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今日要聞

同沐民主之光 共享法治社會——從“民主更加健全”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21年07月14日 08:46  |  作者:劉奕湛 任沁沁 熊豐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  題:同沐民主之光 共享法治社會——從“民主更加健全”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新華社記者  劉奕湛、任沁沁、熊豐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的光輝旗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是要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經過不懈努力,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民主從價值理念轉變為扎根中國大地的制度形態和治理機制,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制度保障,也為民族復興筑牢政治根基。

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在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造

1954年,來自山西農村、年僅25歲的申紀蘭第一次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親歷了載入史冊的歷史時刻:投票通過第一部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自此,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在古老而嶄新的中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來自人民,為了人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中國歷史激越變革、激蕩發展的必然選擇。

2012年12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指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關鍵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擴大社會主義民主,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從小山村到人民大會堂有多遠?從泥瓦匠到大國工匠有多遠?

“95后”小伙鄒彬有答案。2018年,23歲的鄒彬連同另外44名農民工,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鄒彬在給工友“打樣”(2018年2月8日攝)。 新華社發


2021年3月11日下午,人民大會堂。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決議。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這段話讓鄒彬備受鼓舞。“這與我在基層代表座談會上提到的‘推動農民工向新型產業工人轉變’‘在全社會營造關心農民工的氛圍,幫助農民工群體更好融入社會發展’等建議非常契合。”

60多年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不斷得到鞏固和發展,展現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基層聲音進入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數據顯示,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一線工人、農民代表占到了15.7%,比上一屆提高了2.28個百分點;全國政協十三屆委員中,非中共委員占60.2%,56個民族都有人選。

婦女參與決策和管理的比例越來越高,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女代表742人,占代表總數的24.9%,比上一屆提高1.5個百分點;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中有女委員440人,占委員總數的20.4%,高于上一屆2.6個百分點。

打通“廟堂之高”與“江湖之遠”,讓百姓盼的與黨和政府干的高度契合,把14億人的所思所盼融入國家發展的頂層設計,更好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根植大地與人民的民主實踐——愈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磅礴偉力

今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達拉特旗蒲圪卜村黨支部書記李電波一直忙著給村里800多名留守老人建公共服務中心。“解決好農村養老問題雖難,但我們有信心。”他說。

2020年8月,我們黨在五年規劃編制史上的首次“網絡問計”,共收到上百萬條網民意見建議。其中,李電波以網名“云帆”留下關于“互助性養老”的建言——

“在農村人口聚集區域,由政府財政投入建設公共食堂、公共宿舍,有意愿的老人可以免費居住、生活在一起,年齡小的、有能力的老人照顧年齡大的、能力弱的老人,形成互助養老模式。”

老人在天津市西青區精武鎮付村康養中心(老人家食堂)準備用餐(2020年7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讓李電波驚喜的是,“十四五”規劃建議列入了有關內容,并化為規劃綱要的具體舉措。

這是開門問計的過程,也是發揚民主的過程。

“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于民統一起來,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以各種方式為‘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從規劃建議到規劃綱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實現有機統一。這既是中國發展規劃體系的鮮明特點,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重要體現。

60多年來,法律草案的審議程序從“一審”變為“三審”,從部分法律案向社會征求意見到將這一做法常態化,從法律案審議過程中舉行立法聽證會到開展法律出臺前的“評估”……這些變化見證著人大立法工作更加注重回應百姓需求,適應社會現實和發展要求。

“我認為法治就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上海近幾年營商環境的改善,法治先行功不可沒,所以我認為處罰法的規定越細越好、越完善越好。”

“道德醫生”(左上)和駐站律師(左下)為轄區某商業中心物業工作人員提供政策法規咨詢(5月18日攝)。浙江湖州吳興區愛山商圈商貿調解中心于今年4月掛牌運行。該中心承擔轄區內法治宣傳、公共法律服務和矛盾糾紛調處等工作,配有站長、律師、“道德醫生”等,并與社區網格站、市場監管所、行政執法中隊等聯合駐站,服務周邊商貿企業和常住居民,力求打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但我站在行政執法一線工作人員的角度來說,法律健全的同時也需要考慮執行的成本問題,需要兼顧公正與效率。”

……

2019年1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來到長寧區虹橋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聽到該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的信息員們,在一場法律草案意見建議征詢會上爭相發言。

廣集民意、凝聚民智,法律才能更接地氣、具實效。像上海虹橋街道這樣的立法聯系點,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目前已經建立10個,使基層反映意見建議的“直通車”更加通暢,讓每部法律的“立改廢”彰顯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實施。民法典編纂過程,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現人民意志的生動實踐——全國人大常委會10次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集各方面意見102萬余條,針對意見反映集中、爭議較大的問題專門召開座談會……

將“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調整和每個家庭息息相關的生育政策,將“全過程民主”寫入法律……不斷完善發展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激發出根本政治制度的巨大活力。

黨的主張、人民意愿,在這里凝聚為國家意志,在這里迸發智慧光芒。

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在基層迸發出無限生機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

2020年國慶節前夕,一場推進蘇州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澄陽街道中心城區生態景觀帶建設協商議事會,在泰元社區“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舉行。

“建議豐富蠡塘河路景觀道內容建設,打造‘網紅’打卡點”“居民的機動車及非機動車停放問題也要納入規劃”……政協委員、議政代表、項目單位負責人、社區及居民代表你一言我一語,一場短短的協商議事會收集到11條有效建議。

蠡塘河是當地的“生態腰帶”,周邊居民熱切期盼改善濱河環境。

“我是地道的老相城人,一家幾口生活在蠡塘河附近,這次參加蠡塘河濱水綠化生態景觀帶協商議事會,讓我說出了心里話,真正參與到母親河建設中來。”家住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澄陽街道泰元家園的方海根說。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在當地,普遍建立的“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讓百姓將心聲“一吐為快”,助民生“關鍵小事”好商量、快解決。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從蘇州“協商議事室”各方熱烈討論,到新時代“楓橋經驗”借助互聯網搭建起干群交流平臺,再到各地爭相涌現的民情直通車、居民論壇、民主聽證會、民主議政會……一項項火熱的基層民主實踐,一個個別具特色的民主形式,匯聚起民聲民智的“最大公約數”。

如今的中國,城鄉基層民主有序發展,以城鄉村(居)民自治為核心,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為主要內容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基本建立。

在“楓橋經驗”的發源地,近年來,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楓橋鎮楓源村深入推進民主治村,創新發展“三上三下三公開”機制,從收集議題到方案制定,最后落實措施,充分尊重民意、吸收民意、表達民意,真正做到讓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協商、共同決策。

中國式民主是全過程民主。

中國式民主的脈搏,始終為人民而跳動。

踏上新征程,我們堅持人民當家作主,擴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中國式民主必將持續煥發出勃勃生機。


在浙江湖州吳興區八里店鎮三合片區黨群服務中心“司法驛站”,律師志愿者(左)在提供法務咨詢(2020年7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翁忻旸 攝


在長春市二道區政務服務中心輔助填報區,市民在工作人員的輔助下進行事項填報(2020年11月23日攝)。近年來,長春市二道區多措并舉持續推進營商環境建設,搭建涵蓋企業開辦各類事項的“一門式、一張網”綜合服務平臺,創新優化政務服務舉措、效能和環境,助推區域經濟發展。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何巧(右一)在“巧姐無聲微課堂”上與聾啞群眾交流互動(4月27日攝)。何巧是重慶市沙坪壩區磁器口派出所警長兼磁建村社區民警。磁建村社區共有161名聾啞人,其中大部分是被集中安置于此的原重慶市高壓開關廠的聾啞工人。為了更好地與社區聾啞群眾溝通交流,何巧自費報名參加了重慶師范大學手語培訓班,并主動找聾啞群眾學習。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市民在河北省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24小時自助政務服務廳辦理業務(2020年8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在位于北京亦莊的12345市民熱線話務大廳,工作人員接聽熱線電話(2019年11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彭子洋 攝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民主 人民 發展


人民政協報政協號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