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公益>公益資訊
全國政協委員石紅:
發展民族特色產業,實現長富久富全國政協委員石紅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協副主席石紅建議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古村落、古城古鎮等民族文化的保護力度,完善少數民族特色文化保護機制。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占比超過80%,當地有著燦爛的民族文化。石紅介紹,土司古都老司城有800年的歷史,如今已是世界文化遺產,鳳凰古城和里耶古城吸引著國內外大量游客。此外,湘西州還有1517處歷史文化古跡、321個國字號生態文化旅游品牌、13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6項國家級非遺名錄和172個中國傳統村落。
石紅擔心的是,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如果不加以保護,一些珍貴的少數民族文化就會永遠消失。故此她建議,在“十四五”時期加大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例如提高文化生態保護區專項資金保障標準、完善文化保護機制等等。
石紅還關注民族醫藥事業的發展。全國兩會期間,她提交了《關于進一步支持民族醫藥發展的提案》。
石紅通過調研發現,醫療保障制度的制定,未能體現對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的扶持和傾斜;中藥、民族醫藥制劑的申報、生產、使用、流通還存在很多困難。同時由于資金不足等原因,民族醫藥存在名醫消逝、名方流失、名藥遺失等現狀;民族醫藥事業后繼乏人,對民族民間醫藥人員的重視和保護機制還不健全,對已取得的科研成果推廣乏力等。
她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經費投入力度和推廣應用力度3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議。
無論是民族文化遺產還是民族醫藥業,石紅都強調在發展中實現保護和傳承。她表示,隨著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民族文化發展將有更大的空間,民族地區老百姓的日子將會越來越紅火。
石紅介紹,作為精準扶貧的首倡地,湘西州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探索出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湘西模式”,同時湘西州有占據總人口31.93%的脫貧人口需要鞏固。她建議將湘西州8縣(市)納入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支持湘西州創建全國脫貧地區鄉村振興示范區。
在這個過程中,民族文化的發展有可能實現更大的跨越。石紅建議,把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大力發展民族文化旅游產業和民族文化創意產業結合起來,為民族文化保護、傳承和發展注入強大內力。把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推進鄉村振興結合起來,發揮文化引導和振興的凝聚作用,逐步提高對各級非遺傳承人的補助標準;同時樹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大對56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謳歌和宣傳。
“以旅游與文化的融合發展為例,在湘西州發展全域旅游的過程中,如將民族文化融合其中,產業就會‘有靈魂’。”石紅說,“去年,湘西州打贏了脫貧攻堅戰,但解決相對貧困的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下一步,脫貧攻堅要與鄉村振興銜接起來,只有發展貧困地區民族特色產業,才能找到脫貧致富的路徑,實現長富久富。”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發展 民族文化 保護 石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