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委員讀書>委員談民法典>讀典互動
讀典互動?丨疫情來了,合同無法履行怎么辦?
2020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疫情肆虐。疫情爆發對交易活動造成極大影響,餐飲住宿、物流交通、文化旅游、制造業零售業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進而對相關合同的履行帶來連鎖反應。疫情期間,律師事務所接受法律咨詢最多的合同不能履行案件,主要集中在以交付特定物為標的、以提供勞務或工作成果為標的的商事合同方面,具體包括買賣、承攬、加工定作、廣告、演出、演藝經紀、運輸、承包經營等合同。咨詢的內容主要是因疫情影響而導致合同無法履行,法律上是否有什么辦法幫助解決。疫情是否屬于法律上規定的不可抗力?受疫情影響是否可以適用情事變更原則?委員們在學習民法典過程中,結合疫情期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如何處理,對民法典規定的不可抗力與情勢變更相關內容展開了討論。
甲委員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導致的合同無法履行,包括全部不能、部分不能、永久不能和一時不能。 |
乙委員 “新冠肺炎”疫情,屬于法律上的不可抗力嗎? |
丙委員 “天有不測風云”,在法律上被定義為“不可抗力”。根據民法典的規定,關于不可抗力的認定標準一般從以下幾方面考慮:一是不可抗力是不可預見的客觀情況,不可預見應當以一般人在事實發生時的預見能力為標準,判斷某種現象是否可以預見。二是不可抗力是不可避免、不能克服的情況。不可避免、不能克服表明事件的發生和事件所造成的損害具有必然性,已經超出了當事人的控制能力范圍。三是不可抗力是一種客觀情況,獨立于人的行為之外。 新冠肺炎疫情本身或者因政府采取防控措施,可能導致合同一方或雙方無法繼續履行合同,或者只能部分履行或者遲延履行,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因此,合同受疫情影響而取消,屬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導致合同無法履行,應當構成不可抗力。 |
丁委員 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可以被認定為“不可抗力”。但是,疫情所產生的合同履行障礙并非必然導致合同不能履行。在具體合同關系中,是否會被法院認定為不可抗力,從而構成法定免責事由,仍需要結合具體合同的根本目的、合同的履行情況等因素來加以判定。 比如,有的買賣合同,可能因為疫情影響,出現部分不能履行和一時不能履行的情況,一旦疫情防控措施解除,合同還可以繼續履行。這種情形下,當事人可能會要求繼續履行合同或者變更合同。合同雙方既可以通過協商變更合同,來應對疫情;也可以提起訴訟,要求法院對合同進行司法變更,通過司法機關對合同條款做出符合商事交易習慣、能夠平衡各方利益并維護市場交易秩序的調整。 |
戊委員 如果因為疫情影響,合同無法履行,可以適用情事變更原則嗎? |
已委員 可以。情勢變更是指合同簽訂后,由于雙方當事人以外的原因,構成合同基礎的情勢發生重大變更,致使合同繼續履行將導致顯失公平,則當事人可以請求變更和解除合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以及疫情結束后、社會經濟秩序完全恢復前,可能出現人工工資、資金、生產資料、物流價格的非常態上漲,可能出現物流效率相對較低及供應鏈不暢,上述種種因素可能影響當事人履行合同的成本、收益甚至合同目的,導致當事人履行合同較為不合理、不公平,嚴重影響當事人的合法利益,當事人可以為此援引情勢變更請求變更或解除合同。此時,當事人可同對方協商,在合理期限內協商不成的,可以進一步請求法院或仲裁機構變更或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根據公平原則和案件具體情況,再來確定是否變更或解除合同。 |
庚委員 需要注意的是,不可抗力與情事變更是不同的。 不可抗力是法定免責事由,當事人只要依法取得了確切證據,履行了法律規定的通知義務、防止損害擴大的義務等相關義務,不履行合同不承擔任何法律上的責任。而情勢變更情況下履行合同將導致顯失公平的結果,故因情勢變更而引起的風險應由合同雙方共同承擔,但當事人主張適用情勢變更原則,必須請求法院作出裁判,而不能當然地導致合同的變更和解除。 |
丁委員 是的。不可抗力包含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不能克服三層含義。而情勢變更只是因不能預見的事由引起合同基礎發生重大變化,這種不能預見事由不限于不可抗力,還包括意外事故及其他事由,而且是否不可避免、不可克服在所不問。 因此,在處理受疫情影響的合同履行問題時,必須區分情況,正確適用不可抗力與情事變更。 |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合同 疫情 履行 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