量沖昏頭腦,違背公序良俗,甚至觸犯法律,其失德行為引起公憤,人們紛紛譴責某些所謂“流量明星”對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這一現象暴露出來的核心問題是價值觀問題。個別藝人之所以把持不住自己,走火入魔,尤其是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中,被不良資本所利用、被“飯圈”所裹挾,就是因為缺乏正確的價值觀,把“流量”“粉絲”“金錢”作為最終價值,以為有了這些就是成功,就高人一等,忘乎所以,以至于掉進污泥濁水。殊不知,人最有價值的并不是這些虛名與浮財,而是自己的品質與德行,品德是本,本正才能行端,行端才能致遠。某些藝人價值觀的錯誤導致了行為失范,身敗名裂,教訓深刻。所以,對年輕藝人而言,修身守正,修德養正,是必修課,從根本上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牢牢守住做人的底線,這是必須過的一關。如果過不了這一關,那遲早是要摔倒的。
同時,我們注意到,凡是那些行為失范失足的藝人,不僅道德上、人生觀上有缺失,而且在藝術上往往被一些錯誤的藝術觀所蒙蔽,比如病態的“耽美”美學,違背陰陽之道的“小鮮肉”“娘炮”美學,陽剛之氣被脂粉所窒息,不男不女,弱不禁風以及“娛樂至上”“享樂主義”等等,導致樂極生悲。這些病態的藝術觀不僅對當下的文藝帶來惡劣影響,也必然影響到一些藝人的行為,必然形成荒謬的即興的“飯圈”文化,把一些未成年人帶入歪門邪道,最終形成的是對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精神的瓦解,對中華民族英雄主義的解構,對中華民族健康的美學觀念的褻瀆。實際上,一段時期以來,有一種無形的力量,通過影視、網絡制造和包裝了一批這樣的所謂“明星”和“網紅”,有意識地推銷這種病態的藝術觀、價值觀。雖然這些病態的藝術觀念引起觀眾反感,遭到人們的批評和抵制,但依舊大行其道,毫無收斂。很顯然,這就是要在藝術觀念上攻城略地,以“病態”美學觀代替健康美學觀,以病態美學觀塑造一代人,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文藝理論家、評論家要在維護健康美學觀和堅持正確藝術觀上發揮更大作用,應當旗幟鮮明地抵制和批評娛樂至上的病態的藝術觀,絕不能為錯誤的藝術觀站臺,更不能在理論上為其文過飾非。
總之,文藝工作者必須堅持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牢牢守住做人的底線,同時,文藝工作者必須堅持正確的、健康的藝術觀,德藝雙修。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以更多的優秀作品增強人民的精神力量,以優秀作品為文化強國建設增磚添瓦。
重典治亂象,娛樂圈早該“刮骨療毒”
鋼镚兒
“取消明星藝人榜單,嚴管明星經紀公司,規范粉絲群體賬號,嚴控未成年人參與,規范應援集資行為……”近日,中央網信辦秘書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飯圈”亂象治理的通知,十項組合拳可謂招招打在“七寸”上,在輿論上引發了強烈共鳴。這一系列措施也是網信辦自6月開展“清朗·‘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以來,取得的重要階段性制度成果。近年來,“飯圈”亂象屢屢為人所詬病,動輒互撕謾罵者有之、違規集資者有之、誘導“野性消費”者有之,并衍生出了數據造假、暗刷流量、養號賣號等一整條灰黑產業鏈。
作為娛樂生態的有機組成部分,“飯圈”之亂也是娛樂圈“病態”的一種表征。比起“飯圈”的泥沙俱下,作為中心和主體的娛樂圈更是讓人大跌眼鏡,“吃瓜”吃到反胃。吸毒、代孕、天價片酬、偷稅漏稅、涉嫌強奸被捕……隨著一連串突破道德底線甚至法律底線的丑聞被相繼曝光,娛樂生態的惡化程度超出了很多網友的想象。
“只是聽說‘貴圈’很亂,沒想到會這么亂。”長期以來,娛樂圈的流量明星們享受著普通人終其一生都難以企及的光鮮生活。網友們甚至不無包容地認為,這是市場賦予藝人的商業價值,令人羨慕卻無可指摘。但事實證明,很多藝人配不上他們的身價。表面上的靠“數據”說話,不過是在資本的裹挾之下、在一系列灰黑產運作之下的“劣幣驅逐良幣”。早已扭曲的娛樂市場,長期犒勞和喂養著那些不惜試探底線、突破底線的流量藝人,于是觀眾得到的是,一張張熟悉的、精致的臉,以及一大批模糊的、粗糙的電影、電視、綜藝節目。
飯圈也好、娛樂圈也罷,所謂的“圈層”似乎都帶有某些特殊的、獨立的規則。所以,總有一種觀點認為,水至清則無“娛”,娛樂圈本就是個名利場,混亂是娛樂圈與生俱來的特征。言下之意,整肅娛樂圈不過是緣木求魚。這種觀點看似給娛樂圈建起一道“護城墻”,其實不過是蹩腳的狡辯。沒有任何一個正當的行業,應該以“混亂”為特征。如果某個行業失去了規則和公平,長期以明顯偏低的道德標準和專業水準獲取著天價的回報率,并且源源不斷地生產丑聞,那么這一定是整個行業、整個圈層的墮落。不僅是圈外人會嗤之以鼻,甚至是圈內人也將苦不堪言。
這就是生態的重要性,生態的惡化不僅會污染身處其中的每一位從業者,也污染著整體的評價體系和行業發展前景。可以想象,如果娛樂生態歪風不治,那么這個向下的螺旋還將加速下落,最終耗盡的是觀眾的耐心。而空中樓閣的崩塌,只是時間問題。
此番,網信辦出重典整治娛樂圈亂象,顯示出了監管層重構娛樂生態的堅定決心,這對娛樂圈既是一場激濁揚清式的行業洗牌,也是一場回歸本真的改革契機。刮骨療毒是為了身心健康,凈化生態是為了行穩致遠。其實我們并不缺少優秀的演員、良心的編劇、認真的導演,更不缺少有品位的觀眾、發現美的眼睛。這些年,不少優質內容、文藝作品,獲得了口碑和市場的雙贏。說到底,讓真正踏實做人、認真做事的人獲得行業和市場的尊重,是所有行業的通用法則,娛樂圈也沒什么不同。
“飯圈”以愛的名義傷害了誰?
許 瑩
粉絲文化由來已久,在我國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港臺明星在內地的走紅,追星族走入人們的視野;第二階段是以2005年湖南衛視舉辦的《超級女聲》為起始,“玉米”“涼粉”“盒飯”等以高調姿態形成迷文化集合群體,以短信投票等方式開啟了選秀節目粉絲經濟的狂歡;第三階段是以2014年為分界線,伴隨小鮮肉、流量明星的走紅,粉絲經濟展現出驚人的消費力量,并于互聯網時代形成了由明星粉絲組成的組織更為嚴密的飯圈,而偶像養成類綜藝節目進一步將飯圈推向臺前。粉絲組織從松散到嚴密,理性對話空間愈發狹窄,互撕謾罵、應援打榜、造謠攻擊等問題屢見不鮮,顯然,今日之“飯圈”已然無法只用單純的“熱情的過度消費者”視之,飯圈亂象背后所折射出的是資本無序擴張、流量反噬、美育欠缺等問題。
互聯網時代,過去對偶像的賦魅開始轉向對偶像的祛魅,而祛魅的重要表現之一便在于偶像個人信息被頻繁、大面積暴露于公眾視野,關于偶像個人家庭、生活、婚姻等多方面的私人信息占據了過多媒介公共資源,此舉勢必會擠壓其他公共議題空間。網絡虛擬空間的興盛,為迷群提供了相互討論、交流偶像信息的場域,但凡事有度、過猶不及,對于偶像相關信息和產品的占有在畸形飯圈生態中變了味兒,例如針對偶像本身,專門有一類“私生飯”跟蹤偷拍明星日常,酒店蹲守、機場圍堵、通告外泄、竊聽偷拍等違法違規行為不一而足,甚至有“私生飯”獲取信息后公開販賣,帶有明顯的有組織的牟利性質;再如針對偶像作品,強制施壓制作方干預創作,把嗑CP流程化、瘋魔化的行為進一步哄抬了無作品吃人設、有顏值無演技的流量明星的市場價值,嚴重擠壓了影視制作其他環節的成本。
“飯圈”的熱情為商業機制收編和利用,日漸成為商品化和市場化的重要籌碼。因此,也有不少直接受聘于經紀公司的職業化粉頭潛入到飯圈內部,作為“意見領袖”帶節奏、引戰、拉踩等,以不斷增強自家明星、自家作品的話題度、曝光度,由此帶來的是藝術質量判斷標準的失信、青年群體價值觀的失衡。
近日,中央網信辦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飯圈”亂象治理的通知,相信網絡生態會逐步得到改善。與此同時,青少年群體的美育教育也應跟上步伐。“解鈴還須系鈴人”,我們應當認識到,美育具有培根鑄魂的重要意義,當粉絲能夠自覺做到知榮辱、明是非、辨美丑,網生代存在的畸形審美和社會失范問題自然也就能得到根本上的解決。
沒有基本底線,其他都是空談
丁蔭楠
最近一段時間,文藝界的行業亂象、文藝工作者的不良行為備受大眾矚目和輿論關注。“飯圈文化”和“粉絲經濟”、流量至上、天價片酬、價值觀導向錯亂泛濫,甚至有一些明星公然突破倫理道德和法律底線,做出違法失德行為,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嚴重敗壞行業風氣,損害電影工作者隊伍形象,阻礙電影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也讓我們每一位深深熱愛這個行業的電影人深感痛心。
我從1979年執導第一部電影《春雨瀟瀟》至今已經40余年,深深知道我們的電影事業發展到今天的艱辛和不易。幾輩電影藝術家和電影工作者傾注心血、矢志不渝為之奮斗,才造就今天中國電影繁榮發展、欣欣向榮的態勢。
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湛的藝術才華是鑄就一名優秀的電影藝術家的必要條件。我們這一輩電影人,都把“德藝雙馨”“人藝合一”作為自我要求。“德”與“藝”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且“德”在藝前,“德”是支撐電影藝術創作和電影作品具有持久生命力的靈魂。6月27日,我參加了中國文聯和中國影協舉辦的“紀念于藍田方伉儷藝術人生座談會”,大家共同緬懷、追憶兩位革命前輩德藝雙馨的高尚情操和精益求精的藝術風范。于藍、田方在塑造角色時,他們眼睛中的光芒是那么純真、美好,透射出人性的光輝。他們將自己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對革命的忠貞和角色融為一體,才能呈現這樣打動人心的眼神。這就是我們追求的“人藝合一”。我們現在的電影工作者應該向于藍、田方等老一輩電影藝術家學習,不僅學習專業技藝,更應該學習繼承他們對理想信念的堅定赤誠,對國家、對人民的忠誠擔當。
去年12月,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在電影界和社會各界的共同期盼下,中國影協成立了電影界職業道德建設委員會。作為電影界職業道德建設委員會主任,面對近期這些現象,我在憤慨、痛心的同時,也希望通過委員會的工作,團結、引領更多電影人共同參與到行業自律和行風建設上來。我也希望我們的電影工作者從自身做起:
一是要把遵守法律法規作為從業底線。遵守法律法規這是做人的基本底線,也是從藝的基本底線。沒有了基本底線,其他的都是空談。在底線之上,我們才能號召電影工作者努力做“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和先倡者”。
二是把“德藝雙馨”作為從藝追求。電影工作者應從自己做起,不斷提高學養、涵養、修養,以德從藝、以德服人。要尊重我們的觀眾,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人民至上,把握好從藝、做事、為人的方向。
三是把堅決抵制不良現象和行為作為行業約束。我們一方面對德藝雙馨的電影工作者加大宣傳和表揚鼓勵力度;另一方面,對違法失德行為和劣跡藝人我們也應表明立場,堅決抵制,不與為伍,做到扶正祛邪、激濁揚清。
在新的征程呼喚新氣象和新作為。電影人要牢記文化責任和社會擔當,以深厚的文化修養、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質兼美的作品贏得尊重,成為先進文化的踐行者、道德風尚的引領者,推動電影行業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為電影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加強藝人思德教育刻不容緩
張凱麗
縱觀近年來明星藝人的負面新聞,總會令人感到惋惜,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應當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紀守法,明辨是非,弘揚正氣,堅守道德底線,堅決抵制和反對那些沾染和傳播負能量的人與事,尤其是作為公眾人物,失信失德行為我們絕不接受。
歷史賦予文藝工作者神圣使命,我們的創作、我們的作品,包括我們每個人本身,都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義務與責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的:“文藝是人民的文藝,要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只有我們追求德藝雙馨,爭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文藝工作者,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現代生活,人人離不開手機,而手機離不開網絡。那么網絡時代的特點是什么呢?是信息的爆炸性、影響力與迅速廣泛的傳播力。而在這些信息當中,明星、藝人的新聞一直是熱搜榜上的主角,圍繞在他們身上正面或負面的新聞更是即時“昭告天下”,尤其是負面新聞。
對于演員的喜愛是觀眾朋友對演員的鼓勵,正因為如此,明星藝人憑借著這個露臉行業獨有的光環,在觀眾當中,尤其是粉絲當中,有著強大的示范效果,或好或壞,影響都不可輕視。縱觀近年來明星的負面新聞,毫無例外地都有“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特點。一旦這些負面新聞獲得“實錘”,則當事藝人即時“人設崩塌,斷送前途”。
我有時候想,一個藝人的走紅,其背后也都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與汗水,斷送前途的“厄運”是當事人及其背后的家庭都不愿意看到的,都會有悔之晚矣的痛苦感慨。社會輿論對當事藝人進行批評、嘲諷有其正當性。這種批評往往還是可貴的監督與愛護。當然,那些幸災樂禍的哄叫,是不可取的,也于事無補。
我們是不是由此多一點思考,即:這種并非個案的現象的背后,有什么深層次的原因?現行的一些制度,往往多強調才藝,而一定程度上輕視了思想品德教育;藝人在選拔、使用等環節,也大多重才而輕德,以至于在青年人的思想意識中,只要才能出眾、贏取流量就是成功,而品行方面全靠自律,當這種自律被忽視或出現閃失,便離大錯鑄成不遠了。
人們常說,品行來自家教,倘若藝人本人來自輕視家庭教育的父母,甚至其父母的行為就沒有以身作則,或劣跡斑斑,那么這樣的藝人走向社會,走上舞臺,即使憑借一時好運走紅,那也一定是危機四伏。可以這么說,才藝超群,可以令你走紅,但不一定使你走得遠!
一個合格、充滿正能量的藝人,應該高度重視思想品德的培養與修煉,不斷地陶冶情操,才能真正豐滿我們的羽翼,只有德與藝俱佳,才能昂首走在藝術殿堂的星光大道上。讓我們來共同營造風清氣正、健康向上的行業氛圍,以更多鮮活人物形象和精品力作回饋時代、回饋人民,全力肩負起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根鑄魂的神圣職責。
莫把自己的喜劇演成悲劇
安 黎
坊間皆云娛樂圈很亂,但怎么個亂法,卻又語焉不詳。紛紜的傳聞,常帶有臆測的成分,不一定就是事實。唯有某個人某件事突然“爆雷”,公眾才從被挖掘與公開的內幕里,窺探到某些端倪。端倪并非真相本身,也許還是假象。
所有的“爆雷”,似乎都在為一個“亂”字做著注解,更強化了公眾對娛樂圈的惡感。在日常生活中,娛樂圈肯定不是我關注的對象,一是它的含金量不高,無關注的價值;二是它和自己的生活毫不搭界,關聯度很低。一群油頭粉面的空心人聚在一起,或搔首弄姿,或狼嚎鬼叫,動靜很大,喧鬧無比,但所有的一切,不過是暫時的煙云,終會被風吹散。
不關注,不等于不耳聞。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即使遠離爆炸的源頭,耳朵卻也能捕捉到爆炸的轟鳴之聲,甚至還很有可能被亂飛亂竄的彈片誤傷。作為網絡資訊的主要供應者,娛樂圈從未靜默和消停過,大路消息和小道消息匯聚的河流洶涌澎湃,泥沙俱下,濁浪滔天。即使偶爾斷流,也會被大批量地注入泔水,于是奇聞、緋聞和丑聞等悉數添加其內,散發出刺鼻的下水道的氣味。無論美丑,只要能把自己化為磁石,既牢牢地吸引住公眾的心目,也大把大把地吸附到公眾的打賞,目的就已達到。在扭捏作態中,廉價的歡呼與肉麻的追捧山呼海嘯,但熱鬧過后,留下的卻是一地雞毛。
只要有人氣,就能有效益。而要獲得人氣,就要天天露臉,不斷地弄出各種響動,以此來搶占娛樂新聞最為醒目的版面,并力圖使自己已獲得的浮名更加地水漲船高;或者至少盤踞現有的制高點,不至于使其沉降和下墜,如此鐮刀才能保持鋒利,也才能收割到更多的“韭菜”。
一些在表演行當混飯吃的從業者,確實媚俗而又低賤。其具體表現為,聲名稍一鵲起,錢包稍一鼓脹,心就變得比浮云更為飄浮。其中的少數人,呈現出一副自甘墮落的模樣,酗酒、吹牛、賭博,甚至淫亂、吸毒和偷稅漏稅等。跪拜金主,攀附權貴,把姿色當作敲門磚,向二者投懷送抱。然而金錢和權力,向來都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把他們舉向高空,又可以把他們推下懸崖。
之所以如此,顯然與頭腦的空洞和內心的空虛不無關系。人前的風光,掩飾的是人后的落寞;舞臺的喧囂,掩映的是獨守空屋的孤獨。不在閱讀中提升做人的格調和尋找生活的意趣,不在交際中袒露本色和付出真情,相互提防而又裝腔作勢,與奢華為伴,與同行比闊,僅靠金錢的粉黛來維護淺表的虛榮,那么滑向自我毀滅的墓穴,當屬預料之中。
當然,精神的空心化,僅是誘發娛樂圈并發癥的一個誘因,而不是全部要素。客觀而論,單純地責備那些誤入迷津的個體,也有失于公正和厚道。瓜蔓結瓜,棗樹長棗,唯有從更大的視角和更深的層面來審視娛樂圈的現實成因,才能刨根究底,找出真正的病源。不可否認的是,浮躁的世風,扭曲的審美,以及混亂的價值取向等,都在為娛樂圈的潰敗與糜爛推波助瀾。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對于那些娛樂明星,作為旁觀者,我從不仇恨,也不嫉妒,反倒對他們心懷惻隱之心。他們求名沒錯,但遺憾的是過于急功近利,只求“當下名”而忽視“千古名”;他們求富也沒錯,但惋惜的是本有大道可挺胸闊步,卻偏要闖入雷區冒險,及至于把自己人生的喜劇,演著演著,就演成了悲劇。痛定思痛,希望他們從教訓中獲得教益,以鳳凰涅槃的決絕與從前的自己訣別,從而以嶄新的精神景致和純凈的人性質地,以藝術家的風范和擔當,而不是以淘金者的貪婪和縱欲,蕩滌自己的靈魂,重塑自己的形象,從而使自己活成一根標桿,而不是一個痰盂。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藝人 底線 娛樂圈 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