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1日電(記者 張春莉)2020年,在線教育行業在疫情的催化以及資本推動下快速發展。受疫情影響,線下教育培訓機構無法提供服務,從而為在線教育發展提供了機遇。
“然而,由于短時間里在線教育需求激增,導致一定的問題和風險隱患。在企業方面,為了搶占市場先機,有可能部分企業會出現犧牲短期效益獲取成長空間、‘燒錢’、無序競爭等現象,使得少數頭部企業形成寡頭壟斷的局面。中小企業生存空間遭到壓縮,缺少試錯的成本又缺少成長的時間,從而面臨競爭風險。”全國政協委員、致公黨上海市副主委馬進針對當前在線教育存在的風險隱患,從企業與用戶兩方面進行了深刻剖析。
他認為,很多在線教育企業實行“預付款”制度,存在“爆雷”和“跑路”等風險;有的企業為了優化服務和保護客戶信息安全,需要及時進行技術更新,又存在創新失敗和客戶信息泄露的風險。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材、視頻或其他教學資源的使用、產品的研發可能會涉及知識產權的風險。在用戶方面,一旦企業出現“爆雷”或“跑路”,用戶則面臨巨額的資金損失風險;其次是用戶在線教學平臺的甄選和轉換會影響教學的連貫性和成本;第三是由于行業準入門檻較低,部分企業夸大培訓效果和師資力量,存在教學質量風險。
針對上述在線教育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他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加強市場準入,提高行業壁壘及規范性。 制定在線課外教育機構準入規范,要求在線教育機構向省級主管機構申請辦學許可。嚴格培訓機構的審批要求,嚴格控制學科類課外培訓機構的教學條件及教學內容、教材不能超前。并制定在線平臺教師資格證制,要求在線教育平臺對教師資格信息進行在線公示。市場監管部門定期抽查公式、教師與證件匹配程度。
第二、建立企業備用金制度,加強日常監督管理,實現第三方監管 。設置30%比例的企業備用金制度。將備用金放在企業賬面上,設置政府和企業共同監管賬號,一旦企業出現財務風險,備用金取用受限。建立預付費第三方支付平臺監管模式。由第三方支付平臺根據教學進度、服務內容,按月、按課時劃撥結款。在第三方監管服務平臺上準確、完整地填報上一季度預收資金支出情況等信息,不得隱瞞或者虛報。
第三、限制預付款的比例、時間和應用范圍 。在線教育平臺機構一次性收取學費不得超過3個月,不得拆分合同。對1萬元以上的大額預付款,建立“退費險”制度。培訓機構的學費收入應主要用于培訓教學活動、改善辦學條件和保障員工待遇,學費收入不得用于投資。企業終止經營活動的,應當提前三十日以電話、短信、電子郵件、告示等形式告知消費者,消費者有權要求退還預付款余額。
第四、推行規范合同。 行業主管部門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制定預付式消費合同示范文本,逐步普及電子合同在線簽約登記制度,做到合同可溯、可查、可依。書面合同應明確培訓項目、課程內容和課時數量,還須有教師資格資質、教學培訓地點、設施設備、收費項目和標準等內容。經營者違反約定導致消費者無法繼續接受培訓,或者感到培訓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的,消費者都有權要求經營者退還相應費用以及依法得到相應賠償。網站首頁公示或者向消費者提供預付式消費業務章程,公示章程的主要內容包括使用范圍、預收資金用途和管理方式、余額查詢渠道、退費方式等內容。
第五、對惡意競爭及失信企業進行懲戒。 建立“黑白名單”制度,對通過審批登記的在線教育企業,納入白名單,在政府網站或教育部門官網上,公布名單及主要信息,并根據日常監管和年檢、年度公示情況及時更新,出現違規行為且拒不整改的,將列入黑名單;未經批準登記、違法違規舉辦的機構,予以嚴肅查處并列入黑名單,負責人5年內不得進入行業,并依法向社會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