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扶貧>聚焦
光伏扶貧工程為何“曬太陽”
?江蘇省盱眙縣西湖村的光伏項目預計年總計收益39萬元,如今每年收益已不到10萬元,這筆錢不但不夠還貸款,反而讓村子背上債務
?光伏電站使用壽命長短,與后期運維息息相關,一些地方的光伏扶貧項目由于缺乏專業運維人員、運維成本較高,不少鎮村無力承擔,有的干脆放棄運維
光伏扶貧見效快、收益穩、幫扶準,是不少貧困村、貧困戶的脫貧法寶。
但《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近期在一些地方走訪獲悉,隨著光伏發電設施大量接入電網系統,建而缺管、專業運維人員不足、扶貧電站核心組件質量差等問題,造成“陽光存折”打折扣,甚至有出列村為此欠下200多萬元貸款。
光伏扶貧的陽光工程,為何遭遇“曬太陽”的尷尬?
特色扶貧 商海春圖/本刊
陽光“伏”利不夠還貸款
近年,不少貧困村、貧困戶通過光伏扶貧獲得穩定的“陽光收入”。但記者采訪發現,也有部分地區光伏扶貧項目效益逐年下滑,一些光伏設備存在故障無人修理,有的光伏扶貧電站無法并網售電淪為“曬太陽”工程。
在江蘇省盱眙縣天泉湖鎮西湖村,記者看到不少農戶二層樓房的屋頂安裝有一塊或兩塊光伏板,面積小且分散,部分光伏板組件損壞,有的被樹木遮擋,采光效果不理想。
西湖村曾是江蘇省低收入村之一。江蘇提出到今年底,低收入村要基本實現村集體年經營性收入不低于18萬元。
天泉湖鎮人居辦主任王波曾擔任西湖村黨總支書記,他介紹,上馬項目前西湖村集體年經營性收入僅數萬元,要不是這個光伏項目,西湖村集體如今的年經營性收入已達20多萬元。“哪想到項目沒掙到錢反而欠下200多萬元貸款。”
知情人士透露,西湖村光伏扶貧項目于2016年1月并網發電,合同寫明裝機規模317千瓦、年發電量約33萬千瓦時、年總計收益39萬元,村集體每年凈賺14萬元。實際情況則是:前兩年年均發電量僅20萬千瓦時,如今年發電量已不足10萬千瓦時。項目共投資270萬元,按還貸15年計算,每年還本付息25萬元,本息總計375萬元。
這意味著,西湖村光伏扶貧項目如今每年收益已不到10萬元,遠遠不夠還貸款,村集體背上負擔。為省掉高額利息,天泉湖鎮政府已為西湖村還清從銀行貸的200多萬元,此后村集體需要向鎮政府還錢。
這種情況不只發生在西湖村。記者采訪發現,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瑤溝鄉官塘村的光伏電站設計年發電量52萬千瓦時,但2019年發電量僅39萬千瓦時,年利用小時數約800小時,僅達當地平均水平約三分之二。
陽光“伏”利為何打折
記者調查發現,光伏扶貧項目效益下滑,與一些地方盲目上馬項目、項目布局零散難以管護,以及部分光伏產品質量不達標、發電效率低、后期專業運維跟不上等密切相關。
有的地方光伏項目布局不合理的問題比較突出。業內人士反映,光伏扶貧近年受到很多貧困地區熱捧,一些地方為快速達到脫貧效果,盲目引進光伏項目,卻沒有認真考察項目選址,有的地方甚至直接在村民屋頂架設光伏板,這種零散布局不僅嚴重影響了集中發電效率,而且加大了后期運維難度。
還有部分扶貧電站施工質量不高、設備質量較差。國網沭陽縣供電公司營銷部經理陳剛介紹,他們檢查發現一些光伏扶貧電站存在效率值偏低的問題,不同電站性能水平存在較大差異,有的逆變器等核心組件以次充好。
王波告訴記者,西湖村扶貧光伏電站合作方是漢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起初漢能公司曾派人維修,換過一些零件,效果依然不理想。今年怎么也請不來,打電話去問,得到答復說公司效益差快要破產倒閉。村里也找過其他維修公司,同樣沒見效,幾年下來又浪費了好幾萬元維修費。”
一些地方存在光伏項目缺乏專業運維人員、運維成本較高的問題。多位業內人士介紹,光伏扶貧電站大都分布在鄉村,普遍存在規模小、分布散、距離遠等特點,村集體雖有所有權,但缺少專業運維人員,有的村干部對本村光伏電站并不關心,導致部分光伏項目故障無法及時排除。
光伏電站使用壽命長短,后期運維非常關鍵。沭陽縣扶貧辦工作人員葛大偉說,該縣龍廟鎮仲灣村光伏扶貧電站2019年收益同比下降約三成,經排查,發現系3組逆變器出現故障未能及時修理所致。
記者采訪看到,由于風吹雨打日曬,一些地方光伏電站組件表面污垢較多,有的光伏板所在樓頂臟污、積水、周圍雜草叢生等問題多發、重發。海邊一些集中式光伏電站常發生倒桿、斷線等。還有一些電站組件未處于最佳安裝角度、支架雜亂、基礎設計隨意性較強。
江蘇林洋光伏運維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陸豪乾表示,光伏發電產生的是高壓電,一些設備及管線調試、積塵帶處理,應由專業人員操作,鎮村干部擅自操作存在安全隱患。然而安裝單位一般僅代運維兩三年,如今市場上有專業資質的光伏運維企業不多,一家運維公司服務數十座電站,收費約5分錢每瓦,一個廠房樓頂光伏電站一年需要的運維費用少則數千元多則上萬元,不少鎮村無力承擔,有的干脆放棄運維。
此外,一些基層干部反映,由于在屋頂安裝光伏設備會造成部分農房漏雨,租賃維修費用較高,影響利潤分成,產生矛盾較多,甚至出現不管是不是光伏設備導致漏雨,一些村民經常去村部鬧的現象。
保障“陽光收益”三策
多位受訪人士認為,針對部分地區光伏扶貧電站出現的問題,亟待健全光伏扶貧電站長效管護制度,提高運維專業化水平,探索智能運維新路,適時組織“回頭看”。
一是探索智能運維模式,推進線上線下聯動管理。陸豪乾介紹,受電力部門委托,沭陽全縣63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交由他們公司合作運維,公司將區域內電站生產運行數據全部接入智能云平臺系統,并安裝故障報警系統和全天候監測系統,實現集中在線監控、統一管理,一些扶貧電站收益得到較大幅度提升,同時減少安全隱患。據了解,經過專業運維后,初步估算今年沭陽全縣扶貧電站將新增發電量約48萬千瓦時,為當地群眾增加收益約37萬元。國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公司副總經理吳飛建議,可按區域建立統一的集控系統和運維管理制度,地方扶貧、供電等部門與專業新能源運維企業合作開展運維隊伍培訓,利用“5G+物聯網”新技術,提升智慧監管水平。
二是摒棄“最低價中標”,加快建立完善行業標準。針對一些光伏扶貧電站建設存在“最低價中標”導向,致使扶貧電站低價劣質組件隱患較多等問題,陳剛建議加快建立行業標準,嚴格扶貧電站設備造型,站址選擇做好統籌科學布局,切實扭轉“最低價中標”傾向,嚴格承建單位準入條件,強化技術評審和管理,嚴格執行項目驗收制度,從源頭保證電站25年安全可靠運行,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三是對光伏扶貧開展“回頭看”。目前一些扶貧電站統一運維管理制度不健全,缺少“第三只眼”監管,有的光伏扶貧項目雖并網但未產生電量,拉低結算率,并產生騙補風險。沭陽縣馬廠鎮青春村黨支部書記葉廣春等建議成立光伏扶貧委員會,開展“回頭看”,審視光伏扶貧實際效果,對“好經念歪”的地區開展重點調研,確保對低收入群眾的承諾踐行到位,把陽光扶貧事業做成群眾心中的陽光事,防止爛尾。(記者??趙久龍?陸華東?秦華江)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光伏 扶貧 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