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 頁 資訊 綠·聲音 綠·生活 綠·人物 綠·能源 綠·產業

首頁>生態>資訊

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30項任務穩步推進,5項核心目標任務有望圓滿完成

陸海統籌,打好綜合治海大戰役

2021年01月19日 15:36  |  作者:劉良偉  |  來源:中國環境報
分享到: 

“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打響以來,天津市8條國控入海河流從‘全部為劣’實現‘全部消劣’,國控斷面優良水質比例增加20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比例下降40個百分點,實現‘清零’,消減比例位居全國前列。”說起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天津市生態環境局水環境管理處處長趙文喜如數家珍地向記者介紹其成效和做法。

三年攻堅之路漫漫,艱辛但富有成效。環渤海三省一市共有51條國控入海河流,裹挾著大量的污染物進入海洋。與此同時,“我國唯一半封閉內海”“海水交換能力差”等標簽,顯示著渤海海洋生態系統的脆弱性。內外交困帶來的“渤海之殤”曾讓很多人痛惜。

保護好渤海,對我國探索海洋生態環境治理新機制、新模式具有重要意義。“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是海洋領域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首戰,以海洋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河海共治‘消劣行動’從渤海先啟,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從渤海先試,圍填海嚴格管控從渤海先行。”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介紹。

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打響之后,環渤海三省一市迅速行動起來,大力推進綜合治理,成效顯著,近期捷報頻傳。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初步統計超過80%,高于73%的設定目標;5項重點難點、有硬指標約束的核心目標任務有望圓滿完成。

治河:河海共治,三省一市國控入海河流全部“消劣”

“戊戌七月,齊魯大地突降暴雨,又值臺風過境,彌河水漲,濁浪漫堤,侵田入戶……”2020年,在山東省濰坊市治水人中,流傳著一首由彌河防洪治理工程建設指揮部的宋志孟創作的《彌河賦》。其中提到的這場暴雨是2018年“溫比亞”臺風過境引起的。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濰坊市國控入海河流彌河的上游是山東省的暴雨中心。2018年暴雨期間,面源污染物隨河水溢流入海、加重海洋污染成為當地生態環境部門面臨的棘手難題。“‘溫比亞’臺風、‘利奇馬’臺風過境導致的強降雨,使萊州灣沿岸部分區域不少蔬菜種植大棚被沖毀,導致大量瓜果蔬菜、家禽家畜等被沖走入海。”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長期駐點幫扶山東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的國家環境保護河口與海岸帶環境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瑞志說。

由生態環境部水司、海洋司、監測司、執法局及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等多家單位共同參與的相關調研,明確指出了渤海三大海灣之一的萊州灣成為制約渤海水質狀況整體改善的瓶頸,其主要原因除農業面源污染物入海外,還有沿岸入海河流水質差、河道截污清淤整治措施不到位、海上養殖規模較大等。

河海相連。渤海綜合治理要取得實效,必須堅持陸海統籌、河海共治。地方紛紛行動起來,“畫出路線圖、定好時間表、落實責任人”,多層級確保攻堅戰見事、見人、見成效。

遼寧省把解決遼河問題作為改善遼東灣生態環境最主要的突破口,謀劃推動遼河流域綜合治理;河北省堅持“治海先治河,治河先治污”的原則,將全省49條入海河流納入監測考核體系,并增加總氮監測,組織開展入海河流達標攻堅和消除劣Ⅴ類專項行動;天津市抓住入海河流和入海排污口兩道關鍵“閘口”,全市入海河流全部落實“一河一策”,分區域分河段制定“分策”,累計安排治理工程5300余個;山東省38條省控以上入海河流目前全部消除劣Ⅴ類,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組織開展了萊州灣陸源入海污染源解析工作,實施入海河流消劣、濱海濕地修復和養殖環境整治等重點任務,實現了萊州灣海域水質的逆襲。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正高級工程師梁斌告訴記者:“山東省通過排查陸源入海總氮貢獻率高的行業和區域,對癥下藥、分區施策,積極推進城鎮居民生活和畜禽養殖的廢水處理能力提升,構建‘陸域—流域—海域協同治理’的萊州灣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

“入海河流消劣是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中最重要且見效較快的目標任務之一。但‘消劣’不是最終目標,以此帶動入海河流水質改善,繼而實現渤海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才是最終目的。”國家環境保護河口與海岸帶環境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孟慶佳說。

治口:牽住“牛鼻子”,推進入海排污口“監測、溯源、整治”

在遼寧省葫蘆島市興城古城東南十余公里處,坐落著遼東灣第一大島嶼——覺華島。每年有大批游客登島觀賞古跡、品嘗海鮮。然而,旅游業的壯大在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對覺華島附近海域生態環境也造成了嚴重威脅。

“由于海島山地、坡地較多,標高復雜,至今未能實現污水、雨水全部收集入網入廠。在渤海地區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中,覺華島排查了32處直排入海管道、溝渠,其中大部分排放口無任何處理設施。”遼寧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說。

為保護海島,葫蘆島市積極實施覺華島污水及雨水直排入海整治工程,主要分為污水收集并網輸送、污水處理廠改造及中水處理、雨水匯集利用等方面,對排查出的32處排污(雨)水口進行整治,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明顯。

根據生態環境部提供的信息,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已實現“應查盡查”,目前正在采取“立行立改和長期整治相結合”的方式推進溯源整治,試點城市均已初步完成監測、溯源工作和部分整治項目。

時間緊、任務重,各地積極行動,為渤海修復帶來無限生機。

2020年10月,《唐山市入海排污口整治方案》正式印發,加快推進唐山市入海排污口分類整治。唐山市在攻堅戰啟動伊始便承擔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試點重任,之后又被確定為兩個渤海入海排污口專項整治試點城市之一。下一步,唐山市將按照渤海入海排污口整治試點工作要求,立足實際,完成一批典型排污口階段性治理工作。

2020年5月,生態環境部確定煙臺市為另一個渤海入海排污口專項整治試點城市。不久前,《煙臺市入海排污口整治試點工作方案》印發,明確到2022年,煙臺市全面完成入海排污口整治。

……

然而,在入海排污口整治方案落地的過程中,還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環渤海1.8萬個入海排污口類型多、分布面廣,海水養殖排污口、農村雨污混排口(溝、渠)等占比大但基礎設施薄弱的排污口,是整治工作的突出難點。清理整治完成后的日常監督、管理辦法也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海洋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楊靜說。

治海:提升監管能力,加強海水養殖和近岸海域生態環境綜合整治

2020年,天津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面積比例達到70.4%,比2017年(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實施前)提高53.8個百分點,改善幅度在環渤海省市中居首位。

“天津近岸海域處于渤海灣最底部,坡度緩岸灘淺,水深多在10米以下,近岸海域流速小,水體交換慢,自凈周期長,‘一淺一慢’造成天津近岸海域污染物擴散條件極差。”面對挑戰,天津市生態環境局海洋處處長高翔告訴記者,“堅持陸海統籌,河海共治”是他們的重要經驗之一。

在海域污染治理方面,天津市突出海水養殖、船舶港口等近岸海域環境綜合整治。濱海新區楊家泊鎮毗鄰漢沽鹽場,擁有曬鹽地高鹽度鹵水、豐富的鹵蟲等資源,楊家泊村近80%的居民從事水產養殖。“天津市在完成海水養殖污染摸底調查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適宜的海水養殖尾水處理措施,濱海新區率先開展循環水養殖試點研究,實現了工廠化海水養殖尾水處理設施全覆蓋。”高翔說。

針對渤海生態修復,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生態環境保護處處長趙建華介紹:“海洋的綜合治理需要一手抓污染減排,一手抓修復擴容。針對攻堅戰海洋生態修復項目進展不一的情況,采用新技術加老辦法相結合的方式,把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技術充分利用起來,天地一體及時掌握項目進展,實時反饋問題不足,確保生態修復任務目標的順利完成。”

遼寧省高質量完成海洋生態修復項目。其中,團山國家級海洋公園生態修復項目在渤海60多個海洋生態修復項目中率先完成省級驗收。

為還渤海碧水,河北省除堅決取締違法養殖外,全面推行灣長制,將全省487公里的海岸線分為98個責任灣段。每一米海岸線都有專人負責。“旅游旺季,北戴河主要海水浴場都達到了一類海水水質。”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趙軍說。

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20年,生態環境部為推動渤海海域污染治理和環境監管,多管齊下:編制《關于加強海水養殖污染生態環境監管的意見》;三省一市完成非法和不符合分區管控要求的海水養殖清理工作;推進落實“海上環衛”工作機制;借助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測等技術手段,及時跟蹤評估海洋生態修復項目進展和成效;實現海洋垃圾污染常態化防治等。

三年的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成效顯著,“水清、岸綠、灘凈、灣美”的新風貌正在徐徐展開。灘涂濕地里遺鷗成群飛翔,金色的海灘上孩童踏浪追逐著海鷗。昔日的泥灘和垃圾少了,網紅打卡地多了。旭日東升,海水也抹上了亮麗的色彩。

編輯:秦云

關鍵詞:渤海 綜合治理攻堅戰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