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資訊
是什么支撐著2020中國藝市沖破陰霾熱力四射
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了極大的沖擊,曾經一度致使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藝術市場陷入停滯。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國內經濟復蘇,藝術市場也從危機中逐步復蘇,無論是姍姍來遲卻碩果豐盛的春拍,還是如期而至熱鬧非凡的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又或是購買力高漲卻不盲從的秋拍,似乎都預示著中國藝術品市場正在走出陰霾,迎來新一輪并且是更加理性的增長。
疫情給全球藝術市場都帶來了顯著的負面影響,也因而5月起國內藝術市場出現的轉機格外引人注目
多項調研報告客觀地揭示了疫情給藝術市場帶來的負面影響。今年秋天,文化經濟學家麥克安德魯在《COVID-19對畫廊行業的影響》報告了對全球795家畫廊的調研結果,發現今年上半年,其中83%的畫廊出現了銷售額縮減,平均銷售額同比下跌了36%。而在今年春天由中國多家藝術機構聯合發布的《新冠疫情對中國藝術行業的影響調查報告》亦顯示,約55%的國內藝術機構估計上半年的收入減少至少三成以上,報告也反映出中國藝術機構普遍缺乏對風險的耐受力,其中90.9%的受訪機構表示賬上的資金維持不了六個月的生存,73.8%的機構的賬上資金支撐不過三個月。
藝術品拍賣行業深受疫情影響,春拍普遍延期,并有大量企業取消春拍計劃。來自ArtTactic的研究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蘇富比、佳士得和富藝斯三大拍賣行的銷售額跌幅高達28億美元。值得引起關注的是,從5月起,國內藝術市場出現了轉機,陸續有拍賣公司推出線下拍賣會。進入7月,幾家國際龍頭拍賣企業陸續啟動,蘇富比香港和佳士得香港春拍分別實現成交額33.49億港元和18.42億港元。本土拍賣企業也于8月強勢重啟,例如:西泠印社拍賣推出30個專場,總成交額為10.99億元,成交率88%;中國嘉德實現15.89億元的成交額,11個特色專場拍賣取得“白手套”佳績;位于廣州的優質拍賣公司華藝國際北上推出了首季拍賣會北京精品展;北京保利15周年慶典拍賣會更是實現超41億元的總成交額,其中吳彬27米巨制《十面靈璧圖卷》以5.129億元成交,登頂全球最貴中國古代書畫。
藝術品網絡銷售成為后疫情時代一大增長點,便捷、私密的網絡競價很有可能成為未來拍場的主要競價方式
隨著藝術市場重回正軌,一些最初用來應對危機的緊急措施已轉化為常態化,藝術市場正在醞釀一場結構性的轉變。為抵消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藝術機構采取了裁員、增加在線銷售的投入、縮減旅行和展會相關費用、降低運營成本、以及尋求政府項目支持等一系列舉措。疫情迫使人們減少了出行頻率,實體銷售受阻,卻成功地激發了網絡購買的熱情,藝術品網絡銷售成為后疫情時代的一大增長點。
畫廊線上交易突飛猛進,有藝術市場報告顯示,全球畫廊上半年在線銷售額比例增至37%,遠高于2019年的10%。拍賣企業亦開始投入更多精力開展網絡拍賣活動,帶動上半年相應的拍賣場次不降反增。來自中國拍賣協會的數據顯示,網絡拍賣(包括各品類拍賣)共計成交41072場,同比去年增長35.11%。全球范圍內,前8個月的在線拍賣銷售激增了240%,從9440萬美元上升到3.21億美元,蘇富比線上拍賣與2019年全年相比增長了413%。佳士得更是適時推出了ONE:現當代全球聯合夜拍,首次實現全球四個城市同步直播拍賣,吸引了10萬多個觀眾,總成交額35億元。國內拍賣行也紛紛布局線上業務。在12月初的秋拍中,嘉德與央視財經聯袂呈現秋拍系列直播,新媒體多平臺同步,累計觀看1196萬人次。其中吳昌碩《致三多花卉冊》以5175萬元成交,創網絡同步拍成交價新紀錄。
“現場、電話、網絡”三種競價方式同場飆價的現象已屢見不鮮,便捷、私密的網絡競價很有可能成為未來拍場的主要競價方式。由此將滋生出新的產業機會,在藝、雅昌、易拍全球等企業均
致力于為藝術機構提供網絡化解決方案。
一系列促進和規范藝術市場的法規和政策相繼出臺,都將為國內藝術市場的后續發展保駕護航
“十四五規劃”將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列為未來發展的主要目標,提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產業規劃和政策,加強文化市場體系建設的主要方向。各級政府相繼推出了一系列的促進和規范藝術市場的法規和政策,對市場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國家稅務總局于4月簽發2020年第9號公告,解決了增值稅改革以來,拍賣企業在開具增值稅發票時所面對的稅務難題,允許拍賣行就代為收取的貨物價款向買方開具增值稅發票,而對應貨款不計入拍賣行的增值稅應稅收入。
為保證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的順利舉辦,上海市政府相關部門設立了專門通道,涵蓋審批、通關、外匯結算、財稅申報、補貼、倉儲、物流等多項環節,力求為國內外藝術機構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務。11月10日,國家文物局與上海市政府簽署共同推進社會文物管理綜合改革試點合作協議,試點圍繞建設上海國際文物藝術品藝術中心的重要目標,旨在推動群眾收藏理性化,推動企業經營規范化,提升誠信意識和專業化水平,推動市場環境更加明朗。
同期,北京市政府也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包括建立文化企業貸款“白名單”管理制度、開展“監管沙盒”文化金融試點項目、實施“文菁人才”計劃、增加文化金融專營機構等24條措施,旨在加快推進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發展。
盡管秋拍熱情高漲,但市場并不盲從,同是熱門畫家之作,精品和普品之間價格差距顯著
接近年尾,國內藝術市場最是升溫至全年的“高光時刻”。
先是10月15日至11月15日舉辦的第二屆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牽引了全球的關注目光。無論ART021還是西岸藝博會都展現了市場旺盛的購買力,各項活動輻射全城近40家美術館及城市空間,聯動起整個上海的藝術生態。
再是12月初于全國多地陸續拉開帷幕的各大秋拍專場掀起市場熱力。中國嘉德、保利、永樂在北京的秋拍共有九件拍品過億,上海拍場上則有一幅李可染晚年水墨杰作《高巖飛瀑圖》以1.167億元在嘉禾拍賣會上成交。盡管成績斐然,熱情高漲,但市場并不盲從,熱門畫家的精品和普品之間的價格差距顯著,例如傅抱石過億的兩幅佳作,代表作《二湘圖》在保利以近1.05億元成交,而同場上拍的傅抱石《側耳含情披月影》,成交價只有2千萬元;嘉德的《大滌草堂圖》,雖尺幅略遜,但畫法出色,水墨淋漓,并帶有徐悲鴻題詩,便輕松過億元成交。同期佳士得香港上拍的傅抱石《亂瀑鳴泉》成交價也只有1705萬港元。
在當代藝術拍場,這一現象更為明顯,早時曾在佳士得香港刷新個人拍賣紀錄的張曉剛作品《血緣-大家庭2號》以9803.5萬港元成交,而在中國嘉德當代夜場的張曉剛小專題中,5件作品中有4件早期作品均遭流拍。曾取得高價的其他藝術家作品也有類似的現象發生,畫面灰暗,主題晦澀的作品往往更容易受到冷落,如劉小東《人約第五街》、周春芽《綠狗的故事》、張曉剛《佛教徒》和喻紅《堵塞》等。經過這些年的跌宕起伏,買家更趨于成熟,市場品味正逐步顯現。
古代和現代書畫因為存世量有限,作品一旦被博物館或私人藏家收藏,短期內很難再度面世,在市場前景不明朗之時,藏家惜售心理較強。當代藝術市場則不斷推出新的藝術家,新的追捧對象,近期最為受人矚目的便是去年因抑郁癥自殺的年僅35歲的加拿大華裔藝術家王俊杰。他生前僅售幾萬元美金的作品,如今急速過千萬元人民幣,其中一幅《夕陽之河》在富藝斯與保利近日于香港舉辦的首次聯合拍賣中,以600萬港元起拍,最終以3776萬港元成交。王俊杰作品色澤濃麗,細節豐富,極易觸動人心,甚至有人稱其為“當代梵高”,而資本的積極參與,更是為其身后留下的1000多幅作品帶來了極大的想象空間。
如火如荼展開的秋拍,明星藝術家的涌現,政策上的利好,似乎都預示著中國藝術品市場將洗清陰霾,擁抱即將到來的嶄新的2021年。(作者為上海文化藝術品研究院院長)
相關鏈接
2020年哪些名字成為中國藝拍關鍵詞
◆吳彬
10月18日,吳彬名作《十面靈璧圖卷》以5.129億元在北京保利拍賣成交,刷新中國古代藝術品拍賣成交世界紀錄。
明代宮廷畫家吳彬是晚明人物“變形主義畫風”和“復興北宋經典山水畫風”的主要倡導者和領導者之一,享有“畫仙”之譽。其《十面靈璧圖卷》千變萬化、精妙絕倫,擁有諸多顯赫的國外博物館展覽記錄,高達14次的重要出版以及8次古代權威著錄。
◆王安石
12月2日,現存最早的王安石文集、宋龍舒郡本《王文公文集》《宋人信札冊》三卷孤本以2.63億元在于北京舉辦的2020永樂全球首拍中成交,創造了宋版書的最高價紀錄,使之成為世界最貴古籍善本。
宋龍舒郡本《王文公文集》收錄王安石詩文共計2281篇,全帙100卷,完整保存了宋版的原貌。《王文公文集》在中國境內僅存76卷,除了藏于上海博物館的72卷,其余四卷一直下落不明。此次新發現的卷17、卷18和卷20《王文公文集》,補上了過往缺失的三卷,為研究王安石及宋代歷史、補充史料缺失,提供了重要文獻。
一件古籍為何有兩個名字?由于南宋初期紙張短缺,二次利用舊公文紙張或私人信件刻印詩文蔚然成風。《王文公文集》便是印于宋人書簡及公牘之上,因而有了附加在《王文公文集》上的《宋人信札冊》。它對于研究宋代職官制度有著獨特的作用,其中的宋人書法價值亦不容小覷。
◆常玉
2020年,常玉堪稱全球藝拍最耀眼的明星。7月8日,其1950年代的作品《綠色背景四裸女》在蘇富比香港春拍中以2.583億港元成交,創下其作品拍賣第二高價,僅次于去年以3億港元成交的《五裸女》。作品中四位美人姿態相異,常玉本著東方的視野觀看裸女,將裸體的呈現歸于自然,為《綠色背景四裸女》賦予山水畫意。
7月10日,常玉“紅底青花盆”花卉系列的《青花盆中盛開的菊花》以1.916億港元在佳士得香港拍賣成交,創下其花卉題材最高價。常玉平生最愛畫菊,在他已知的133幅花卉油畫中,以菊花為主題的創作接近三分之一。12月2日,創作于1931年的《籃中粉紅菊》在佳士得香港以1.38億港元成交,這件作品15年間價格上漲43倍。12月5日,1940年代創作的《紅底黃菊》在華藝秋拍以8165萬元人民幣成交,創2020年內地拍賣市場常玉作品最高價。
此外,在12月2日的佳士得香港拍賣會上,常玉的《八尾金魚》以1.702億港幣成交,創下常玉動物畫題材作品拍賣紀錄。
◆朱敦儒
12月1日,兩宋之交文壇巨擘朱敦儒的《暌索帖》在嘉德秋拍中以1.5065億元成交,創造了朱敦儒個人拍賣的最高價紀錄。
朱敦儒的書法作品師法鐘繇而自存風骨,迄今為止所知朱敦儒傳世墨跡僅有四件,其中三件均為博物館所收藏。《暌索帖》約1.4平尺,不僅是朱敦儒墨跡中書寫最精彩的一幅,也是篇幅最大、字數最多、面貌最經典的一幅。
◆傅抱石
12月1日,現代國畫大家傅抱石《大滌草堂圖》在嘉德秋拍以1.38億元拍賣成交。《大滌草堂圖》是傅抱石早年第一力作,真實見證了他研究石濤的心路歷程,也生動展示了他繪畫創作的演進軌跡。畫中頂天立地的樗木氣勢撼人,一片蓊郁,草堂掩映其中,石濤安心靜立,凝望窗外無限風光。更為難得的是,畫上方還有徐悲鴻的親筆題跋,體現了兩位大師的惺惺相惜之誼。
相較山水畫,傅抱石的人物畫取材于古典詩詞,格調高古,立意不俗。上世紀40年代起,傅抱石以屈原及其詩歌《九歌》為題材創作了大量人物畫作品,其中湘夫人是他最喜歡表現的題材,并在拍賣市場屢創高價。12月4日,堪稱神來之筆的《二湘圖》在保利秋拍以1.0465億元成交。
◆朱德群
7月8日,朱德群五連屏作品《自然頌》在蘇富比香港以1.137億港元拍賣成交。這是私人手上尺幅最為宏大壯闊的朱德群油畫作品,也是他畢生唯一一幅五聯屏油畫,旨在呼應中國“五行”觀念。《自然頌》以深邃璀璨的綠色主調頌贊自然,抒發了藝術家重游故國的激情與靈感。時值朱德群誕辰一百周年,《自然頌》刷新了朱德群拍賣紀錄。
編輯:楊嵐
關鍵詞:市場 拍賣 藝術 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