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廣東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聚焦數字經濟 打造世界一流“數字灣區”
人民政協網廣東1月26日電(記者 林儀 揭春雁)21世紀是數據為王的時代。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廣東具備發展數字經濟得天獨厚的資源和優勢。一方面,“廣東制造”是中國制造業的領跑者,制造業資源豐富;另一方面,在軟件開發領域,廣東擁有龐大數量的ISV(獨立軟件開發商)。當前,數字經濟正成為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引擎。
民革廣東省委會在向全會提交的提案中指出,廣東雖然已經制定《廣東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18-2025年)》,但執行效果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分散重復建設和信息孤島問題仍然存在,基于大數據的應用、管理和決策亟待加強。為此,民革廣東省委會建議推動大灣區同類產業形成規模效應,在廣佛、深莞同城化背景下,鼓勵相同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不同產業鏈優勢互補,相互帶動,共同發展;還要加強數字經濟企業分類培育,對全省數字經濟企業開展摸排,建立領軍型、成長型、潛在型企業培育庫,分類制定幫扶政策。
在疫情常態化下,數字經濟模式將日漸固化為日常生活必須。民革廣東省委會提出,要積極實施數字生活新服務,鼓勵傳統服務業向在線教育、遠程醫療、智慧康養、智慧家政、數字文旅等新興領域拓展轉型;拓展數字技術在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應用,探索以數據資源為基礎的城市治理模式和服務模式創新。
無獨有偶,民盟廣東省委會也把關注的目光投向數字經濟領域,并提交了《發力數字廣東,打造世界一流“數字灣區”》的提案。提案指出,目前廣東數字經濟產業主要依賴企業的市場化運作,政府、行業、研究機構等發揮的作用相對較小,產業創新中心、產業聯盟、公共服務平臺、展會論壇等重大平臺載體不足,尚未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和集聚效應。而且,政府各部門及不同機構采用的數字經濟概念界定、計算口徑、計算方法不一致,對數字經濟規模的測算結果差異較大,難以真實反映實際發展情況并進行比較分析,導致制定相關戰略規劃工作方向不明確、難聚焦。
為此,民盟廣東省委會提出,要加強數字基礎設施的統一規劃,推動地區間的均衡協調發展。同時,廣東可以在數字經濟核算標準、數字經濟領域立法方面先行先試。建立健全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和數字版權、數字貨幣方面的制度法規,探索建立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跨境傳輸和安全保護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范,推動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和資產化管理。
兩會期間,廣東省政協委員張云飛也呼吁:廣東省兼具“高新科技產業高地”和“海洋強省”,背靠大陸,面向南海,廣東有條件也有實力向海洋要一些“數字經濟”。
張云飛認為,海洋經濟的發展需要海量數據的支撐。數據只有連起來、跑起來、用起來,才能發揮最大作用。與其他行業不同,海洋是一個全球能量關聯系統,數字應用是一個面向科學、資源、安全的全球命題。而面對目前海洋數據“生產成本高、重復浪費投入、數據不流通不產生重復效益”的局面。
張云飛建議,廣東省可以先行先試,支持企業建立數據資產產業化試點基地,支持一批企業的全球化發展,面向全球推動海洋數字產業化,形成中國牽引全球海洋數字產業化的產業格局。建議在橫琴自貿區建立我國第一個海洋數據資產交易中心,實現海洋數據資產化,實現海洋數據資產交易,實現數據資源流通共享。
編輯:羅文
關鍵詞:數字 廣東省 經濟 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