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生態中國>要聞 要聞
生態.生存.生命“三生共同體”協調耕育足跡發展
2020年以來,全球災害頻發,澳洲、美國先后山火,東非蝗災,新冠肺炎突發。在人類今天的發展道路、生活方式、耕育文明等領域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生存危機,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坐標中審視,“天人合一,生生不息”仍具有重要啟示意義。萬物和諧是人類賴以生存、永續發展的基礎;生存共同體、生態共同體、生命共同體組成的三生共同體,促進了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的和諧發展,展現出人類共同體、全球共同體的生態組合和美好前景。
生命共同體內是生存共同體的升華,生態共同體是生命共同體、生存共同體的基礎,三者都是社會生態鏈和人類共同體、全球共同體的重要一環,是休戚相依的命運共同體。人類發展史就是人與自然積極互動、共生共榮的演進史。人類共同體與三生共同體都要關注到地球生物多樣性是保證生態系統健康的重要條件,保護地球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和共同行為。
生態發展模式更有利于代際公平,保護后代人的生存發展權益。生態共同體含有人文生態、人居生態、自然生態,命運共同體是協同共享利益的生態共同體。是一種認同和理解的態度;是一種共生共存的現實;是一種共同治理的機制。
1. “共同體”的概念形成與發展
從人類共同體發展歷史的實踐看,在不同生產力水平、不同文明背景、不同社會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出現過多種多樣的共同體。農業文明期間,表現為生活共同體,以家庭或村莊為載體的相對封閉,主要解決生存挑戰;工業文明時代,表現為經濟共同體,追求的核心是財富,只有三生共同體才是完備的全球人類共同體。
在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中,“家”是最早的共同體。人是集體性的生物,組建共同體是本能。人們依靠合作,戰勝了所有競爭對手,登上了生物鏈的頂端。作為生命個體,人有“自私基因”;作為群體生物,人們通過生存競爭的經驗和文明教化,平衡利己與利他集于一身的矛盾,維持人們之間的合作。由此產生的人類共同體組織,能夠創造出高于個體的生存能力。這是人類延續至今、并占據自然界高位。人類完成生存競爭的同時,也與其他的族群人類共同體形成了競爭關系,隨著生產力提高和技術進步,把外部競爭轉變為內部消化,有利于避免生死存亡的對決,推動更大共同體形成。
2. 生態共同體是三生共同體的基礎
“生態共同體”是“天人合一的共同體”,生態共同體是有機生態體系,不僅包括山水田林草,而且涵蓋自然界人、動物、微生物等一切生命。 “生態共同體”中的大氣循環、水循環、碳循環、物質流動和能量交換等都是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生態問題也是全球性問題,因為溫室效應、沙塵暴和霧霾沒有國界。全球氣候變化、臭氧層破壞、空氣污染、生物多樣性保護、自然資源和能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等都需要全球公民的通力合作,全球治理。地球人同一個生態系統中,理應分享生態保護帶來的紅利,共擔生態破壞導致的代價。
3. 生存共同體是三生共同體的核心
適者生存,生存是人類的第一法則,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回顧人類的歷史,就是生存史。生存共同體是一種人類共同生活、共享利益、共享文化傳統與信仰的一種親密性的群體。共同體形成的教育體系,釋放人的潛能,解放人的創造力,實現了更好的生存。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地球生命共同體的血脈和根基。它為人類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生產生活必需品、健康安全的生態環境和獨特別致的景觀文化。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活動的擴張,生物多樣性正面臨嚴重威脅。這些都不斷警示人類,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維護地球生態、生物安全。
4. 生命共同體內是生存共同體的升華
“生命共同體”也是健康共同體,在這個生命系統中的所有生物之間構成互相依存、互相補充、和諧共生的健康關系。“生命共同體”樹立“健康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觀,“生存共同體”共生性體現為共同體中所有成員的命運都息息相關、休戚與共。
人類成為生命的共同體,就健康方面需要共同應對各種疾病和傳染病,以及氣候變化、生態破壞等問題。生命科學是“生命共同體”健康科學,包含營養與健康、植物與健康、動物與健康、微生物與健康、遺傳與健康、生殖與健康、生物技術與健康以及環境與健康,體現生命科學與健康的關系。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在生態方面,共同體的聯動效應更強、覆蓋范圍更廣。人有自己的種族和國家,但空氣、植被、河流不分國界,一旦環境被污染,危及的是全人類的生命。“生命共同體”共同應對氣候變暖帶來的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河流污染等一系列危及全人類命運的問題。
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系的有機鏈條;這個生命共同體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當前,全球物種滅絕速度不斷加快,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退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重大風險。新冠肺炎疫情告訴我們,人與自然是全球共同體。我們要同心協力,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近年來,隨著社會公眾對生態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認識到要對社會承擔生態責任。
5. “耕育足跡”與資源、空間承載力
“耕育足跡”是包括生態足跡、碳足跡、水足跡、氣足跡等生態指標的集成的基礎上,為全人類持續提供資源或廢棄物處理能力、以及提供生存、生產、健康生命等生活空間面積。在保證一定生活質量和承載人口數量條件下,需要的可供人類使用的資源及再生資源,并能夠安全處理廢棄物的生態系統,空間面積。三生足跡是“耕育足跡”與生產足跡、生活足跡、生存足跡、生命足跡等與自然和人類生存指數相關的指標,目前,生態志愿者開始踐行減少碳足跡、水足跡的生態理念。號召轉變生活方式,放棄各種“高碳”生活,倡導“低碳”的生活。
中國耕育文明中的“生生”思想,是對萬物生長、生命力量與人類生存的詮釋。“生生”表示生而又生,生生不息,不斷有所創造。農耕文明以生命為本原,以親和自然、利用自然的理念,靠太陽光合使得萬物獲得旺盛的生命力,成為中國生命觀的有機內涵。“生生”將傳統的生命哲學與當代生態文明與文化結合,視萬物有生,和諧相依。“活態”傳承的農業文化遺產和農耕智慧和經驗,積淀應時、取宜、守則、有度等農業生產的時序安排與生產制度。
6. 生態生存和諧發展,保育地球健康人類
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是適宜的溫度、干凈的飲用水、清新的空氣。近年來,人類積極的探索外星,寄希望于發現一個類似地球有水、有土、有空氣,適宜人類生產生活,甚至可以移民的地方。這種探索一方面是科技的進步和滿足人類的探求宇宙未知的好奇欲望,另外一個是因為人類破壞了地球的生態,碳足跡透支,環境透支。地球大部分地區已經不再適宜人類健康舒適的生存和生活,人類眼光不得不面向宇宙。我們應該反思現今發展模式,把地球的一部分留給人類發展,另一部分需要復育的環境歸還給大自然,療育自然。
人類共生一個地球,共處一個世界,“共生”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共有之規律。面對全球性生態危機,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全球共同體。只有攜手并進,共筑人類共同體之基、同走三生發展之路,實現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聯合國工發組織全球科技創新網絡專家委員會執行主席孫建供稿)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