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在京公布
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于9月6日在北京公布2020年獲獎名單。張亭棟、王振義摘得“生命科學獎”;盧柯獲得“物質科學獎”;彭實戈榮膺“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未來科學大獎設立于2016年1月17日,是中國首個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
未來科學大獎強調獎勵在大中華地區完成、產生巨大國際影響、具有原創性,長期重要性或經過了時間考驗的科研工作,不論其國籍、性別和年齡,旨在推動突破性基礎科學研究,表彰優秀科學家,吸引全球科技人才,促進科學事業發展。未來科學大獎同時希望,通過這種激勵示范效應,激發全社會對科學的熱愛,對科學家的尊重,吸引更多青年投身科學,實現中國公民科學素養的提升。
未來科學大獎的評審體系主要參考諾貝爾獎、圖靈獎等國際著名獎項,采取提名邀約制和國際同行評議制。候選人由科學委員會邀請的提名人提名產生,不接受個人申請與機構推薦。在確定候選人后,由科學委員會確定五位以上該領域的國際專家,對各候選人被提名的工作成果在工作成就、創新性、影響力等方面進行橫向和豎向比較。最終的獲獎者名單由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參考國際同行評議不記名投票確定。同時邀請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紅天講席教授高西慶擔任監督委員會主席,監督整個評獎過程。
2016年至今,未來科學大獎共評選出20位獲獎者,獲得了科學和社會領域的廣泛認可。他們均是來自生命科學、物理、化學、數學、計算機等基礎和應用研究領域極具成就的科學家。
未來科學大獎單項獎金為一百萬美元(人民幣約700萬元), 每項獎金由四位捐贈人共同捐贈:“生命科學獎”捐贈人為丁健、李彥宏、沈南鵬、張磊;“物質科學獎”捐贈人為鄧鋒、吳亞軍、吳鷹、徐小平;“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捐贈人為丁磊、江南春、馬化騰、王強。
11月16-22日將舉行未來科學大獎周,為期一周的議程主要包括與知名高校合作舉辦獲獎人學術報告會,對具備前沿、交叉、應用特征的學科或領域進行深入探討的病毒與人類健康國際論壇、產學研論壇、青少年對話獲獎人及頒獎典禮。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科學 未來 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