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 頁 要聞 統戰時訊 民族宗教 非公經濟 中央社院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 黨外知識分子 涉疆涉藏

首頁>統一戰線>要聞

“三個半民主黨派”從重慶走來

2021年07月13日 14:05  |  來源:統戰新語
分享到: 

漫步在重慶市渝中區的中山四路上,你會發現,從特園到桂園,不過區區六百米,卻處處留下了波瀾壯闊的統戰故事和感人至深的統戰佳話。

6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統戰部“百年路·同心筑”媒體采訪團走進周公館、桂園、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特園)、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軍重慶辦事處舊址、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立舊址陳列館等重慶統一戰線歷史舊址場館,親身感受重慶——這片中國民主黨派主要發祥地所散發的歷史溫度。

民主之家見證統戰歷史

1939年,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慶成立。當時國民黨不允許中國共產黨在其統治區公開活動,但重慶作為戰時首都,有許多愛國民主人士先后抵達。如何打破國民黨政府限制中共活動的僵局、爭取民主人士對中共的支持,成為了以周恩來同志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面臨的主要任務。

當時,中共中央南方局迫切需要在重慶找到一個便于開展統戰工作、團結各方人士的公開場所。通過考察,他們一致認為鮮英的特園是最佳選擇,于是在董必武的陪同下,周恩來親自來到特園拜訪鮮英。

圖片.png

特園的一部分——康莊室內。

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講解員介紹,特園是愛國民主人士鮮英的公館,因其字“特生”,他將所居住的宅院取名為“特園”。鮮英得知周恩來和董必武到訪后,坦然回答:“特生久有報國之志,今天周先生、董先生如此推心置腹為赴國難,我是一愿意,二不怕。”

至此,中共中央南方局在特園廣泛開展統戰工作,形成了盟友如云的熱烈場面。每天到訪特園的客人少則數十,多則上百;由于鮮英待人接物優厚多禮、豪爽好客,有了“孟嘗君”的美譽,特園也被譽為“民主之家”。據統計,周恩來、董必武、王若飛等50多位中共人士都曾是特園的嘉賓;張瀾、黃炎培、沈鈞儒等100多位愛國民主人士都曾以特園為民主運動的大本營,更有不少人寄宿于特園。馮玉祥、孫科、于右任、柳亞子、潘文華、劉文輝等國民黨要員、地方實力派也是特園的座上客。在鮮英六十大壽時,馮玉祥用隸書在門匾上寫下“民主之家”四個大字送給鮮英,鮮英將此匾掛在門口。

圖片.png

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1945·毛澤東在重慶”(局部)。

在依托特園舊址修建而成的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中,有一張椅子,是1945年毛澤東到特園時,與張瀾、黃炎培、馮玉祥、朱學范等愛國民主人士交談時用過的。

“今天我們聚會于‘民主之家’,今后我們共同努力,生活在民主之國。”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曾三顧特園,與愛國民主人士共商國是。

“毛澤東三顧特園實際上就是來做民主人士的工作。民主人士在輿論上的影響力傾向于誰,關乎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的前途。”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副研究館員丁穎表示。

民盟與民聯的誕生

圖片.png

重慶地方史研究會會長、重慶抗戰大后方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周勇接受采訪。

“統一戰線最大的成功,實際上是把過去依附于國民黨的那些中堅力量,緊緊地團結在了自己的周圍。”重慶市地方史研究會會長周勇表示,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統一戰線工作從一個方面的意義上講,為新中國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礎。

圖片.png

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成立紀念碑。

特園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慶貫徹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歷史見證,還是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和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前身之一——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簡稱民聯)的誕生地。

1939年11月23日,沈鈞儒、梁漱溟等在重慶發起成立統一建國同志會,后又在上清寺特園秘密成立中國民主政團同盟,1944年9月改組為中國民主同盟,主要由從事文化教育和科學技術工作的中高級知識分子組成。同年10月,民盟發表《對抗戰最后階段的政治主張》,響應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

在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的展陳文物中,有一張1945年1月13日的《新華日報》,上面刊登了民盟發表的時局主張:“立即結束一黨專政,建立聯合政府”。聲明一發表,國民政府就立即下令禁止出售當日的《新華日報》。為此,新華日報社員工上街散發報紙,在重慶街頭出現了人們爭相購買《新華日報》的動人一幕。

1943年2月,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支持下,國民黨民主派譚平山、王昆侖、陳銘樞等人打破禁忌,組織了民主同志座談會,后定名為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多次會見宋慶齡、馮玉祥、柳亞子、譚平山、王昆侖等愛國民主人士,特別是《雙十協定》簽訂后,重慶的愛國民主人士感到應立刻成立民主黨派組織。1945年10月28日,民聯在特園秘密舉行第一次全體會員大會,宣告正式成立。四年后,民聯與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民革等統一為一個組織——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民建與九三學社的誕生

1945年12月16日,中國民主建國會(簡稱民建)誕生于重慶白象街西南實業大廈。抗戰爆發后,為保存民族工商業,支援抗戰所需的軍需用品,一部分民族資本家,克服重重困難,將工廠內遷到四川等地,大批工商實業界人士紛紛匯集重慶。他們每個星期五都聚集在重慶白象街的西南實業大廈,一起交流對國內局勢和一般經濟政策的看法。這就是著名的“星五聚餐會”。

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立舊址陳列館講解員介紹說,1945年10月,周恩來應邀出席了“星五聚餐會”,并發表了與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命運息息相關的演講——《當前經濟大勢》,極大地增強了工商實業界對中國共產黨的信心。同年12月16日,主要由經濟界人士組成的民建在西南實業大廈成立。

1939年春,在周恩來的幫助下,自然科學座談會在重慶成立。1944年,重慶科技界、文化界、教育界的一些知識分子出于對時局的焦慮,以及要民主、要團結、要抗戰到底的訴求,常到許德珩家座談、交換意見,并把座談會取名民主科學座談會。后在周恩來等的支持下,自然科學座談會部分成員先后以個人身份參加民主科學座談會,構成了該會的主體。

1945年9月3日,民主科學座談會集會慶祝抗日戰爭取得歷史性的偉大勝利,并決定籌備成立政治組織,稱作九三座談會。1945年9月12日,毛澤東邀約許德珩和夫人勞君展赴宴。席間,毛澤東建議九三座談會應成為永久性的政治組織。1946年5月4日,九三學社在重慶青年大廈正式宣告成立。

后來,當中國共產黨發起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商討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號召的時候,之所以能夠有那么多民主黨派和民主人士響應,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慶廣泛開展的統一戰線工作。

“團結了這么一大批人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所以才會在關鍵時刻凝聚起那么重要的力量、發揮出那么重要的作用。”丁穎表示,借用李斯所著《諫逐客書》中的一句話形容就是:“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如果把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比喻為泰山和海洋,那么無數的民主黨派和愛國民主人士對于正義事業的支持,就好比是細小的土石成就了泰山,是涓涓細流匯成了大海。


編輯:賈元昌

關鍵詞:重慶 國民 民主 民主人士 成立


人民政協報政協號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