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公益>公益資訊
引導“星星的孩子”擁抱星辰
“那是一家規模不大的機構,環境布置得還可以,但是很明顯,康復老師對孩子的訓練都是機械性的,專業并不過關。北京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全國其他城市的康復機構水平如何。”前不久,九三王選關懷基金會副秘書長趙鑫在參觀了北京門頭溝的一家孤獨癥兒童康復機構后,向記者感慨道。(2月2日 《中國青年報》)
孤獨癥又稱“自閉癥”,患有孤獨癥的兒童亦被很多人成為“星星的孩子”。根據《中國自閉癥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Ⅲ》顯示,我國自閉癥發病率達0.7%,目前已約有超1000萬自閉癥譜系障礙人群,其中12歲以下的兒童約有200多萬。然而,只有不到2%的孩子能夠進入專門的機構接受專業康復。師資力量匱乏是主要原因。
孤獨癥并非不可治愈,康復治療也存在黃金干預期,且往往是越早治療越好。部分康復機構專業化水平不高,收費卻不低,且所提供方服務僅僅是照顧,而非教育,機械性的訓練不利于孤獨癥兒童康復。家長們耗費大量的金錢和時間,背負沉重的家庭負擔,卻因為治療不當,讓孩子們錯過最佳的康復期,對一個家庭的打擊十分巨大。
“殘疾人是社會大家庭的平等成員,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沒有任何一個孤獨癥兒童應當被社會拋棄。缺乏應有的關注,不是平等看待孤獨癥患者的表現。不能讓孤獨癥康復工作者孤軍奮戰,社會各個階層都應當投入力量支援和幫助。實際上,也只有引入多方力量,才能促進產教融合,發揮出教育孩子的最大效能。
對此,一方面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通過政策優惠吸引更多年輕的更專業的融合教育工作者,通過專職和兼職的渠道,參與到孤獨癥兒童康復治療行業;另一方面,還要加強需求對接,讓家長們能通過權威渠道,就近找到最適合的康復醫療機構,避免“病急亂投醫”。而兩者的基礎便是制定相應的行業標準,令整個行業規范起來。
“星星的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無法向我們表達出擁抱星星的渴望。所以,我們應當主動走進他們的世界,用專業化的服務引導他們走出小小的空間,向世人展露他們的才華。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2/02/8972059.html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康復 孤獨癥 星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