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商談>委員商談
燕瑛委員: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助力企業走出創新困境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北京市工商聯主席 燕瑛
在弘揚企業家精神,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暨人民政協網《商談》欄目啟動儀式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北京市工商聯主席燕瑛以“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走出創新困境”為主題發表了觀點。
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2020營商環境的報告,我國的營商環境名列全球的第三十一位,連續兩年躋身全球營商環境改善最大經濟體排名前十。北京作為樣板城市之一,為中國營商環境排名的大幅提升做出了積極貢獻。近年來,北京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堅持從服務企業的角度出發,全市各部門和各個區域密切配合,協同推進全面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推出了“9+N”的政策體系,重點是破解企業經營的難點和堵點;針對新業態的發展,發布了“1+5”的系列舉措,重點圍繞加快培育和壯膽新業態和新模式。
北京作為全國的科技創新中心,科技資源密集,高校,科研院所眾多,是全球創新創業最活躍的城市。目前,北京市有190萬家民營企業,占全市市場經濟主體的96%,去年北京民營企業的營業收入占全市營業收入總額的51.1% ,首次占比超過半壁江山,在全市2.5萬家的高新技術企業中,也有九成以上是民營企業。在這樣的背景下,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結合對不同類型企業的深入調研,燕瑛就以下幾方面分析建議:
一、 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現狀
參考最新發布的數據,獨角獸企業40%在中國,另外40%在美國。在中國的40%中,有超過60%在北京,具體有93家。從科技創新的VC和PE投資來看,在全球僅次于硅谷。
二、 民營企業在創新發展中所面臨的困難
,對于民營科技型的企業,特別是初創企業,融資問題能否妥善解決直接決定了企業是否可以持續創新。調研發現:民營企業從銀行獲得貸款依然很難,銀行審核嚴格,時間長,無抵押、無擔保模式難落地;民企與國企在獲取貸款方面存在著差別待遇;政策性的擔保公司對科創民營小微企業的擔保支持力度仍然不足;企業對續貸受理中心的作用不了解,融資方式單一,多數企業必須通過不動產抵押獲得貸款。針對這些問題,北京連續三年開展了民營企業調研工作,并與銀行和各部門對接,發布了五個榜單,對于加入榜單的科技創新企業,將獲得銀行和各部門給予的特別支持。
創新環境方面,創新環境不佳,其主要體現是研發成本較高,特別是在北京,招才引智工作難,缺乏產業創新的引導政策。此外,民營企業對科技成果的轉化,人才供給問題反應也比較突出,高端人才落戶一線城市普遍較難。
法制建設方面,市場秩序不夠規范是法制建設最大的短板。民營企業反映較多的問題是產權保護還不足,民營企業在司法審判中的平等地位有待進一步加強。此外,依法行政,還不夠規范,維權的成本仍然偏高。
三、 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走出創新困境的建議。
一是要持續用力解決融資難題,完善金融機構績效考核體系,加快建立健全金融機構盡職免責考核容錯糾錯機制,落實政策細節,放寬銀行貸款條件。政府應出資設立風險補償基金和風險準備金,金融機構應對中小企業放寬授信規模和融資期限,建立“4321”的風險分擔機制,為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提供免息或低息新增貸款,加快推進中小企業的融資模式創新,引導支持保險機構開發知識產權相關的保險產品,為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務機制。
二是深化政務相關改革,進一步落實稅收優惠政策,運用稅收大數據,構建數據分析、政策落實、跟蹤服務的鏈條式工作機制,精準分析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的需求,實行一企一策,擬定稅收優惠政策,借助稅源地圖管理模式,使稅收政策更加精準。
三是要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的科技創新,鼓勵各類創新主體充分競爭,為各類市場主體創造施展才華的機會,打造創新成果孵化公共服務建設和產業政策服務的三大平臺,推動高校央企和民營企業在相近的研究領域中共建新型民辦非企業研發機構,促進科技資源高效配置與利用。
四是進一步優化創新環境,優化人才引進及后期保障,對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的人才,要探索開通直接落戶的綠色通道,對業績貢獻突出的民營企業高層次專業技術人員,允許通過直通車的方式評審申報正高級職稱。此外,相關部門也要加大對重點領域終式環節的精準扶持,提高科研成果的轉化。
五是完善法制建設,進一步提升法院的辦案效率,維護企業的正當權利,完善在線的訴訟平臺建設。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