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公益>公益資訊
農民工子女互助托管還能走多遠?
政府投資,社區出場地,家長均攤課時費輪班維護,但也面臨師資、志愿者和學員不穩定等問題——
農民工子女互助托管還能走多遠?
閱讀提示
政府投資,社區出場地,家長均攤課時費輪班維護,學員長大后回來當老師和志愿者……沈陽一農民工子女互助托管班運營12年,累計輔導3萬課時,受益農民工子女2000余人次。但其面臨課時費低很難留住老師、志愿者畢業后就離開了和學員流動性大等問題。農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遠?其發起者認為,發起更多互助托管并打破學員身份是關鍵。
“盯著孩子的缺點看,不會讓孩子好起來,反而會不斷地打擊孩子,讓孩子變得不自信。”12月2日,在沈陽市和平區砂山新村留守流動兒童之家,一堂“正面管教父母成長課”上,擠下了30多位農民工家長。課后,彤彤媽媽說,像這樣指導農民工家長教育孩子的課程太少了。
留守流動兒童一直是全社會關心的群體,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適齡兒童放學后無人照看,成了許多農民工媽媽們的“心頭痛”。在沈陽打工的四川綿陽籍農民工王義華發起成立了公益性質的農民工子女互助托管班,運營12年,累計輔導3萬課時,受益農民工子女2000余人次。這樣的互助托管能走多遠?《工人日報》記者進行了探訪。
從“只供一頓飯”到“開設10余種課程”
“跪身、后仰、伸臂、起身……對,很好。”11月29日,27歲的王星正在為10個農民工子女上課。她是王義華的大女兒,是這個托管班里的第一批學員,如今成了這里的舞蹈老師。
12年前,王義華小女兒剛上小學,大女兒讀初中。她白天做家政打零工,放學后照看兩個女兒,偶爾將無人看管的小女兒同班同學接到家中,家長們出菜錢,供上一頓晚飯,孩子們圍起來做作業。
后來,來自安徽的農民工夫婦找到她。兩人白天收廢品,將6歲的兒子浩宇鎖在家中。時間一久,孩子不跟任何人交流,他們怕孩子抑郁,想送到王義華家里來。“像浩宇這樣的農民工子女太多了。”這讓王義華有了開辦托管班的想法。一開班,就有38人報名。
最開始,王義華求助志愿者為孩子們上文化課。一次,一名大學生志愿者為孩子們教英語口語,三天后見到王義華時哭了起來。當時,王義華想是不是托管班的環境太差,還是因為孩子們太調皮,結果志愿者說,“孩子們的英語基礎實在太差了,沒法教。”從那以后,王義華想著一定要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好的學習條件。
首先要有師資,公益項目很難請來穩定的好老師。于是,家長們決定自籌、均攤課時費。“一節課100~200元,20個孩子上課,均攤到每個家長身上一節課就10元左右,這不到市場價的十分之一。”王義華說。同樣,這種互助體現在托管班的整體運營中,有的家長熱心腸,負責打掃教室,安排課程、聯系老師;有的家長幫忙制作教具;有的家長聯系來上課的老師……
現在,在這里教授的課程有寫作、英語、國畫、素描、書法、舞蹈、相聲等10余種,大大豐富了農民工子女的課余生活。多年來,托管班推動了300多名農民工子女登上沈陽市文化宮舞臺,60多名學員參加了遼寧廣播電視臺的“少兒春晚”。
師資、志愿者、學員不穩定
在沈陽市婦聯和慈善基金會、所在街道的幫助支持下,2016年6月,留守流動兒童之家活動室建起,托管班有了穩定、敞亮、溫度適宜的教室。
然而,29個曾在這里任教的老師只留下來10人。說到這里,王義華沒有遺憾,她舉例說,有一個舞蹈學院沈陽考級點的指導老師平時單人授課就要幾百元,而在這里給十幾個孩子上課,課時費只有200元。大部分農民工家庭的子女教育支出有限,課時費少很難留住老師。
“蒼亮在這里教英語,老公是數學老師,就拉過來教數學。我姑爺是體育學院的畢業生,讓我拉過來教孩子們游泳。大部分老師都是這樣結識后‘請’過來的。”王義華說。
為了讓農民工子女有更多的學習、生活和心理方面的指導幫助,王義華還聯系了沈陽大學、沈陽理工大學、“聲工廠”愛心社、沈陽市文化宮的志愿者來做志愿活動。大學生是志愿者主要群體,疫情防控期,大學生不讓離校,來做志愿的大學生驟減,很多輔助工作及課時安排只能由家長請假輪班來做。
即便是沒有疫情的時候,大學生畢業后繼續堅持志愿活動的也不多。說到這里,王義華解釋志愿者不能強求,本來就是自愿的事,但是孩子們需要穩定的“大朋友”,經常更換不利于孩子成長。
雖然師資和志愿者有流失,但總能維持托管班的運轉。最讓王義華擔心的是學員的不穩定,一次口才指導課,定員20人的課程15人請假,有的孩子因為發燒,有的孩子回了老家,還有的孩子沒人接送。農民工家長培養孩子的意志力會被生活壓力、流動性、身體狀況等多種原因打破。
發起更多互助托管并打破學員身份
5月20日發布的《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中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1426.96萬人。“我的能力有限,希望有更多人愿意發起互助托管。”王義華說,農民工子女托管需求非常多,經常有農民工家長找到她,但苦于住處或學校離托管班太遠而來不了。她希望社會愛心人士能夠發起更多互助托管。
王星的兒子今年1歲,她希望兒子也能在互助托管班里上課。“農民工家長可以互相幫助,互助托管班里有很多受益者考上大學,在讀或者畢業后來做志愿、授課。其實,許多農民工家長也可以來幫忙或者授課,等孩子成了適齡兒童,就可以來這里上課,也可以交流育兒經驗,這樣循環往復,互助托管也能長長久久堅持下去。”王星說。
據了解,目前沈陽投資建成了近10家留守流動兒童之家。王義華呼吁農民工家長們積極參與利用起來,讓更多有專業特長的人來幫他們帶孩子。孩子有人看顧,有人指導功課,有人培養興趣愛好,全職媽媽完全可以解放出來,用這些時間賺錢,提高整個家庭的生活水平。
“打破托管學員身份,才能讓農民工子女托管走得更遠。”王義華告訴記者,雖然名義上是農民工子女托管班,但是社區附近的城里孩子只要愿意也可以加入互助托管,沒有任何門檻限制。讓城里孩子和農民工子女一起玩、一起學習,一視同仁,更能讓農民工子女健康成長。(記者 劉旭)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農民工 托管 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