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雙向發力的天津實踐>住津全國政協委員風采
全國政協委員金永偉深情呼吁:
建好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助力鄉村振興!人民政協網天津3月4日電(記者張原 李寧馨)民間文化藝術植根于鄉野沃土,為廣大城鄉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充分利用好民間文化藝術資源,把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成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健全鄉村公共服務體系,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題中應有之義。全國政協委員金永偉建議文旅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財政部等部委將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創建納入鄉村振興戰略整體謀劃,加大資金投入,統籌推進。
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文化多元。目前共有近千個部級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各省市命名的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數量更多。遍布城鄉各地的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為活躍城鄉人民文化生活,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鄉村振興都起到了積極的引領作用。
金永偉在調研中發現,目前各地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發展不平衡,部分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文化特色不鮮明,文化活動品牌同質化明顯;群眾參與度不高,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調動,有的地區除一些骨干力量和團體外,參與人群覆蓋面極少;影響范圍不廣,群眾獲得感不強。有些藝術活動不能被當地群眾普遍熟知并廣泛認同,也未能對當地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產生廣泛的影響。他發現,有的花會活動除了民俗節慶期間組織展演外,其余時間基本沒有存在感;監督機制不嚴格。創建和命名缺乏嚴格的后續管理措施和長效的建設機制,導致重申報輕建設的情況普遍存在。政府文化部門除了三年一度的評審命名之外,日常的監督和管理大多流于形式。
金永偉認為,實施鄉村振興迫切需要加強對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引導,使優秀的民間文化藝術有機地融入城鄉人民群眾的生活,煥發新的生機。
“要突出特色,建立分層級評審命名體系。可借鑒非遺項目名錄體系建設的經驗,進行分層級命名,建立國家級、省級、市縣級文化藝術之鄉命名體系,擴大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覆蓋面和影響力;要強化群眾自我組織和自我參與;要加強對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后續監管。”在金永偉看來,要盡快改變目前的命名方式,可直接以類別命名,例如冠之以“中國民間花會之鄉”、“中國民間美術之鄉”等,便于突出其藝術特色,也便于宣傳推廣。而群眾的自我組織和自我參與是民間文化藝術的生命力所在。要挖掘扶持一批民間文藝的能人巧匠,借鑒非遺傳承人保護制度設計,確定每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文藝能人和一定數量的文藝骨干團隊,給予相應的政策和資金扶持,從根本上解決特色文藝活動群龍無首的痼疾。政府各級文化部門要搭建好全國性和區域性的特色民間文化藝術展示展演平臺,便于廣大群眾自發自覺地參與。
他建議充分吸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的經驗做法,明確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目標和任務,注重創建過程管理。把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與地方特色文化建設統籌考慮,結合非遺保護、民俗節慶活動、群眾文化活動等豐富民間藝術之鄉建設內容,體現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品牌效應。同時,要建立監管和退出機制,對特色不鮮明、覆蓋面不全面、影響不廣泛、群眾參與率不高的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要及時予以警告和除名。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