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 頁 教育·資訊 教育·聲音 教育·實踐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長·導航

首頁>教育>教育·實踐

“共享教師”破解藝體老師短缺“瓶頸”

2020年12月18日 10:05  |  作者:常河 馬榮瑞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10月16日,教育部舉辦新聞發布會表示,學校的體育中考要逐年增加分值,達到跟語數外同分值的水平。到2022年,要全面實行美育中考。

將體育納入中考,將美育納入高考,對于中國的基礎教育無疑是兩大“重磅消息”。然而,對于眾多農村和城郊學校,如何破解藝體老師短缺的“瓶頸”,保證體育美育課程開齊開好,是繞不開的一個“門檻”。

安徽合肥金葡萄小學校長竇海山經常和別人說起他2015年的經歷。那年10月,他所在的金葡萄小學校鼓管樂隊僅用3天時間,為即將來學校訪問的德國總理默克爾排練出了一首德國鄉村民謠。那天,孩子們的表演驚艷了在場所有人。

“也許,有的孩子一輩子也不會成為舞臺上的職業藝體工作者,但這段經歷能讓他們變得陽光、自信,這便是藝體教育的價值。”通過合肥市包河區藝體中心教師們的“接力”走教,這個由3所村小合并而成的中心校探索出了用“共享教師”的方式補齊鄉村藝體教師數量不足的短板。在鄉村學校里種出了藝體教育的“金葡萄”。

從“聚變”到“裂變”

“長期以來,藝體教師人數不足是困擾‘金葡萄’這類鄉村及城市偏遠地區學校開展藝體教育的共性問題,這也是我們設置‘共享教師’的初衷。”合肥市包河區藝體中心主任徐莉對記者說。

2011年9月,合肥市包河區教體局探索成立藝體中心,來自音樂、美術、體育等學科的15位名優、骨干教師被率先選拔出來,定期前往偏遠、薄弱學校和鄉村少年宮,開齊藝體課程,組建特色興趣社團,用“共享教師”的路徑破解師資不足問題。

從最初滿足開齊、開足音體美課程的基本需求到聚合優質教師資源進行藝體課程研發,再到負責區域藝體教師培訓、藝體社團孵化、藝體課程推廣……如今,合肥市包河區以區藝體中心為依托,試水“共享教師”的實踐已經跨過9年時光。

9年間,藝體中心常設教師人數由最初的15人增加到如今的79名,全區累計近500位藝體教師先后在藝體中心服務,中心開設的藝體課程由20多門增加到60多門。

合肥市包河區教體局局長蔣永認為,究其根本前提,主要是教師人事管理權限的改革,使得區教育主管機關有能力統籌配置全區所有中小學藝體師資力量,平衡區域內藝體教學需求。

據了解,2020年,合肥市全面實行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將原先分布在各個中小學校的教師管理權限收歸縣(區)教育主管機關集中統籌,從而能夠著力推動優秀教師、骨干教師向鄉村學校、貧困地區學校、薄弱學校流動,盤活了教師資源。

據統計,今年以來,僅合肥市包河區招聘的600個教師編制指標中,有127個專門留給了藝體教師。目前,包河區57所中小學中,執教的藝體教師人數近800人,是2011年的3倍。

從公平均衡到五育并舉

“以前,我們學校的美術是語文老師教的,音樂是數學老師教的,數學老師不會唱,就在音樂課上拎個錄音機放……”在沈音擔任校長的包河區淝河小學,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占到了學生總數的85%。

“校園里不能沒有歌聲,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也需要高質量的藝體教育。”沈音堅信。2015年9月,淝河小學加入包河區第四批學校少年宮建設,每天下午3點半放學后,來自包河區藝體中心的“共享教師”會同本校教師對淝河小學的孩子們進行免費藝術指導。

11月20日下午,在淝河小學一層教學樓的藝體教室里,記者見到正在“課后3點半”繪畫社團認真伏案畫畫的三年級學生呂景騰:紙面上,一棟青磚黛瓦馬頭墻的徽派民居已然呼之欲出。呂景騰告訴記者,每周他都要報名參加畫畫和輪滑社團,“老師是外面學校來的,很耐心。”

據了解,為幫助藝體教師在課堂上“站穩腳跟”,包河區教體局劃撥專項經費,組織專家對音體美、信息技術、心理健康等學科教師全員培訓,破解教師技能弱化問題,帶動學校辦學品質提升。

為了讓更多專業人才充實到藝體教師隊伍,2012年到2017年,包河區打破編制教師招聘藩籬,通過“綠色通道”引進高水平運動員、歌舞演員等緊缺專業技能人才,免去筆試環節,通過面試招考“入編”。

“2014年,我通過‘綠色通道’成了華山路小學的一名專職舞蹈老師。”在淝河小學藝體教室,記者遇到了前來“支教”的錢曉婷,如今,錢曉婷除了在華山路小學正常執教外,還加入了包河區藝體中心,承擔著每周五六節藝體課程的支教任務。

“對通過‘綠色通道’招聘的專業人才,我們設置了專門的培養計劃,他們在合肥學院等專門院校培訓一年,取得教師資格才能上崗執教。”徐莉介紹,經過需求設置、專業選拔、雙向選擇等程序,包河區已通過“綠色通道”引進擊劍、舞蹈、跆拳道、足球等專項人才充實到藝體教師隊伍中。目前,在包河區藝體教師隊伍中,高水平專業人才占比接近20%。

從短期小范圍到長效全覆蓋

未來,藝體教育“共享教師”這一創新實驗又該如何轉化為長效機制呢?徐莉認為,問題的答案在于“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只有讓學生、教師、學校都能從藝體教育的過程中受益,‘共享教師’模式才能實現可持續。”徐莉說。

據介紹,9年前,包河區藝體中心剛剛成立,被抽調的15名“共享教師”其實是為了實現本區域內藝體教育資源均衡而進行的“志愿支教”;與此同時,由于擔心優秀教師資源流失,輸出教師的學校壓力也很大。

2015年,包河區藝體中心進一步完善“共享教師”的模式,教師一周中有兩天在本校工作,兩天走教,周三回藝體中心進行分享,即“2+1+2”模式。區教體局通過制定詳細的績效工作考核方案和規章制度,對于參與藝體中心“共享教師”計劃的老師在收入分配、職稱評審等方面予以激勵。

“走教過程中,很多教師將自身專業和幫扶學校特色結合,不斷提升教學技能。”徐莉說。

在淝河小學,記者在操場上遇到了正在為學生示范操作無人機的體育教師許鑫,2015年,許鑫通過足球專項“綠色通道”招聘進入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學擔任體育老師,之后成為一名“共享教師”。

“專業的體育教師還要教無人機?”面對記者的疑惑,許鑫莞爾一笑,“學生的素質教育是全方位的,作為藝體老師應該什么都懂一些。”

據了解,包河區藝體中心通過成立藝體聯合教研組,讓不同學校、教育集團的同學科教師“集中連片”開展教研,在活動、技術、教學等方面促進經驗共享。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藝體中心的80位教師“跨學科”合作,推出“在線彩虹課程”,內容包括心理輔導、生活體驗、傳統藝術、科技創新、閱讀分享等模塊,并向社會開放。

隨著藝體中心隊伍持續壯大,從2017年開始,很多教師開始承擔幫扶學校的日常藝體課程教學任務。這意味著,“共享教師”模式進一步豐富,由“支教”向“支教+執教”拓展。與此同時,輸出“共享教師”的中小學校觀念也逐漸轉變:從一開始的“舍不得放人”“怕影響本校教學質量”,到接受、支持“共享”模式。

“通過師資力量的集中優化,經過9年不懈努力,目前藝體中心可提供的專業課程就有60多門,這使得藝體中心能夠與區域內任何一所中小學在藝體教育的課程推廣、師資建設等方面進行優勢互補。”徐莉自豪地說。(本報記者 常 河 馬榮瑞)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藝體 教師 中心 共享教師


人民政協報政協號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