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自然災害依舊是社會發展“吞金獸”?
委員“開藥方”:提升防災信息共享效率
也無風雨也無晴,這不僅是閱盡千帆的文人心境,也應該是現實生活中,我們通過各種技術,自如應對自然災害的理想狀態。
幾乎每個季度,應急管理部所公布的,受自然災害影響造成的百姓生命財產損失,都不是小數目。技術賦能可以做抓手,來應對自然災害。
禍從天降
如果讓您說一說,對于我國在今年前3個月天氣的印象,南方的朋友們或許認為,雨水不夠多。
根據應急管理部日前會同多部委發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全國自然災害情況數據,去年底至今年2月初,我國江南、華南大部、西南南部等地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少四到七成,浙江、福建、廣東等地主要江河來水明顯偏少,局地發生城鄉供水緊張和農業旱情。2月份以來,南方地區出現2次較強降雨過程,多地累計降雨量超過50毫米,大部地區旱情緩解,云南省部分地區一直未出現有效降雨。一季度,干旱災害累計造成浙江、江西、湖南、廣西、云南等地194.6萬人受災,因旱需生活救助57.4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0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1億元;旱情高峰期,全國耕地受旱面積751萬畝,供水受影響233萬人。目前,受降雨影響及各地全力開展抗旱救災,南方旱情有所緩解,但云南部分地區旱情仍持續,截至3月底,昭通、臨滄、迪慶、楚雄、昆明等13市(州)51個縣(市、區)97.7萬人受災,因旱需生活救助30.4萬人(已得到初步救助),農作物受災面積41.4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億元。
身處北方的朋友們,對于一季度天氣有個“集體記憶”——沙塵。據應急管理部統計,一季度,我國大陸地區出現6次沙塵天氣過程,沙塵天氣次數為近10年來同期最多。其中,3月14-16日,西北、華北等地出現近10年來我國最強沙塵天氣過程。內蒙古、甘肅、寧夏和新疆等地沙塵暴災害,造成部分地區蔬菜大棚、牲口棚及房屋受損,直接經濟損失3000余萬元。
一個現實是,雖然伴隨著各類新技術工具,我們對天氣的預測預警能力在不斷提升,但因各種自然災害受災的百姓仍不在少數,直接或間接經濟損失仍不是小數目,一季度大數是42.1億元。
一對兒矛盾
一邊是大數據應用技術發展迅速,一邊是應用滯后,這是我國災害預報預警質量提升的一對兒矛盾。
作為中國氣象局的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全國政協委員朱定真長期關注這一問題。在他看來,除了科學發展階段與水平造成的原因,預報工具研究、應用過程中缺乏社會行為信息大數據,導致不能精準防災,也是個重要原因。比如在災害預警模式改進、服務的精準性提升上,目前還沒有體現出移動通信、人工智能、大數據應用的國家實力以及影響防災減災救災的效率、能力。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加強應急救援力量建設,提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切實做好洪澇干旱、森林草原火災、地質災害、地震等防御和氣象服務。我國防災減災國策強調預防為主,目前地質災害預警、災害天氣預警、空氣重污染預警等等都已經在發揮重要作用,水平也不斷提高?;ヂ摼W、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也在快速發展。但是對于突發性災害的預警服務,由于信息共享效率低下,還存在發布區域、對象盲目性?!睂Υ耍於ㄕ孢@樣說。
據朱定真介紹,目前,不少社會機構基于機器學習、物聯網和移動通信技術收集的社會行為(包括物流、社會活動人群移動趨勢、災害預警區域人群聚集狀況、生活物資、救災物資儲備數據等),還沒有充分應用于公眾服務和政府決策的災害預報預警模式內。
“如果災害發生前,能夠獲得該預警地區人員流動情況和行為習慣,以及正在利用各類交通工具向預警區域流動的人員信息,就便于我們精準定向跟蹤和評估風險,并及時向已經或者將進入災害即將發生地區、災害移動路徑下游地區風險區域的人群發布信息,提前預警,采取措施;災害即將發生時,對于暴露度高、脆弱性強、人員密集的動態區域分布、生活物資、救災物資儲備信息的掌握,直接影響預報預測防災減災能力發揮,及時掌握這些信息,可以節約更多的人力和時間來提高防災減災預警的效率;同時,有關企業收集的社會行為活動的數據,在未來防災減災救災應對研究中也將是不可或缺的科學決策依據,這些數據融入防災決策系統,可以大大提升精準防災應急救援力量建設,提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的效率、能力,彌補公共服務的短板,真正發揮具有新時代特色的‘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防災減災策略?!眹@改進工作的這些細節,朱定真已經盤算了很久。
柔性監管
“近年來,我國創新應急管理體制機制,發展災害事故防控技術,災害事故‘防減救恢’能力和水平有顯著提升,取得成效顯著。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問題,比如農村災害事故防治存在系統性短板;再比如房屋、特別是位于地震帶的民用建筑設防等級普遍不高;特別是將現代技術用在災害事故風險的監測預警預報、安全隱患(違章違規)智能識別研判、柔性安全監管監察等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廣闊空間。”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院長張興凱同樣強調了用現代技術提升災害事故預判能力的重要性。在接受記者的采訪時,張興凱提出3條具體建議:運用區塊鏈大數據技術對中介機構進行柔性安全監管;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安全風險監測預警;運用“工業互聯網+安全應急”技術提質增效。
柔性安全監管如何來做?張興凱認為,僅靠現在的“人海戰術”是不夠的,但如果運用區塊鏈大數據技術就比較容易解決了。運用區塊鏈技術,對評價關鍵數據資料進行聯合信任存證認證,運用大數據技術對評價關鍵數據資料進行移動式調查取證,可以從根源上避免評價機構、企業數據弄虛作假的情況。
同樣,張興凱認為,實現監測預警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他看來,自然災害風險監測預警工作處于起步階段,災害損失評估還停留在以報災為主的階段?!艾F代化信息技術在安全生產、自然災害風險監測預警預報方面大有可為,比如面向對象基于電子鎖、衛星圖片的智能識別技術全面應用,可以使非法生產無處藏身,從根源上杜絕已經關閉、停產、整頓的企業非法生產問題;再比如大家都說某一區域因干旱損失巨大,但精密監測、精準預報和風險協調防控也都是難題,解決難題需要綜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智能分析研判技術、高精準分析技術以及場景推演與風險協同防控技術,還需要利用衛星資源、大數據技術、江河湖庫與地下水旱限水位精準監測預報技術等。”張興凱這樣說。
2020年,工信部和應急部聯合推出《“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今年3月,應急管理部印發了《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和《“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2021-2023年)》重點部內分工方案及2021年工作計劃。在張興凱看來,實施該工作計劃,目的就是要用工業互聯網技術解決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問題。比如在上述計劃中,明確支持工業企業運用新型網絡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建設企業內網,探索在既有系統上疊加部署新網絡、新系統,推動信息技術網絡與生產控制網絡融合,這些都將使“工業互聯網+安全應急”在安全生產、自然災害防控方面和服務企業、服務社會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編輯:秦云
關鍵詞:自然災害 社會發展 防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