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 頁 資訊 產業動態 發明·創新 探索·發現 科學麻辣燙 科技人物 專家講壇 新基建 院士知播

首頁>科技>資訊

《中國科技人才發展報告(2020)》發布

青年漸成科研主力

2021年09月02日 08:59  |  作者:王菡娟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哪些人在從事我國的科學研究?“十三五”以來我國科技人才呈現哪些變化?取得了哪些成就?8月27日,隨著《中國科技人才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的正式發布,為我們一一揭曉。

科技推動社會高質量發展

——我國R&D人員全時當量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

報告顯示,“十三五”以來,我國R&D(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全時當量快速增長,年均增速超過7%,從2016年的387.8萬人年,增長到2020年的509.2萬人年,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

R&D人員全時當量指全時人員(累積工作時間占全部工作時間的90%及以上人員)工作量與非全時人員按實際工作時間折算的工作量之和,是用于比較科技人力投入的指標。

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R&D人員全時當量是日本的5.4倍(2018年數據)、俄羅斯的6.3倍(2018年數據)。

與此同時,我國R&D人員投入強度近年來也持續增長,2019年達到62人年/萬人,比2018年提升了9.7%。2019年R&D研究人員投入強度達到27.2人年/萬人,較2018年提升了12.9%。

在R&D人員全時當量快速增長的背后,則是近年來我國不斷聚焦激發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活力,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力度大、含金量高的改革政策和舉措,推動科技人才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報告還指出,“十三五”期間廣大科技人才圍繞“四個面向”,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包括加強科研攻關支撐疫情防控、為企業提供科技服務、深入開展“科技扶貧行動”等。科技部人才中心主任李普介紹說,“加強系統謀劃、頂層設計,不斷深化科技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推動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仰望星空不再僅是夢想

——從事基礎研究科研人員增長較快

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從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三種研究類型的R&D人員數量均持續增加,其中,基礎研究人員增長較快。

數據顯示,2019年,基礎研究人員全時當量為39.2萬人年,比2018年增加了8.7萬人年,同比增長28.5%。我國從事基礎研究的R&D人員占R&D人員全時當量比重已連續10年超過6%,2019年,我國從事基礎研究的R&D人員占R&D人員全時當量的比重達到8.2%。

“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科技人才愿意從事仰望星空的基礎研究工作,也能坐得住冷板凳。”科技部人才中心副主任陳寶明說。

中科院戰略咨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在當天的發布會上也表示,“隨著我國科技創新進入到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躍升,從點的突破到系統提升關鍵的時期,對于科技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因此,為了提高原創能力,突破‘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亟須調整人才評價的思路,不斷完善人才評價體系,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科技人才。”

“從事基礎研究的研發人員增長較快,說明在國家大力加強基礎研究政策的引導下,科技人才向基礎研究集聚,隨著國家宏觀科研環境的改善,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從事基礎研究工作,為我國基礎研究的發展和突破奠定了基礎。”陳寶明說。

陳寶明同時表示,“但是另一方面,我國對具有原創引領能力的基礎研究人才需求更加迫切,這樣的人才既要具有一定的天賦,又要有后天的努力。這要求我國在培養基礎研究人才上要進行深入的探索。”

青年人才逐漸占據科技“C”位

——博士畢業的R&D人員占比增幅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以來,科技人才布局持續優化,更多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成為科研主力。

報告顯示,近年來,博士畢業的R&D人員占比增幅明顯,2019年我國的R&D人員總量為712.9萬人,本科以上學歷占比達到63.6%,這一比例在2015年為50.5%。

據介紹,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齡為44.6歲,超過60%的完成人為年齡不足45歲的青年才俊,有7項成果的第一完成人年齡不到45歲,團隊平均年齡不足45歲的項目有26項,占比56.5%,最年輕的團隊,平均年齡只有35歲。

從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實施情況來看,參研人員中45歲以下的科研人員,占比80%以上,中青年科研人員的主力軍地位實際上更加突出。而從宏觀上來看,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副所長郭鐵成認為,“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的紅利期仍將持續。”

事實上,近年來,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的發展,尤其是《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強調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提出“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備軍”。

發布會上,專家們也表示,目前實施的“破四唯”、代表作制度等措施有利于青年科研人員專注于自己感興趣的事業。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院長任福君指出,對于科技后備人才的培養,要厚植科學文化沃土,鼓勵青少年多參加科技創新活動,并因材施教,激發好奇心,為青少年創造力發展提供多元包容的氛圍。

“孔雀東南飛”依然嚴重

——東北地區R&D人員占比僅占全國的3.9%

報告指出,“十三五”期間,各地紛紛出臺引才聚才措施,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同時,數據顯示,我國科技人才整體加速向東部及少數中西部中心城市聚集,東北和西部欠發達地區人才流失加劇。

東部10省市集中了全國65.6%的R&D人員;東北地區R&D人員占比最少,僅占全國的3.9%。

從R&D人員變化情況看,2015年到2019年,除東北地區外,其他區域R&D人員呈現穩步增長趨勢。東北地區R&D人員連續多年下降,由2015年的19.1萬人年降至2019年18.7萬人年。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胡志堅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為我們提供了崛起的機會。但是“從總體上看,我國科技人才發展仍然存在較大差距,表現為科技人才隊伍結構有待優化,R&D人員投入強度仍然較低,高端科技人才缺乏的問題仍然突出。”陳寶明說。

面向“十四五”的新要求,我國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任重而道遠。中國人事科學院原院長吳江提出,培養創新型人才是國家民族長遠發展大計,人才發展不能彎道超車,應有“百年樹人”的韌性。

報告指出,面對新形勢和新要求,“十四五”科技人才工作需要緊緊圍繞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要求,統籌國際國內兩種人才資源,以打造適應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求的科技人才隊伍為目標,著力優化結構、提升質量,全鏈條部署發現、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各環節,深化科技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為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和建設人才強國、科技強國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人員 基礎研究 發展 科技 人年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