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 頁 資訊 委員講壇 名家訪談 醫學前沿 食話食說 岐黃園地 科普養生 健康產業 粉碎謠言

首頁>健康>資訊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腫瘤科主任郭衛: 醫工結合點燃“思想火花”

2021年03月02日 10:10  |  作者: 劉喜梅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3月2日電(記者 劉喜梅)2月26日,元宵節。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腫瘤科郭衛教授團隊傳來好消息,該團隊研發的“GPS通用骨盆環重建系統”技術在北京成功實現轉化。這是郭衛教授團隊與愛康醫療基于3D打印深度合作的結果。

郭衛教授表示:“3D打印技術的應用,幫助我們解決了超高難度的骨腫瘤手術,讓我們有底氣挑戰之前不可能觸及的手術‘禁區’。”

這不是郭衛教授團隊第一次闖“禁區”了。多年來,憑借不服輸、勇于創新的勁頭,郭衛教授帶領他的團隊,從無到有,從好到精,一點一點實現了一項又一項的突破,挽救了一個又一個患者的生命。

guowei

勇闖禁區,攻克骨科手術難題

骨腫瘤是整個腫瘤家族里少見的一類。但其發病隱匿,病情兇險,不僅會導致劇痛,還常常造成病人肢體殘疾甚至危及生命。

據了解,骨腫瘤一般分為原發性骨腫瘤和轉移性骨腫瘤。前者的發病率在我國約為2~3/10萬人口,僅占全部惡性腫瘤的0.5%~1%,但原發性骨腫瘤有上百種之多,治療起來比較復雜。轉移性骨腫瘤發病率是原發性骨腫瘤的30~40倍。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惡性骨腫瘤患者最終幾乎都要面臨截肢這一慘痛結局。隨著醫療水平不斷提高,近年來,骨腫瘤治療有了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方法,也為“保肢”創造了可能性。

當然,外科手術仍然是解決骨腫瘤的最有效的辦法。“但骨腫瘤手術難度大,精準度要求高,術中稍有不慎就會導致致命性的大出血或其他嚴重的手術并發癥。”郭衛教授表示。

其中,骨盆腫瘤手術是許多外科醫生不敢碰觸的“禁區”。特別是骶骨腫瘤的切除手術,被國外同行稱為“Unresectable operation”(不可切除的手術)。郭衛教授說,盡管骨盆腫瘤發病率不高,但由于盆腔內臟器多、血管豐富,術中出血洶涌,處理起來非常困難。“過去,在手術室走廊看過去,如果哪間有血出來,那肯定是在做骨盆腫瘤。”

多年來,郭衛教授開創了諸多手術術式,將手術時間從48小時下降到了4個小時,使骨盆骶骨腫瘤手術得以規模化開展。

不僅如此,郭衛教授團隊還將腹主動脈球囊應用到了骨盆骶骨手術中,低位阻斷腹主動脈,使得術中出血從10000ml大幅降低到2000ml。不少國外同行聽了郭衛教授的報告、看了他的手術后,紛紛豎起大拇指:“贊嘆中國的骨腫瘤醫生!”

十幾年來,郭衛教授在手術臺上勇掃“雷區”,帶領團隊探索創新,為6000余例患者成功地保留了肢體功能,讓更多患者有尊嚴地活著。這樣較真兒的勁頭,突破了外科手術的禁區,也為無數惡性骨腫瘤患者帶來了希望。

“去了好幾個醫院都說要截肢,是郭主任給了我們最后一道光亮”;“切了半個骨盆,您看我現在走得多好,上樓、下樓、跑步,啥也不耽誤。”患者乃至同行都將郭衛教授稱為骨腫瘤手術“第一刀”。

天生愛鉆研,設計人工假體

“醫學是發展的學科,永無止境。”這是郭衛教授一直堅持的理念。幾十年如一日對骨腫瘤科尖端技術的不懈追求,他也擁有了享譽國際的高超醫術。

“我天生愛鉆研,喜歡做科研。” 面對骨盆腫瘤患者,在手術術式不斷優化實現“保命”的同時,郭衛教授一直探索如何“保腿”“保功能”。

“一般人都不能接受截肢,我們就琢磨,能不能保住這個腿,還要保留它的功能。”郭衛教授說。

2003年起,郭衛教授便帶領團隊開始探索使用組合式人工半骨盆重建髖臼周圍腫瘤切除后骨缺損。

為什么要設計組合式的人工半骨盆假體?郭衛教授解釋,手術中,腫瘤切除范圍有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切除范圍一變,定制式的假體重建就會變得十分困難,“這對臨床使用太不方便了”。而組配式假體的優勢在于可以根據術中缺損范圍進行臨時裝配,完成重建,適用不同患者的情況。

郭衛教授團隊設計的組配式的人工半骨盆假體,使惡性骨盆腫瘤患者,能夠和正常人一樣有尊嚴地站立行走。

此后,他一邊做手術、一邊摸索改進人工假體的改進設計。“我有時候會突然想到很多東西,都是即興的想法。當然,想法不一定對,但也需要記錄下來。”郭衛教授說,“我這人有個特點,想到一個事,必須馬上干,不猶豫。”

2008年,他們設計研發了經腰骶椎固定半骨盆假體,用于骨盆I+II+IV區的切除后功能重建。該方法被認為是國際上該部位切除最好的功能重建方式,被稱為“北京方案”。

多年來,郭衛教授團隊在國內率先設計和創新了多種惡性骨腫瘤保肢手術方法,在國際上首創“高滲鹽水滅活腫瘤骨回植”的功能重建技術,首先提出惡性腫瘤累及骨盆不同區域的規范化切除和功能重建策略,實現了30余項外科技術創新,取得11項國家專利。

2014年,他憑借“原發惡性骨腫瘤的規范化切除及功能重建系列研究”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對于這些成績,郭衛教授卻說:“我只是想把很多所謂‘不可能’的想法變成現實。榮譽不重要,重要的是成就感。你做了很多實實在在的事兒,好多不治之癥被我們治愈了,好多本該截肢的患者,被我們保下來了,這種感覺,特別好!”

盯上尖端技術,挖掘3D打印潛力

2015年開始,一向對新技術相當敏銳的郭衛教授察覺到3D打印技術在骨科應用上的潛力。“置入人工假體,需要各種各樣形狀的‘骨骼’,以前用都是標準化的形狀,而3D打印可以打印出任何形狀,并且,還可以根據需要打印假體內部結構,例如為了適合骨長入,我們需要一定孔徑的內部結構。”當時,經過深入調研,郭衛教授相信,他想要的人工假體,3D打印能實現。

于是,郭衛教授團隊開始與愛康醫療集團合作研發基于3D打印技術的人工骨盆假體。2015年,“3D打印組配式人工半骨盆假體”(Globle Pelvic System,簡稱GPS)設計完成。

據郭衛教授介紹,這是為進一步改善2002年設計研發用于重建骨盆腫瘤保肢手術的“人工半骨盆假體”,以進一步優化半骨盆假體的力學設計,增加了假體的骨長入功能,并通過研究發現,假體能與患者自體骨完美融合。迄今為止,這一假體的臨床使用300余例,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效果,并發癥大大降低。

2017年,他們在英國骨科雜志Bone & Joint Journal(BJJ)發表了國際第一篇3D打印鈦合金半骨盆假體重建骨盆功能的文章,并在國際上首次在人體上發現3D打印金屬骨小梁結構與自體骨完美融合的證據。

2020年,國際頂級學術期刊《The 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 》(《JBJS》)報道郭衛教授團隊研發的3D打印假體的臨床應用情況。

從一個初期的科學構想到實驗室成果,再到技術轉化為成熟的商業產品并實現產業化落地,這條路走起來艱難而漫長。

如今,多年的堅持與努力有了結果。2020年2月,郭衛教授團隊與愛康醫療集團正式簽約“GPS通用骨盆環重建系統”技術轉化項目,實現了我國自主研發骨盆腫瘤人工假體的目標,打破了進口產品壟斷,降低了群眾醫療支出。同時,GPS通用骨盆環重建系統的成功市場化,也為大學、科研機構的成果向企業及社會轉化提供了重要范本。

“醫生提需求、提想法、畫草圖,工程師想辦法實現。”對于此次轉化的經驗,郭衛教授認為,對知識產權的尊重和保護是轉化得以成功進行的基礎。他期待,雙方進一步加強合作,深度挖掘3D打印技術,開發出更多醫工產品造福更多患者。

記者了解到,在郭衛教授帶領下,該團隊積極促進了多項科研成果轉移轉化。他們設計使用的半關節假體、保留骨骺的半限制型腫瘤假體、組配式半骨盆假體等獲得多項國家專利,并推動了產業化。

編輯:何方

關鍵詞:腫瘤 骨盆 郭衛 人工半骨盆假體


人民政協報政協號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