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協商建言
“昭”氣蓬勃引客來 烏蒙大地展新顏
———云南省政協組織港澳臺青年企業家、海外僑領赴昭通考察記
人民政協網昭通11月19日電(李茜茜 本報記者 呂金平 通訊員 張瑩瑩)“通過此次考察,我切身感受到了云南烏蒙山片區從過去的‘路不通、業不興、民生艱’,到建成立體交通新樞紐、36萬群眾搬出大山、崛起百億級產業……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我為祖國自豪!”近日,地處烏蒙山區的云南省昭通市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是云南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組織的港澳臺青年企業家、海外僑領考察團。
4天里,來自老撾、斯里蘭卡、美國等國的僑領和來自我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青年企業家們先后深入昭通市震后重建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白鶴灘水電站等地。
“我們十分牽掛你們,專程來看望你們。”“你們現在生活情況如何,有困難嗎?”……在魯甸縣龍頭山鎮甘家寨紅旗社區博愛新村一棟兩層樓房里,考察組的成員們圍坐在76歲的鄒體富和73歲的甘正芬老兩口身邊,和他們握手話家常。
2014年8月3日,魯甸縣發生6.5級地震,鄒體富老兩口家園被毀,住進了臨時安置的帳篷內。“2015年1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看望了我們。當年年底,我們就搬到了這里。現在不愁吃不愁穿,還住上了這樣的好房子,真是要感謝總書記的關心和共產黨的領導……”甘正芬說。
“以前住在大山里,做夢都想住上樓房,沒想到真有夢想成真的一天。”來自彝良縣牛街鎮馬坡村的群眾柯曾陽對考察團成員說,新家周圍學校、醫院、超市配套齊全,關鍵是家門口就有工廠,再也不用背井離鄉打工了。在卯家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安置著魯甸、巧家、彝良等五縣8322戶35585人。
親眼見證災后重建和易地搬遷兩大工程取得的成就,考察團成員們震撼不已。10多年前曾到過昭通的臺灣人民共產黨主席林德旺有感而發,“這里的百姓從貧窮落后到安居樂業,這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一切為人民服務,人民至上。”
偉林物流云南有限公司總經理特助鄒茂邦是一位長期生活在澳大利亞的“90后”,在聽到5個縣的貧困戶被集中安置在一個地方,從建設到搬遷僅用兩年多的時間時,他感慨地說:“只有中國才有這樣的速度和魄力。”
在一馬平川的昭陽區蘇家院鎮迤那村金家坪子,目光所及全是蘋果樹。按照規劃,到2021年,昭陽區蘋果種植面積將達72萬畝,產量100萬噸,綜合產值100億元。目前35萬余群眾通過蘋果產業增收致富,7.2萬余貧困群眾實現穩定脫貧。
而位于四川寧南縣和云南巧家縣交界處高山峽谷中的白鶴灘水電站也成為涵養兩岸綠水青山的綠色工程。考察團成員表示云南有著良好的自然生態稟賦,一定要守住綠水青山才能換來金山銀山。
面對即將到來的“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港澳臺青年企業家、海外僑領考察團成員們也有很多思考,并對烏蒙山區的生態保護、鄉村振興等提出建議。
港視邦盛基金總裁高喬木說,像大山包這樣的國家公園要從著力優化服務體系,打造文化創意產品,通過景區景點創新模式帶動當地農民脫貧致富。此外,還應考慮讓更多優質教育資源、優秀教育人才到貧困地區交流,讓這里的孩子也能夠享受到優質教育。云南旅港同鄉會副會長婁薇也認為,在人民生活水平發生巨大變化之時,教育也要向非發達地區靠近。
昆明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昆明統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嘉雄認為,在“十四五”期間云南還需要引進更多先進技術,積極發揮自然生態環境優勢,讓農副產品“走出去”。
來自臺灣的信科黑顛智能科技公司全球執行長傅煥倉表示,今后愿意帶領臺灣的科技團隊為云南的學子提供更多的幫助。
昭通,史稱“烏蒙”。當地群眾說,以前常常認為“烏蒙”有黑暗和蒙蔽之意,后改為“昭通”。如今的昭通正在一天天明亮、興旺起來。
編輯:閆春旭
關鍵詞:烏蒙 云南 蓬勃 引客 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