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1年地方政協全會掃描>政在協商
北京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開幕前,四位來自民建界別的專家型委員都談了哪些期待?
人民政協網北京1月21日電(記者 崔呂萍) 北京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于21日開幕,對于北京“十四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來自民建界別的4位北京市政協委員有哪些期待?
民建北京會員、北京市政協常委,中央財大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
發展數字經濟的北京思考
近年來,數字經濟的內涵不斷豐富,做大做強數字經濟,建設“數字中國”,已經成為國家戰略,我國作為世界上發展數字經濟較早的國家,具有明顯的優勢,展望未來,郭田勇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關注我國數字經濟的建設問題。
一是數據要素從采集到流通再到應用的全鏈條建設問題。在大數據時代下,數據已經上升為和土地、勞動等要素同等重要的生產要素,暢通數據要素流通過程,實現數據要素的價值增值尤為重要。首先,要建立全面規范的數據信息采集制度和采集平臺,在采集制度的制定過程中要處理好涉及國家安全、敏感領域、商業機密、個人隱私等數據的采集問題;同時要處理好數據采集平臺的安全性問題,防止數據的丟失和泄露,目前來看,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的信息加密技術安全性高,技術成熟,可以構建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的信息采集平臺。其次,要建立合理有效的數據確權機制,解決好數據的所有權、使用權、收益分配權之間的關系,由于數據要素具有公共物品的屬性,且數據從采集到交易平臺構建再到數據安全監管都需要政府部門投入大量的資金,因此,可以將數據流通運轉過程中產生的價值增值歸為財政收入,既能夠減少數據收益權確權過程中的諸多問題,又可以提高數據要素的流通效率。再次,要建立公開透明、市場化的定價機制,通過大數據交易所的建設來為數據資產的定價和交易提供高效、安全的場所。最后,要建立數據要素的再利用機制,減少數據資源的浪費。
二是數據平臺的建設問題。從建立平臺到獲得數據流量再到提供精準服務的數字經濟發展模式已經在一些互聯網公司的成功案例中得到驗證。未來,要以數據交易所為核心,通過連通不同的數據平臺,對數據資源進行整合;以不同類型數據公司為輔助,實現數據資產的市場化應用。
三是數字經濟監管體系的建設問題。目前來看,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主要面臨網絡安全、運營風險、消費者保護、經濟欺詐四個方面的問題,要著力針對這四個方面出臺相應的監管政策;未來還要采取擴大監管沙箱試點范圍,加強監管科技應用等措施來推動數字經濟監管體系建設,維護國家金融安全。
民建北京會員、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趙曉光:
疏通成果轉化路上的堵點
“2020年實施的《北京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大大激發了科技人員成果轉化的熱情,企業和科研機構對于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的熱情都非常高漲。但在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的路上,仍然存在一個堵點——科研機構的研究成果,通常是共性技術,不是專門為解決摸個企業的問題定制的,因此落實到具體企業實施過程中,需要緊密結合企業的實際需求,做方案改進和銜接研發,這個過程需要資金、人力的支持,并且對企業和研究機構都存在一定風險:研究機構,尤其是國立研究機構,沒有為企業定制的資金預算;企業投入研發資金后,可能會面臨研發周期長或者因市場需求變化等帶來的不確定因素。因此,科技成果轉化在最后落地的時候,遇到阻礙。”趙曉光這樣說。
趙曉光舉了個例子:“2018年底,海淀區的一家疫苗生產企業,找到中科院的研究人員,希望國內的科研院所能夠投入科研力量,解決疫苗生產中的一些關鍵技術,研制出替代進口的高價疫苗生產設備。并且帶著科研人員深入到企業,了解企業生產現狀,了解國際先進設備的狀況。科研人員也很有信心,相信能夠將已掌握的共性技術,通過定制化設計,攻克一些技術難點,實現關鍵設備的國產化。但是這項科研工作需要研發資金,企業是一家上市公司,申請研發資金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流程,另外,企業也擔心研發周期和研發效果。科研單位也沒有足夠的經費,僅使用自由資金,研制了一個簡單的采樣設備,更多的研發經費只能寄希望于建議和申報國家的科技項目。2019年,海淀區政府與幾家企業共同出資設立了海淀聯合基金,但是聯合基金資助的領域受到局限,直到2021年1月,聯合基金擴大了資助范圍,覆蓋了企業自動化升級相關項目,為科研單位的成果在該疫苗企業轉化掃除了銜接障礙,項目終于得以順利啟動和推進。”
2020年10月,中關村管委會率先試行“概念驗證項目”,探索共性技術早期與企業需求結合,由政府和企業共同出資,作為共性技術轉化為企業個性化需求的研發啟動經費,銜接上了成果轉化的斷頭路,大大加速了科技成果在企業的落地實施進程。
趙曉光表示,這些真實的事例充分說明,政府與企業共同出資建立聯合基金或者建立項目啟動資金池,能夠精準對接技術源頭與需求主體,疏通轉化堵點,提高轉化效率。
民建北京會員、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歌華文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工:
推進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
近年來,陳工通過參與組織和實施國際文化會展和文化節慶類活動,以及參與組織實施包括北京國際設計周、北京國際攝影周、中美青年創客大賽等國際品牌活動,特別是2020年參加了市區兩級政協聯合組織的東城國子監、隆福寺、鐘鼓樓、鼓樓中醫院等重點文化場所的考察,發現了一些具體問題和短板,特提出北京打造國家服務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應更加注重營造良好的國際交往環境,提高國際影響力的建議。
為此,陳工有如下的思考。
一是加大吸引國際權威組織落戶北京的政策支持。根據國際慣例,與相關領域的國際權威組織保持長期深入合作也是這些活動平臺增強自身國際影響力,樹立所在城市形象的重要環節。建議進一步出臺政策,鼓勵和吸引文化類相關國際組織或其常駐機構落戶北京,吸引國際型人才留在北京。
二是引導有能力的企業積極研發以“數字+展示”為基礎的“智慧會展”、“云策展”等平臺。此次新冠疫情對全球各個產業的影響是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因此國際間的文化交往和交流合作的方式將隨之發生很大的變化。我市舉辦、參與的國際性交流活動未來將會更加注重以在線等非現場方式的開展。我市應進一步加大對“云策展”等相關研發工作的支持,鼓勵運用“數字+展示”的手段提高展覽策展效率、應用范圍、便捷化程度和展示體驗度,特別是應積極推動本市企業與海外機構在“云策展”方面加強技術合作,提高未來數字平臺的兼容性和包容性,從而建設一個穩定、穩妥、智能、便捷、可拓展并可支持全球訪問的“云策展”及線上展覽技術平臺。
三、 加強海外宣傳,積極探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等較易被世界各國文化廣泛接受的價值理念,借助北京市官方在海外互聯網媒體的宣傳平臺(例如推特、youtube等帳號)為北京服貿會、國際設計周等服務貿易類文化活動和文化旅游類網紅打卡地等提供更多的宣傳機會。甄選當下熱點社交媒體,如短視頻、直播、社群等成熟多元化自媒體平臺,開展以中國傳統文化、中國人文精神為核心的自媒體扶持計劃,吸納領域內已成熟自媒體IP或挖掘扶持該領域具有潛力的新IP,并在孵化對象的佼佼者中進行國際媒體發展扶持計劃,從而引導活躍的新興媒體配合各類文化活動進行國際文化交流傳播,鼓勵自媒體以其獨特的視角和傳播渠道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四是北京應更加重視國際化環境營造,在全球新冠疫情未全面控制、外來人員減少的空檔期,不停頓地加強軟硬件建設。
五是以國際化設計語言,為主要文化旅游單位開發設計獨具特色的文化衍生品,挖掘文化IP資源,開發生產出受國際人士喜愛的、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文化產品,讓好的旅游紀念品、獨具特色的產品,成為承載中華文化內涵的最好使者。
六是依托品牌項目,積極探索青少年國際文化交往新機制。建議加強此類青少年國際交流項目政策支持力度,促進國家文化交流人文交往從青少年抓起,培養青年一代增強對中華文明和東方文化的認同感。
民建北京會員、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美臣保理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黃軼:
要讓企業敢于“生”能夠“死”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將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個個人破產制度立法,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和最高人民法院已明確表示,支持深圳先行先試,探索建立我國個人破產制度。對此黃軼表示,對于首善之區、創新中心和科技中心的北京,盡快出臺《北京市個人破產條例》將有利于北京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
隨著經濟形勢日趨嚴峻,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創業和企業經營成為一個高風險的職業,特別是遇到類似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不可抗因素,企業的經營會更加困難。近年來,北京市營商環境得到巨大改善,但在市場退出和破產保護方面做的差強人意,致使企業遇到危機時的有形資產保護和無形資產保護不夠,止損機制沒有很好的貫徹實施,給企業經營者及其債權人帶來了更大的損失,嚴重損壞了市場發展和債權債務人的生產、生活積極性,給經濟發展帶來陰影。所以,完善營商環境中企業破產機制,迅速推動《北京市個人破產條例》的出臺是亟待解決等問題。
圍繞出臺《北京市個人破產條例》的意義,黃軼認為有5個。
首先,這將有利于北京營商環境的徹底改善。在北京的四個中心的建設中,創新和科技需要更多法律法規的保駕護航,對企業和個人的破產保護,建立科學合理的破產機制尤為重要。
其次,將有利于建立更加良好的社會經濟秩序,有利于增強全民風險意識,有利于減少社會矛盾,化解經濟糾紛;
第三,將有利于更好的保護債權人的利益。 個人破產條例實施后債權人可以主動申請債務人個人破產,提前啟動財產清算,避免在經濟糾紛的個案上長時間拉鋸,造成更大的損失;
第四,個人破產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最大限度的解除創業者的后顧之憂,激發市場主體創業的熱情和活力。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對這些因真正這個誠信經營,但是因為各種原因瀕臨破產的這個債務人個人也是一個很好的保護,他也可以去主動申請破產。通過法律的重整以后,輕裝上陣,重新再去為社會做新的貢獻。
另外,個人破產立法將全面規范個人破產程序,通過合理的制度設計,依法清理債權債務關系,在為誠實而不幸的債務人提供保障的同時,注重公平保障債權人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
編輯:秦云
關鍵詞:北京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 民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