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 頁 聚焦 時政 動態 原創 國際 熱點

首頁>要 聞 >時政

習近平的小康故事丨“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習近平和百姓安居的故事

2020年10月27日 13:42  |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 題:“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習近平和百姓安居的故事

新華社記者王優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百姓安居,跨過高山河流,深入山村巷陌,聽民聲,察民意,在一個個百姓“夢圓安居”的精彩故事里,躬身推進“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莊嚴承諾。

“通過移民搬遷讓你們過上好日子”

“山大溝深的沙溝山,不受的寒苦了,干部和群眾呀齊上陣,平川里拔起了新村……”一段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班彥新村村民自編的“花兒”唱出了山村生活的巨變。

時間回溯到2016年8月23日,班彥新村還是一片建筑工地的時候,蒙蒙細雨中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習近平總書記。

總書記入戶察看建筑布局,詢問施工進展,對工程建設和搬遷后的脫貧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他還和土族貧困戶呂有金一家人圍坐一起,看反映鄉親們一直居住的舊村狀況的視頻。

視頻道盡“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的困窘:出入不便,嚴重缺水,直到2015年,班彥村依然有129戶人家住在海拔2800米被當地人稱作“腦山”的山頂上。

“黨和政府就是要特別關心你們這樣的困難群眾,通過移民搬遷讓你們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對呂有金一家人說。

移民搬遷是脫貧攻堅的一種有效方式。總書記在考察中指出,移民搬遷要充分征求農民群眾意見,讓他們參與新村規劃。新村建設要同發展生產和促進就業結合起來,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結合起來,同保護民族、區域、文化特色及風貌結合起來。

總書記離開新村時,土族群眾聞訊而來,村口歡聲雷動。

安居之下,才有好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

在四川大涼山深處昭覺縣解放鄉火普村吉地爾子家的新居里,在甘肅武威市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富民新村李應川家,在陜西平利縣老縣鎮錦屏社區汪顯平家……所到之處,總書記總要屋里屋外仔細察看,關心了解百姓住房改善情況。

2017年6月21日,山西忻州市岢嵐縣宋家溝新村。

在這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上,村民新居已經建好,村民正陸續搬入。習近平總書記冒雨前來考察新村建設情況。

“這房子蓋得挺漂亮。”總書記來到剛剛喬遷新居的村民張貴明家,挨屋察看。“這是臥室,里面還有衛生間,用上沖水馬桶了。住得習不習慣?”總書記問。

“原來住的是山莊窩鋪,吃水都困難。現在一分錢都沒掏就住上了新房子,吃得好、住得好、全都好。”張貴明告訴總書記。

離開村子時,前來送行的村民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習近平總書記對村民們說:“希望鄉親們同黨中央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讓好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

“棚戶區改造事關千千萬萬群眾安居樂業”

2014年1月26日,地處邊陲的內蒙古興安盟阿爾山市零下30多攝氏度,冰封雪皚,銀裝素裹。

習近平總書記冒著嚴寒、踏著積雪來到伊爾施鎮74歲的困難林業職工郭永財家中。

察地窖,摸火墻,看年貨,坐炕頭,習近平總書記詳細了解郭永財一家人的生活。看到郭永財等群眾住房比較困難,總書記叮囑當地干部要加快棚戶區改造,排出時間表,讓群眾早日住上新房。

此后,阿爾山市開始了大規模的棚戶區改造。從憂居走向安居,郭永財一家住進了亮麗的回遷樓。

“棚戶區改造事關千千萬萬群眾安居樂業。我們的城市不能一邊是高樓大廈,一邊是臟亂差的棚戶區。”在習近平總書記直接關心和推動下,全國各地的棚改工作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來到武漢青山區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區,考察棚戶區項目建設和居民生活情況。

青山區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因興建國家“一五”重點工程武鋼而建區,曾經是華中地區最大的老工業區棚戶區。

習近平總書記乘車途經青山江灘,長江水面寬闊,沿岸綠樹成蔭,生態環境宜人。

總書記了解到一個喜人變化:青山區4萬多群眾的居住條件已得到顯著改善。他叮囑說:“目前全國棚戶區改造任務還很艱巨。只要是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我們就要努力去辦,而且要千方百計辦好。”

同年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撫順礦業集團西露天礦,并乘車來到東華園社區,實地了解撫順市采煤沉陷區避險搬遷安置情況,和居民們圍坐在一起嘮家常,關切詢問住房改善情況等。

“黨中央投入大量資金解決棚戶區和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問題,很有必要,也很值得。資源枯竭型城市在轉型發展中首先要解決好民生問題、保障好困難群眾生活。”離開社區時,總書記同居民們親切握手,滿懷真情地對他們說。

棚戶區改造改善了困難群眾的住房條件,提升了人居環境。2016年至2019年,全國棚戶區改造開工累計2157萬套。短短幾年時間,上億居民“出棚進樓”,圓了安居夢。

“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水穿街巷、綠樹成蔭,一泓玉河水,直通菖蒲河。

2014年2月25日,沿著北京東城區的玉河,習近平總書記步行考察河道恢復、四合院復建情況。

玉河旁的雨兒胡同,東起南鑼鼓巷,西至東不壓橋胡同。總書記沿著胡同彎曲狹窄的通道,先后走進29號、30號大雜院,到王云鳳、關世岳、吳愛霞、莊寶等4戶居民家里察看,噓寒問暖。

“這一片胡同我很熟悉,今天來就是想看看老街坊,聽聽大家對老城區改造的想法。”

得知他們的居住、生活條件在黨和政府關心下有所改善,特別是做飯用上了煤氣、取暖用上了電暖氣,并且有關部門已經將這片大雜院區納入了改造規劃,總書記很高興。

“老城區改造要回應不同愿望和要求,工作量很大,有關部門要把工作做深做細,大家要多理解多支持,共同幫助政府把為群眾辦的實事辦好。”習近平總書記表示。

今天的中國正在經歷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人們的居住和生活環境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如何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尋求一個支點?

時針撥到2019年的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老城前門東區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時,說出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碧空如洗,冬日暖陽,前門東區透著老北京特有的京味民俗:木檻朱門,兩旁庭院內立著幾棵老樹,滿眼的大紅燈籠、春聯福字,年味正濃。

習近平總書記從草廠四條北口下車,踏著青石板,漫步其中。

給老街坊拜年、貼“福”字,和大家一起包餃子、炸饹馇、聊家常,總書記說出了自己一直以來的思索。

“我一直在想,咱們老北京的胡同怎么辦?保留原樣呢,生活不方便。改造呢,又很復雜。現在看來,北京還是摸出了一些路子,將來胡同都能改造成這個樣子,那確實是好,但要看這里的老街坊們滿意不滿意。”

總書記強調,要把老城區改造提升同保護歷史遺跡、保存歷史文脈統一起來,既要改善人居環境,又要保護歷史文化底蘊,讓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

保護一條巷、珍視一座城,有一方屋檐安居樂業,有一片“鄉愁”立根立本。循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老百姓的“安居夢”正在變成日新月異的現實。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總書記 習近平 故事 改造


人民政協報政協號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