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扶貧>資訊
新疆柯坪在鹽堿地上“闖”出脫貧致富路
行進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柯坪縣,眺望原野,目光所及是白花花的一片,像灑落一層雪花。土地鹽堿大、耕地稀缺曾令這里的群眾深陷貧困之中。脫貧攻堅戰打響以后,當地干部群眾拓展思路、革新觀念,深挖特色產業增收潛力點,多途徑推進穩定就業,闖出了一條脫貧致富路。2020年1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公告,柯坪縣實現脫貧摘帽。
做強傳統產業 鞏固增收基礎
柯坪縣地處天山南麓,這里山地眾多,畜牧業一直是當地群眾的重要收入來源。柯坪縣的羊肉以鮮美而聞名,但傳統放養模式下,牲畜繁殖率低、抵御病害能力弱,導致產業效益一直偏低。
為將畜牧業打造成農牧民增收的支柱產業,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柯坪縣利用援疆省市優勢資源,引進良種湖羊,實施產業化推廣、規模化養殖等項目,快速帶動養殖戶增收致富。
如今,柯坪縣各鄉鎮紛紛建起了各種形式的養殖合作社、良種場。走進柯坪縣最大的羊養殖基地——喜羊羊農牧科技有限公司,一排排標準化羊舍整齊劃一,環境干凈整潔。飼養員們按照科學配方定時定量供給飼料,獸醫定期查看羊的健康狀況。
“利用現代養殖技術,羊的產肉率可提高45%以上,產羔率提高130%。目前,在欄羊已達4000多只。”喜羊羊公司養殖負責人艾科熱木·艾麥爾說,企業吸納村民以羊入股,“在改良品種、擴大繁殖的同時,每年還能分紅,并且解放了勞動力。”
村民艾孜海提·艾買提過去一直以傳統方式在山區放羊,“靠天吃飯”。2018年,他把自己的12只羊入股喜羊羊公司,自己去縣城當廚師,“科學養羊繁殖快、收益高,再加上我打工的收入,2019年我掙了4萬多元,這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
縣農業農村局表示,目前,縣里已經建立集飼養、屠宰、包裝、銷售一體化的產業鏈,實現了羊肉從農牧產品到商品的轉變。
發展特色產業 拓寬增收渠道
恰瑪古是新疆一種常見的農作物,形似白蘿卜的根莖部分可以食用,深受當地各族群眾喜愛。柯坪縣光照時間充足、土壤呈堿性,非常適合恰瑪古生長。
過去這里的農民只是自產自銷,不管恰瑪古品質多好,銷售范圍也僅囿于農田周邊的集市,形成不了市場效應。脫貧攻堅戰打響以后,各地扶貧干部積極幫助村民匯集種植資源,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
在柯坪縣阿恰勒鎮蓋孜力克村,2018年扶貧干部幫助村民成立了專業種植合作社,引導農戶集約化種植恰瑪古。合作社實行統一耕種、統一管理、統一收割、分等級包裝。村民艾塔洪·提來克說:“建立合作社后,村里恰瑪古有了自己的品牌,銷路更廣、售價也更高了。”
縣農業部門介紹,恰瑪古富含營養元素,當前新引進的深加工企業可把恰瑪古加工成膠囊、口服液、凍干粉等系列保健食品,極大地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
近年來,在扶貧干部的幫助下,一些農民增收思路不斷擴展,開始瞄準市場需求,主動生產市場緊俏的特色商品。
人們的生活富裕了,鮮花市場需求旺盛,但縣域范圍內幾乎沒有種植鮮花的農戶。柯坪縣啟浪鄉農民艾孜孜·阿不都米提瞅準商機“變身”花農,走上了一條增收新路。走進他的溫室花房,里面種滿了玫瑰、月季等各類花卉,生長茂盛。
艾孜孜·阿不都米提說,2019年到現在,所種花卉的品種已由最初的6個發展到20多個,“今年賣花收入已超過3萬元。”如今,艾孜孜·阿不都米提已成為村里小有名氣的“花卉專家”,在他的帶動下,左鄰右舍也逐步加入花卉種植行列。
促進穩定就業 加快致富步伐
柯坪縣有著悠久的烤馕歷史,當地烤制“薄皮馕”的工藝還被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如今,烤馕不僅是柯坪縣的一張產業名片,還是帶動貧困人員實現穩定就業的重要途徑。
柯坪縣玉爾其鄉托瑪艾日克村2019年成立了馕產業園。這里不但有傳統馕生產區,還有標準化生產流水線,可生產薄皮馕、芝麻馕、玫瑰花醬馕等20個品種。“產業園吸納151人實現穩定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19人。”產業園常務理事木爾扎提·艾買提說。
“產業園的馕已通過電商銷往杭州、上海、北京等多個城市。”木爾扎提·艾買提介紹,過去村民單打獨斗賣馕年收入不足1萬元,加入產業園后,每個人月均收入都超過了5000元。
農村女性富余勞動力一直是柯坪縣扶貧干部幫扶的重點群體。26歲的艾斯瑪·木沙因為家里人多地少,曾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7年,在扶貧干部的幫助下,她進入縣工業園區的一家服裝企業工作。通過三年來的努力,已經成長為車間裁剪組組長。
艾斯瑪·木沙說:“我現在一年能賺4萬多元,徹底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今天,像艾斯瑪·木沙一樣,當地越來越多的農牧民走出家門,轉變為產業工人。縣扶貧開發辦公室統計,截至目前,全縣7776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全部實現就業,就業人員人均年收入增加1萬余元。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柯坪縣 產業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