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 頁 資訊 綠·聲音 綠·生活 綠·人物 綠·能源 綠·產業

首頁>生態>資訊

密密棗林擋住風沙護住喜悅

2020年12月29日 10:40  |  來源:中國環境報
分享到: 

冬至過后,沙漠吹來的冷風讓阿日希村更顯寒涼。但坐落于沙漠邊緣、超過1萬平方米的紅棗加工廠里,連日來卻是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當地村民忙著清洗、烘干、分揀和包裝,專注的神情中,難掩收入增加、生活漸佳的喜悅。

阿日希村,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策勒縣。歷史上,這里曾因風沙侵襲被迫三次搬遷。阿日希村就緊挨著“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處于“3號風口”最前沿。

過去,嚴酷的生態環境制約著阿日希村農牧業發展,缺技術、缺土地,是這里主要的致貧原因。

2009年,退休后只身來到阿日希村的李鵬,帶著村民治沙種棗,用十年時間徹底改變了當地貧窮落后的面貌。

初到阿日希村時,李鵬治沙種棗的想法被不少人嘲諷“不著調”“瞎折騰”。甚至有村民勸道,“這片沙漠,就是把水倒進這里,也長不出莊稼。”

當地干部也有擔憂:阿日希村風沙大,一年大小幾十次沙塵暴,尤其春天花期一場沙塵暴或者干熱風就能讓一切努力付諸東流。“干熱風是什么概念?它就像吹風機的風,又熱又急,掃過來花就干了。”村干部解釋。

幾十年的農業工作經驗讓李鵬倔強且堅持:“阻擋風沙,靠防風林帶。”他雇人推掉兩層樓高的沙包,規劃出條田,種下防風林和小麥。三年后,小麥改良了土壤,防風林帶也起來了,李鵬才開始種棗。

“這片棗林,過去都是沙包。”56歲的麥沙力·斯干達回憶,“要不是這片棗林,這里風沙更大,別說打工掙錢了,自家的紅棗地都難保。”

和麥沙力·斯干達一樣,十多年來,村民們眼看著植被不斷向沙漠延伸,100畝防風林、2000畝棗園漸漸形成了一個“綠口袋”,扎緊了風口。陸續進入豐產期的紅棗樹,一行行鋪滿防風林帶圍成的方格,將黃沙與村莊遠遠分隔開來。昔日不毛之地硬是被“染”成綠色。駐村工作隊隊長龐在順介紹,如今,阿日希村6067畝土地中,紅棗面積達到5707畝,有超過2700畝是經過治沙“收復”的生產用地。

為了籌集發展資金,李鵬拿出所有積蓄,變賣了城市里的住宅,還向不少朋友借錢。如今,幾個賬本上還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幾千元到幾十萬元不等的借款和還款信息。李鵬如滾雪球一般,一塊地一塊地開發,而村民們在棗園里打工,不僅增加了收入,還學到了種植技術。

在村民眼里,一頂草帽、一雙布鞋是李鵬的標配。棗樹生長的關鍵時期,他總是手把手地教村民管理技術。

剛過而立之年的買買提江·買買提明在棗園就業八年有余。一年3萬多元的打工收入,讓家里條件快速改善:蓋了新房、娶了媳婦。“學會了種植技術,自家的紅棗樹也增產了。”買買提江·買買提明說。

十年來,李鵬的棗園累計用工140萬人次,發放勞務費1800多萬元,僅2019年就支付勞務費280萬元。這個貧困人口超過600戶、2400人的深度貧困村,人均收入從2009年的2173元增加到如今的10425元。

阿日希村只有4個小隊(村組),但棗園成為村民心中的第5小隊,李鵬也因此被村民親切地稱為“小隊長”。眼看著阿日希村一天天改變,已經70歲高齡的李鵬感慨道:“我要把剩余的時間和生命都留在這里。”(新華社關俏俏 白志強)

編輯:秦云

關鍵詞:阿日希村 棗林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