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設到不設,體現的是初心。 從不設到設,體現的是信心。
尺子之所以能夠度量長度,是因為它本身也有度。
5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速設定為“6%以上”。而去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世界經貿形勢復雜嚴峻的局面,從實際出發,政府工作報告沒有設定GDP增長的量化目標。
“設與不設”GDP增速指標的話題,在兩會前已被國內外輿論“緊緊盯住”。今年GDP增速確定為“6%以上”的消息一公布,迅速在網上“刷屏”。
不設有不設的取舍,設有設的考量。
從設到不設,體現的是初心。
在去年特殊情況下不設定GDP增速指標,是非常時期當有的非常之舉,無疑是黨和政府“人民至上”執政理念,對人民負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的體現。
全國政協委員、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說,去年不設定目標,實際上也是給人一個穩定的預期——在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的嚴峻形勢下,我們的工作重點是“六穩”“六保”,就業、收入等民生指標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從不設到設,體現的是信心。
站上“十四五”新起點的中國經濟面臨諸多挑戰,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對新發展格局的構建至關重要。正如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所說,我們已經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要追求的是一個質量更高、效率更高的速度。
設定“6%以上”的預期目標是對今年、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內發展目標的信心。今年中國經濟雖已步入正常軌道,但面臨的形勢復雜,需要為應對不確定性預留空間。經濟發展向來都有著自己的規律,只有保持在合理區間,宏觀調控才能避免大起大落,引導合理預期,增強各方面發展的信心。
我們不完全追求效率優先,而是在效率和公平上尋找最大的平衡點。
猶如開車上路的司機,我們不能光看時速表,不看路況,不管方向盤。我們在聚焦發展預期目標時,不能只看GDP目標,不關心后面的民生等系列指標。實際上,如果我們把政府工作報告中“6%以上”和它后面的其他指標數字連起來看,其中蘊含的新發展理念就更為明晰了: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在這方“天地”里,GDP針對的更多是發展不充分,系列指標針對的更多是發展不平衡。
這幾年,我們一直在給GDP含金量減“重”,為增速指標減“負”,不以GDP增長率論英雄。去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后的首場“部長通道”上,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說,GDP指標已經融入其他指標中。今年3月2日,國務院對外發布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量化指標任務完成情況,去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17項量化指標任務全部完成。其中一個細節是,與民生相關的多項指標超額完成。
再回看近幾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就算具體的增長目標數字往往也會伴隨著“左右”、“區間”等更具彈性的標識。對于“十四五”和到2035年經濟發展目標,“十四五”規劃建議也采取了以定性表述為主、蘊含定量的方式,以引導各方面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上。
對于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外媒看法盡管各有不同,但仍有英國廣播公司等敏銳發現了中國政府對圍繞GDP增速指標態度上的變化,“折射出中國正淡化對經濟增速的過度強調”。
一個數字不能丈量所有,但這個數字之所以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說明中國的發展已無法讓人忽視,無論有人是否愿意承認,“中國速度”早已不是我們自己的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