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豐西村:紅彤彤的產業亮堂堂的路
本報記者王天曉
紅紅的燈籠堆成山,歡聲笑語匯成河。10月15日午后,陵川縣豐西村的景豐燈籠廠里忙碌中充溢著喜慶。生產車間里,三五成群的婦女們一邊麻利地做著工,一邊開心地聊著天。映紅了的笑臉上,展露著她們藏不住的好心情。
“在這兒上班,每天都是好心情。”“燈籠山”下,38歲的王艷霞忙活著,笑得情不自禁。“既能顧了家又能掙上錢,還能和姐妹們一起熱鬧,心情能不好嗎?你們說對不對?”“對著哩……”王艷霞說完,車間里傳來異口同聲的回答,響起更加歡暢的笑聲。
“咱們少嘮幾句,別耽誤干活啊,庫房里的貨可不多了。”站在一旁的村黨支部書記王永安跟著笑著,笑容里是滿滿的欣慰。
地下無資源、地上無產業,大部分青壯勞力都在外打工的豐西村是個典型的“留守村”;全村128戶就有70戶是貧困戶,之前的豐西村更是一個貧困村。
2017年,在晉城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定點幫扶下,豐西村積極落實國家易地扶貧搬遷、醫療救助、光伏發電等扶貧政策并大力發展蔬菜大棚、連翹種植等產業項目,順利實現脫貧摘帽。但是,受制于村里勞動力不足,許多項目短期內見不到太大效益。如何有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這成了擺在王永安和扶貧干部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踏破鐵鞋無覓處,啟迪就出現在身邊。2019年春節前,村里老匠人送來的一對燈籠點亮了王永安的心。
“咱村上有做燈籠的老傳統,工藝不復雜,弱勢勞動力也能參與;市場不小,還不怕庫存、不怕過期。”王永安冒出了開辦燈籠廠的想法,得到了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的支持,經過半年多的全國各地考察、學習,更讓他掌握了技術、認準了方向、下定了決心。
想法雖好,但問題來了。集體賬上沒錢,誰來投資?一開始就讓村民們入股,誰會愿意承擔風險?“我是書記我牽頭。”帶著執念,王永安傾盡積蓄,貸上款、借上錢,再加上扶貧支持資金,終于籌集到30多萬元開辦資金。去年9月,500多平方米的景豐燈籠廠順利建成。
“有了燈籠廠,我‘瞅著空’就來做,一個月下來,最少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車間里,正在給燈籠描線的王俊巧笑著說。“我是每天來,干得多的時候,能掙3000多元。”負責纏裙工序的張建梅一臉開心。有了用武之地,以前在家里做家務、接送孩子的婦女們樂了;得到了“不用出門”的工作,村里為數不少的“老弱病殘”村民們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59歲的韓金山7年前患上肝硬化,干不了重活兒的他成了家里的負擔,一度對生活失去信心。在王永安的動員和教授下,他和老伴加入進來,在家里扎起了燈籠架。“這活兒輕快,扎好了廠子里上門來收。我們兩個人一天能扎100多個,能掙100多元,坐在家里就把錢掙了。”坐在茶幾旁忙碌著,韓金山的臉上笑開了花。
“長期干的有20多個人,其中16個是貧困戶。關鍵咱的燈籠不愁賣,效益越來越好,能讓大伙兒收獲更多。”王永安高興地告訴記者,質優價廉的“景豐燈籠”廣受歡迎,剛一上市就迅速打開了晉城城區、高平、澤州等周邊地區市場。
王永安不知足,看準了廣闊互聯網的市場,他把在外創業的兒子、兒媳“逼”回村,為燈籠廠搭建起微信、淘寶、抖音等網上銷售渠道。全國各地的訂單紛紛而至,最遠的甚至賣到了新疆。截至目前,景豐燈籠廠已生產銷售羊皮燈、織絨燈兩大類十余種型號的燈籠3萬余盞,實現銷售額30多萬元,帶動貧困戶月均增收1500元以上。
看到了燈籠廠的好前景,村民們熱情高漲、信心十足。不光積極參與制作,更紛紛申請投資入股。今年5月,村里的老支委付文金一次性入股5萬元,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在廠工作的張建梅也把攢下的1萬元義無反顧地投進了廠里,照她的話講,“是認準了這只能下金蛋的‘富貴雞’。”
“你看這燈籠,紅彤彤的,多亮堂。”拿起一盞燈籠,王永安端詳著,一臉深情。“黨的好政策就像是這紅燈籠,能把前面的路照得亮堂堂的,讓咱老百姓都能過上紅紅火火的好光景!”王永安激動地說。
關鍵詞:紅彤彤的產業亮堂堂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