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資訊
第六屆中國詩歌節“詩歌論壇”舉行 關注“抗疫詩歌”時代擔當
第六屆中國詩歌節“詩歌論壇”現場。 單鵬 攝
中新網成都11月2日電(單鵬)第六屆中國詩歌節“詩歌論壇”2日在成都舉行,百余位國內著名詩人、詩評家、學者及部分詩歌刊物主編在論壇上開展學術交流與觀點碰撞。其中,“抗疫詩歌”被頻頻提起。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詩壇創作出大量反映疫情的詩歌作品。在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星星》詩刊雜志社社長龔學敏看來,“抗疫詩歌”的涌現是詩人與時代共呼吸、同患難的表現。他在采訪中表示,疫情發生后,《星星》詩刊每天都會收到詩人們關于疫情的詩歌。“沒有詩人能脫離時代或國家而獨立,真正的詩人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人類的命運始終緊密結合,在生活中感受時代,捕捉情感深處不易被人發現的詩意。”
首都師范大學教授、《詩探索》主編、中國詩歌協會副會長吳思敬在發言中指出,“抗疫詩歌”是對良知的呼喚與人性的考量。“是一種全民的、自發的創作行為,當特大災難降臨時,人們需要情感宣泄通道,詩歌便是其中最便捷、最迅速的一種。”
“優秀的‘抗疫詩歌’,不只是訴諸人們的感情,還要訴諸人們的理智,呈現一種反思精神,特別是強調人的價值高于一切的理念,強調終極關懷,彰顯出生命的尊嚴。”吳思敬說。
南開大學文學院副院長羅振亞認為,“抗疫詩歌”輸送了一批藝術精品,它們情真意切,自然天成,觸摸到人性本質,如沈葦的《如果一首詩是一次馳援》,但在數以萬計的“抗疫詩歌”中,撼人心魄的精品仍是少數。“詩歌要實現突圍,需要從自身尋找切口。”
在“抗疫詩歌”中,一些海外詩人的創作跨越千山萬水,例如法國詩人林麗華《長相思·祈愿故鄉溫州平安祖國平安》,意大利詩人吳偉堅《祝福武漢》,美國詩人周榮的《浪淘沙·抗疫白衣戰士頌》等。《中華詩詞》雜志主編、中國文化報社理論部主任高昌從海外視角分析了“抗疫詩歌”的時代擔當。“但凡有些分量的海外抗疫詩詞,書寫的都是飽滿而充實的情感體驗,關照的都是真切清晰的精神世界,揭示的都是生動實踐中的深刻反思,也從中煥發著厚重的心靈力量和明麗的責任光輝。”(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詩歌 抗疫詩歌 中國 時代 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