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科技農業護航 江心“孤島”變都市田園
“插秧有兩種方法……”五一當天,在廣州市黃埔區大吉沙隆平稻香園,一群小學生正在黃埔文化·名未名研學老師的指導下體驗農耕生活,學習傳統插秧技術。
在他們的身后,千畝連片的雜交水稻幼苗正在茁壯成長。“昔日著名黃埔軍校,今日美麗水稻公園?!甭∑絿H現代農業公園(以下簡稱隆平公園)在廣州市黃埔區啟動建設時,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親手寫下此句子。隨著隆平公園的啟動,昔日江心“孤島”將升級為現代都市田園,千畝稻田育下良種,帶動當地鄉村產業全面振興。
“藏糧于技”富民富業
郭伙勝是土生土長的大吉沙島人,自考上大學離島后,他一直在外創業。這兩年來,島上的變化,他看在眼里。
針對大吉沙島土地撂荒閑置的問題,黃埔區把散落農戶和村集體的土地集中流轉起來,統一謀劃,并引進外部高端資源打造隆平公園。
2020年2月,由袁隆平院士選址、題名的隆平公園正式啟動建設,一期項目大吉沙島水稻公園水稻種植工作全面啟動。隆平公園項目選址長洲島及相鄰的大吉沙等江心島。隨后,長洲島上的隆平院士港項目也正式啟動,農科“院士天團”袁隆平、謝華安、羅錫文、鄒學校、劉仲華進駐。
今年2月,黃埔區引進了羅錫文院士團隊的“無人農場”,計劃利用大吉沙100畝水稻田,打造“無人農場”?!包S埔區農耕用地相對較少,因此我們更加注重用科技手段,提高農耕的質量和產量?!秉S埔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陶風介紹,區里正大力實施“藏糧于技”戰略,把科技種田作為增產增收的重要措施。
這一項目不僅讓黃埔區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也讓農民的荷包鼓了起來。以大吉沙島為例,原來島上農民人均分紅不到3000元,2020年,農民人均分紅達到32000元左右,且拓寬了村民就業渠道。
“我每周都回島上探望父母,父母的生活越來越好。以前除了打漁、種水果,沒有其他經濟來源;現在除了土地租金外,村民在家門口也有事可做,未來還會有一些旅游項目的收入?!编l親們的生活變化吸引著郭伙勝,他回到島上成立了農民合作社,并受邀擔任大吉沙黨支部副書記。
“現在島上最缺的是人才,因此我們廣發‘英雄帖’,邀請人才回島組建農民合作社,帶領農民參與產業建設,從而把產業振興和人才振興融合起來,實現農村的可持續發展?!秉S埔區下沙社區黨委第一書記梁春玲說,目前已成立6個農民合作社。
“納米小鎮”反哺鄉村建設
在黃埔區的逕下村,有一個面向未來的“納米小鎮”。今年初,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宇亮在這里為區里100多所中小學校近12萬師生帶來了“開學第一課”。
逕下村被稱為中新廣州知識城的“后花園”,離黃埔區正加緊建設的中國納米谷不遠,“納米小鎮”代表著該村正在產業規劃上主動融入知識城發展大局。
“這座傳統的農耕村莊已經實現了蝶變。”逕下村黨總支第一書記黃偉輝感嘆道,“通過‘納米小鎮’將國內的專家學者聚集到此開研討會,借此機會引入企業總部,增加稅收,提高村集體收入,并反哺到我們的美麗鄉村建設上?!?/p>
如今的逕下村成為“秋夏稻谷雙豐聞稻香,冬去春來花開逛花海”的網紅打卡點。據統計,今年春節期間,超過一萬名游客到訪“納米小鎮”。村民馮振忠在路邊支起攤子販售冷飲小吃,還開了一家農莊,他十分開心,“僅一個春節,家里就進賬10萬元左右”。2020年逕下村村社集體經濟總收入45萬元,總存款1790萬元,同比增長13.37%。
“科技農業與休閑旅游相結合,能不斷帶動農業的轉型升級,在增進社會效益的同時助力鄉村振興,共享發展成果?!秉S偉輝說。
這正是黃埔區發展現代農業的新藍圖,通過院士下鄉、科技下村將產業引進來,努力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鄉村振興目標。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黃埔區 隆平 科技 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