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借力數字賦能 “互聯網+旅游”如何加速旅游業復蘇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 題:借力數字賦能 “互聯網+旅游”如何加速旅游業復蘇
新華社記者余俊杰、陳愛平
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11月30日聯合印發《關于深化“互聯網+旅游”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優化“互聯網+旅游”營商環境,以數字賦能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業界認為,互聯網技術能有效推動旅游業與多行業融合和相互促進,有望實現“乘數效應”,助力旅游市場加速復蘇,站上數字經濟紅利“風口”。
利好政策推動“互聯網+旅游”發展提速
意見提出,到2022年,旅游景區互聯網應用水平大幅提高,建成一批智慧景區、度假區、村鎮,全國旅游接待總人數和旅游消費恢復至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到2025年,國家4A級及以上景區基本實現智慧化轉型升級,全國旅游接待總人數和旅游消費規模大幅提升。
根據意見,各類景區、度假區要著力提高5G網絡覆蓋水平,加快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景區引導標識系統的智能化改造升級,推動無人化、非接觸式設施的普及應用。同時,各地應有效整合文旅、公安、交通、氣象等部門的數據信息,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及時發布景區實時游客量、道路出行、氣象預警等信息,引導旅游資源優化配置。
意見鼓勵旅游景區、飯店、博物館等與互聯網平臺合作,有效整合線下文旅資源,在線上實現門票預訂、旅游信息展示、文旅創意產品銷售等功能;支持總結和推廣全域旅游發展經驗,推動建設一批世界級旅游城市,打造一批世界級旅游線路。
意見鼓勵各地扶持旅游創新創業,引導云旅游、云演藝、云娛樂、云直播、云展覽等新業態發展,培育“網絡體驗+消費”新模式;引導旅游企業、大中專院校、科研機構加強產學研合作,促進旅游業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加強數字科技應用是轉換動能、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我國已有多個省市出臺“互聯網+旅游”發展措施,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培育具有智能交互特征的文旅新業態。
數字科技讓旅游業“蝶變”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測,到2025年,5G商用將帶動超過8萬億元的信息消費,其中旅游是重要的垂直行業應用場景之一。新基建提速、文旅融合日益加深、垂直行業應用場景進一步豐富,旅游業在遭受新冠疫情重創后正加速恢復。
世界旅游聯盟和中國旅游研究院近日聯合發布報告稱,數字科技發展正在豐富和創新旅游體驗方式,催化旅游業態創新,市場主體也正在積極探索轉型升級。
——引入新科技應用豐富人們游覽體驗。中國聯通集團文化旅游行業總經理李玲介紹,中國聯通已經在旅游行業管理、服務和營銷領域開發諸多應用,包括“5G+AR云”產品、“5G文物修復助手”“5G文旅互動直播”“超高清云轉播”等;在智慧博物館、智慧圖書館、智慧景區等領域相繼推出成熟產品和解決方案,豐富觀眾體驗。
——智慧化管理手段在各地紛紛落地。據戴斌介紹,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游客進景區和文化場館實行預約制,加快了智慧旅游在行前、游中和評價各環節的應用,掃碼入園、刷臉通行、無接觸服務、機器人送餐等技術創新已經進入消費場景。
加速跨行業融合 實現“乘數效應”
在業界看來,當前以“互聯網+”賦能旅游業發展,仍然面臨一些瓶頸。中國聯通與騰訊聯合發布的《2020中國智慧文旅5G應用白皮書》指出,目前,高頻可消費類數字文旅產品不足,又可能因急于全盤線上化而在生產、管理、服務中產生新的風險;此外,數據安全管理與智慧旅游建設標準不夠完善,5G基建及智慧化改造成本較高,部分旅游企業升級改造意愿不強。
如何通過推進“互聯網+旅游”,促進旅游業與其他行業融合,更好實現“乘數效應”?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負責人認為,一方面,要用新興科技賦能線下文旅消費場景,讓游客體驗變得更加舒適、立體和豐富;另一方面,要提高互聯網平臺的文旅內容生產能力,用更優質的產品吸引消費群體。
業內建議,應優化供給結構,創新線上體驗,引導新型消費;進一步強化安全意識,構建涉旅數字安全體系;各地各部門之間也應加強分享“互聯網+旅游”發展成果和經驗。
西藏日喀則聯合攜程集團打造的“珠峰文化旅游體驗館”近日上線,吸引全國游客線上遍覽高原美景。日喀則市委副書記孟文海介紹,用新技術、新模式“智慧援藏”,能更好推介自然資源豐富的欠發達山區,助力脫貧致富。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樓嘉軍認為,應以數字科技架起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之“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他說,“互聯網+旅游”還應倡導文明旅游風尚,讓廣大群眾在高質量旅游體驗中厚植家國情懷、感受幸福生活,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統一。
編輯:秦云
關鍵詞:互聯網+旅游 旅游業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