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資訊
創新發展讓舞臺美術越來越美
▲ 舞臺美術正呈現跨界、多元的趨勢 (圖片由中國舞臺美術學會提供)
本報記者 羅 群
日前,第四屆中國舞臺美術展在北京舉辦,有關舞臺美術的話題一度成為業內外一大熱點。
從篳路藍縷到蔚為大觀,中國舞臺美術走過幾十年風雨歷程,從理論觀念到創作實踐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尤其科技的加持讓舞臺美術呈現出不同以往的全新面貌。如今,舞臺美術早已不再局限于舞臺,而是將視野擴展到自然山水和人類生活諸多側面,從更開闊的視野、更多元的角度為藝術、為社會服務。與創作實踐相適應,中國舞美的人才梯隊建設、培養教育模式也同步發展,為未來積蓄力量。
“大舞美”觀念日益深入人心
在傳統觀念中,舞臺美術是布景、燈光、化妝、服裝、效果、道具等的總稱。隨著藝術創作的發展,實景演出等遍地開花,人們意識到傳統舞臺美術觀念已經無法囊括日益豐富的創作形態。多年前,就有人提出過“大舞美”的概念,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腳步,舞臺藝術逐漸從封閉走向多元,積極的創作實踐和廣泛的社會需求作用下,“大舞美”逐漸流行開來。
中國舞臺美術學會會長曹林認為,這與我國文化建設全面快速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不斷鞏固拓展、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和國家文化軟實力不斷提高的大背景密切相關。在他看來,近年來文旅融合的發展進一步擴展了舞臺美術的廣義屬性,開創了“新劇場藝術”時代,具有獨特風格的當代中國舞美設計擁有越來越大的國際影響力;當今中國的舞美理論研究和學科發展與世界前沿保持同步,對舞臺美術專業定位和創作方向的認知也在發生改變,如此種種都意味著中國舞臺美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鼎革,舞美疆界大幅度擴展。
科技力量打造震撼審美體驗
舞臺美術與科技關系密切,奉獻了不少令人稱道的視聽奇觀,不僅為戲劇表達服務,其自身也愈發具有獨特、獨立的觀賞價值和文化價值。科技對舞臺美術的影響與改變不僅體現在外表,還深入靈感、創意、制作、展示、觀演關系等諸多維度。
舞美從業者、愛好者和科技發燒友能夠從第四屆中國舞臺美術展專門設立的舞臺科技展區,一窺行業的前沿發展。該展區以“科技與藝術融合”為主題,展出眾多新技術、新產品。如果說主打“自由飛翔”的3D威亞系統、安全可靠的SHOWVEN管路噴火系統等給觀眾帶來直觀視覺享受,那么,滿足劇院聲學設計需求且配有送風裝置的劇院座椅等,則能為觀眾帶來“潤物細無聲”的觀演體驗;另外,不使用二氧化碳即可制造煙霧效果的“A—1滅霸氣霧槍”,可以在舞臺平面任意移動的全向舞臺車,融合自適應控制、魯棒控制和模糊控制等先進控制技術并由我國自主研發的舞臺控制系統等,則在觀眾難以察覺的地方,默默地為藝術創作貢獻著力量。
“大舞美”觀念助力舞美行業“推墻破框”,精品云演播項目中就隨處可見科技的加持。中國歌劇舞劇院攜手華為打造的《舞上春》云演播項目,通過自由視角、4K多視角、8K+VR超高清拍攝制作、MediaCube內容生產系統等新技術,為觀眾帶來不同于實體劇場的更為沉浸自由的新感受,突破了傳統的觀演關系,營造出身臨其境般的審美體驗。
在道略演藝2020年11月的《在線演藝大咖答卷》中,“Sandbox砂之盒”創始人樓彥昕介紹了VR沉浸式劇場為互動表演帶來的新變化:只要演員同時表演,無需專業的劇場、舞臺,甚至演員們可以不在同一個地點,只要通過測試捕捉技術進入特定的虛擬空間,就可以在此完成表演,實現與觀眾互動。這類技術將對傳統認知中的美術設計甚至演出提出挑戰。
開放創作理念鼓勵跨界融合
近年來舞臺美術領域的新變革還與藝術家跨界融合密切相關。許多導演參與舞美設計,許多舞美藝術家嘗試跨界、兼容,多方形成創作合力,進一步推動了舞美行業的創新發展。
據了解,國外很多優秀的、有影響力的劇目,其導演、舞美、燈光、服裝設計往往集于一人,譬如意大利舞臺藝術家斯特法諾·波達在中國國家大劇院制作的歌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身份。這樣的創作方式既節約了工種間的溝通成本,也有利于作品的總體表達,能夠讓不同環節的藝術呈現更加和諧統一。
知名導演陳蔚就非常注重導演調度與舞美藝術的交融,重視作品之中文本、音樂、表演與視覺設計的融合,她的部分代表作品也以劇照、節目冊、服裝、道具展示等方式,參加了第四屆中國舞臺美術展。“我的恩師徐曉鐘告訴我,導演的成就很難以個體方式呈現,必須要依靠其他藝術部門來共同合作實現。我多年以來的藝術創作離不開舞臺美術家的支持。”陳蔚說。舞臺美術家劉科棟也表示,與對舞臺美術、視覺呈現要求嚴格的導演合作受益匪淺。“希望以后能夠有更多導演參與進來,交流切磋。”劉科棟說。
國家大劇院原舞美總監、舞臺美術家高廣健表示,自己也越來越有跨工種創作、整體把控作品視覺呈現的愿望和沖動。湖南湘西的實景演出《邊城》、重慶市歌舞團的舞劇《杜甫》、上海歌劇院的舞劇《嫦娥之月亮傳說》等,都由高廣健一人同時擔任舞美、燈光設計。“其實舞臺各專業之間是相通的,只是大家習慣了固守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里,怕出錯,不敢輕易跨界。跨專業創作能夠豐富藝術經驗。”高廣健說。
高等教育為行業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舞美行業的創新發展為相關學科的教學研究提出新的要求,而高等教育的發展深化又不斷為行業輸送人才,成為行業創新的源頭活水。
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主任伊天夫介紹,上海戲劇學院秉承“未來已來,面向未來”的教育理念,從三個方面將此理念付諸實踐:一是空間突破,把實驗劇場留給舞臺美術系開展教學,劇場同時容納編劇、導演、舞美、燈光、服化等各個專業一起上課,貢獻各自的知識在此融匯,培養綜合人才;二是垂直貫通,本科一到四年級同學的教學內容都容納進同一劇場空間,在學習、創作的過程中交流知識、經驗;三是跨界融合,即橫向關聯,在劇場空間把相關專業方向的內容打通,包括建筑、光學、科技文化等,在更大的社會文化環境中學習戲劇、體驗戲劇。“當然,舞臺美術教學有自身的歷史傳承,任何一門專業學科都有常識性知識基礎,這是必須要傳授給學生的,因為它是專業之本、創新之源。”伊天夫說。
諸多地方院校也積極探索新的課程設置模式與教學方法,培養適應行業發展的創新人才。四川美術學院影視動畫學院戲劇影視美術設計教研室主任徐丹介紹,他們以美術學和設計學為根本,造型能力和數字技術能力并重,并在此基礎上與戲劇、影視學融合發展;課程建設融合多學科,包括實驗戲劇、虛擬演播室、交互設計、專業實踐與實習等;畢業創作選題成果按照集中化和導師工作室的方式進行,更容易對接行業實際需求。
舞美行業的創新發展也催生諸多全新的下游產業,“演藝物流”就是近年來出現的全新概念——根據演出項目的特殊物流需求,在流程設計、執行方案、服務標準等方面形成更能保證安全、時效同時控制成本的新思路、新方法。
舞美行業,正在與其他行業的不斷對話、交流中走向更開闊的天地。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舞臺 美術 舞美 中國 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