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重慶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水質治理只能靠外力?永川臨江河有個生態自凈系統!
人民政協網重慶11月12日電(記者 付振強)“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洗衣灌溉,八十年代水質變壞,九十年代魚蝦絕代,兩千年代黑臭難耐”一直以來,治理臨江河,拯救母親河,成為永川人民的一塊心病。
10日,“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來到永川區臨江河流域,記者發現,今天的臨江河,早已恢復昔日美麗的容顏,有前來臨江河休閑散步的群眾坦言:“現在污水治住了,甚至比以前還美!”
如今的永川臨江河清澈見底。人民政協網記者 付振強 攝
治理一條河,提升一座城。永川是長江入渝第一站,臨江河是長江的一級支流,是永川人民的母親河。永川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蔡興隆告訴記者,為徹底解決河流污染問題,永川通過深入的調研和治理過程中的不斷摸索,明確提出了“查清源頭、精準施策、系統治理、建管并重”的治理思路。在全面截污的基礎上,大力實施城區河道生態修復,努力提升城市品質。
工作人員在湖面對雜質進行打撈并觀察水底環境。人民政協網記者 付振強 攝
三分建、七分管。污染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污水的產生、排放始終處于一個動態過程中。為解決這一問題,臨江河指揮部統籌組織各職能部門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強化日常監管,鞏固治理成效。更重常態化管理工作。
記者注意到,如今的臨江河湖水清澈見底。興龍湖水體生態修復相關負責人謝丹透露,這源于一個共生體系的生態自凈系統。即通過態辦法解決生態問題,采用的“食藻蟲引導水下生態修復”技術,構建出了水下生態修復系統,讓水體擁有了自凈能力。
興龍湖水體生態修復相關負責人謝丹向記者展示湖水與瓶裝礦泉水。人民政協網記者 付振強 攝
“臨江河治理工作的成果目前只是階段性的,未來長效管理之路還很漫長,只有各級各部門堅持不懈抓好流域污染源的管理,履行好河長制和監督管理責任,才能常保一江碧水東流!”蔡興隆說。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臨江 江河 治理 永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