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聞
人大代表為中小微企業發聲 吁深化“數字+自貿”改革破十難
中新網北京3月9日電 (記者 趙曄嬌 張斌)“因為疫情,很多外商不符合來華條件或無法來華,新產品如何看樣下單?”
“集裝箱短缺、海運和空運費用上漲、物流時效不穩定等問題依然較突出。”
“(由于)缺乏全球中小微企業信用體系,除非跨境新客戶付全款,否則賣方不敢發貨,買方不見貨物也不敢付款……”
全國兩會期間,談及當前中小微企業拓展國內國際市場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全國人大代表、中共金華市委常委、義烏市委書記林毅如是舉例說。
他坦言,數字化改革當中,義烏率先看到當前中小微企業拓展國內國際市場還面臨“外商來華難、物流穩定難、交易信任難、外匯結匯難、貿易融資難、市場拓展難、品牌塑造難、進口通關難、線下稅負難、政策落地難”十個方面的困難和問題。
義烏被稱為世界“小商品之都”,是全球小商品集散地和中國重要的貿易窗口。最新數據顯示,近年來,義烏市場主體增速迅猛,目前已有70.5萬戶(超過三成是企業)——占浙江全省的十二分之一。
因此,在外向度、敏感度更高的義烏市場,全球中小微企業率先面對上述“十難”挑戰。
“破解這些問題,義烏自身要深化‘數字+自貿’改革,不斷完善數字貿易系統,創新數字貿易規則。”林毅說。
2020年9月,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區至義烏。該省也已提出要“打造國內大循環戰略支點、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樞紐”目標。
此背景下,深化“數字+自貿”改革,打造數字化自由貿易樞紐,為全球中小微企業拓展國內國際市場提供一站式服務,成為義烏當下首要目標。問題導向,則是改革“關鍵一招”。
“去年我們集中百日攻堅,打造了‘Chinagoods’數字貿易服務平臺,建設了一個線上的義烏市場,采購商可以線上下單,配套物流、通關、金融等服務,去年交易額超百億元。”林毅說。
通過打造數字市場,努力解決采購商無法下單、經營戶不敢接單問題;通過鞏固出口市場,努力解決國際控貨問題;通過發展新型進口市場,努力解決境外中小微企業銷售問題;通過拓展國內市場,努力解決生產和消費者對接問題;通過暢通國際物流,解決全球配送問題……
聚焦問題發力改革,2020年,義烏市場實現新突破:
布局建設53家海外倉,采購商就近下單更方便;
依托海外倉數據,讓國內賣方放心發貨,買家交錢提貨,帶動新增出口22億元;
探索在數字綜保區內建設新型進口市場,15萬種境外商品集聚義烏,年轉口5億元,初步實現了買全球、賣全球;
年直播帶貨超過200億;
義烏與全國287家二級市場建立了聯系,比如去年廣西貴港市批發商在義烏采購超過2000萬元;
疫情導致很多國際物流中斷背景下,義烏打造物流信息平臺,開通106條“環球義達”物流專線,通達658個海外城市,降低物流成本10%以上……
下一步,如何更好破解“十難”挑戰?
以破解外商來華難、外匯結匯難、貿易融資難為例,林毅介紹,義烏正在增強“Chinagoods”數字貿易服務平臺的金融、支付、多語種展示等功能,探索本外幣一體化改革、數字人民幣改革、易貨貿易改革。
林毅認為,義烏關聯著200萬家中小微企業、全球50多萬外商和上百萬華僑華人,同時建立了“Chinagoods”數字貿易服務平臺,完全可以深化“數字+自貿”改革,更好服務“雙循環”。
“義烏獲批了自貿區,為國家試制度是使命所在。除了大膽試,還需要國家部委繼續大力支持,打造為中小微企業服務的數字化自由貿易樞紐。這不是為了義烏一個縣,而是通過義烏這個平臺賦能全球中小微企業。”林毅說。
具體而言,林毅表示,希望國家部委支持賦予“Chinagoods”平臺全國性互聯網支付牌照、銀行卡收單牌照、跨境支付牌照,解決外匯結算、貿易金融創新等問題,更好構建賦能中小微企業的數據鏈;在義烏探索數字貿易監管方式改革,先期開展進口日用消費品免證正面清單管理制度試點,解決通關難題、進口企業“試銷”難題,可以在“義新歐”回程班列進口商品中試行,實行限主體、限額度、限商品、限區域;賦予義烏中國小商品城集團免稅品經營資質,解決消費者線下體驗問題,更好促進進口消費市場培育,依托國內經濟循環體系形成對全球要素資源的強大引力場。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企業 義烏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