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資訊
河南唐河:人勤春早話豐收
驚蟄過后,遼闊的中原大地綠色蕩漾。在素有“中原糧倉”之稱的河南省唐河縣,源潭鎮振群家庭農場正是一派熱騰騰的鬧春景象。
“錯過這一季,這一年就錯過了。所以,現在最關鍵的是要搞好病蟲害防治,捂緊咱的糧袋子。”農場主喬振群一邊給院內的植保無人機擦拭檢修一邊說,“讓咱的飯碗越端越牢,是鄉村振興的‘底牌’!”
“好在有她們。”順著喬振群手指的方向,只見兩位衣著時尚的姑娘腳上還沾著泥土,說笑著走了進來,“這是我的兩個閨女,喬鑫和喬淼,剛去地里看看苗情再確定咋防治。她倆畢業后不愿在外地打工,所以跟著我種糧搞電商,干得還不賴哩!”
“我們要親眼看著咱農村變成令人向往的地方,咱農業變成充滿希望的產業,咱農民變成讓人羨慕的職業!”這對“種糧姊妹花”完成了老喬種糧老本行的“代際傳遞”,成為新一代新農人。
就“三農”工作而言,中國的縮影在河南,河南的縮影數南陽,南陽看唐河。在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節點,走進唐河看擔當,在“訥于言而敏于行”的迅捷行動下,一幅糧興民富的鄉村振興長卷正在廣袤的鄉村沃野上徐徐展開。
一條路邊兩塊地,土色不同兩重天。
這一奇異景象就出現在張店鎮王營村的高標準糧田示范方內。同是一個區域,一邊是黑色土地,一邊是黃黏土地,在綠色麥苗尚未覆蓋的情況下,差別十分明顯。
“黑顏色的是經過改良‘喂肥’的‘熟地’,黃顏色的是正待培肥的‘生地’。”村焱鵬種植業合作社理事長張運停介紹,“我經常收購養殖場的畜禽糞便,通過深耕細作,施農家肥,讓土薄苗稀的‘窮地’變成肥得流油的‘富地’。”
“用心種地”是唐河糧農們的自覺行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還要藏糧于心。扛穩抓牢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是唐河這個全國超級產糧大縣創造者的不二選擇,正因如此,唐河的糧食產量始終沿著“階梯式遞增”之路前行。
剛剛召開的唐河縣委十二屆十六次全會對此作了概括總結:建成高標準糧田117萬畝,年糧食產量穩定在27億斤以上,糧食儲量20億斤,創成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獲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級綠色標準化原料生產基地,“唐河擔當”令人贊嘆,“中原糧倉”實至名歸。
穩糧增糧,耕地保障。在唐河,面對日新月異的城鄉建設浪潮,“糧田紅線”不僅沒有被碰觸和逾越,短短三年間反而從245萬畝擴張至260萬畝。縣里落實最嚴“保田令”,所有土地使用都不以損害或影響糧食生產為前提,持續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通過制止和打擊亂占耕地、破壞耕地、違法占地,不斷加大撂荒地、宜耕地、窯場地的開墾復墾力度,著力治理空心村,新增耕地15萬畝,實現了耕地占補平衡和糧田穩步擴張。
來自唐河縣農業農村部門的統計顯示:2018年以來,全縣糧食作物種植面積340萬畝以上,糧食年總產突破27億斤,位居全國五十強、河南省第二位、南陽市第一位。
從“大路糧”到“精細糧”,唐河糧農不斷調整著奪糧新戰略。“過去一年種千把畝,現在只種四百畝。”何以要大面積調減?桐河鄉祥宏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焦強給出了答案,“種得多不如種的精,這幾百畝全部種有機小麥,表面上看面積少了、產量低了,但質量高了,市場大了,效益提了,這才算摸對了路子。”
據了解,一年來,唐河縣已完成有機麥基地認證面積達20萬畝,共簽訂13.9萬畝有機小麥供應協議,成為國內知名釀酒企業的原料供應基地,1斤糧食高出市場價0.1元。
科技興糧,蟲口奪糧,是唐河縣糧食產業的“雙保險”。一方面,建立科技推廣服務體系,鄉鄉設立農業服務中心,新規劃建立農技推廣區域站11個、民間技物結合服務網點86個、農情測報站點24個,打通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持續開展百名科技人員包百村活動,組織縣、鄉科技人員182名,送技到田,新技術、新品種入戶率98%以上。另一方面,實施良種工程。建立新品種引試展示基地、良種加工中心和良種繁育基地,年引試新品種30余個、生產優質良種3000萬公斤,良種覆蓋率達100%。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唐河 河南 萬畝 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