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生態中國>要聞 要聞
回眸合肥新橋機場2005年選址方案誕生過程
2020年入汛以來,安徽普降暴雨,淮河流域共出現6次強降水過程,雨帶穩定重疊于沿淮及以南地區,其中800毫米以上強降水覆蓋了正陽關以上淮河以南全部區域,為常年同期的2倍。降雨和洪水走向一致,不斷疊加洪水量級。巢湖流域在超標準的降水影響下,合肥市今年的梅雨季達52天,較常年偏多31天。降雨強度之大、汛情來勢之猛均為歷史罕見。到7月29日20時,合肥市平均降雨量847毫米,為常年的3.43倍。
2020年汛期水利和生態專家孫建教授在王家壩
1、 安徽全境洪災,合肥機場安然無恙
進入7月,被長江、淮河貫穿全境的安徽自南向北汛情告急。20號后,長江安徽段水位居高不下,第二號洪峰即將到來。黃山歙縣遭洪澇災害,高考被迫延期。長江干流安徽段全線超警;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超歷史最高水位;合肥單日降雨量打破歷史極值,合肥、安慶、六安、銅陵等地水患嚴重;淮河發布洪水紅色預警,啟動蓄洪區;全省22條河流超過保證水位,603座水庫超汛限水位;受到“一江一河一湖”汛情的影響,加之連降數日暴雨,安徽的防汛面臨“兩線多點作戰”的困難。位于江淮之間的巢湖水域面積相當于平時的三倍,長江、巢湖、淮河洪水南北中共同夾擊,合肥巢湖和淮河行蓄洪區之間洪水泛濫,幾乎連成一片。而平時看起來位于巢湖和淮河夾擊之間普普通通、地勢感覺相差不多的的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合肥經濟開發區高劉鎮)確傲立于洪水之上,包括物流和服務區都安然無恙,主要由于合肥機場選址在海拔高程55-60米,遠遠大于歷史最高洪水位37米高度。來往于機場的旅客及合肥和周邊居民不禁贊嘆機場選址的遠見。
2、 合肥機場的北方淮河洪水成災
在2020年7月20日8時32分,“千里淮河第一閘”王家壩開閘放水,蒙洼蓄洪區啟用蓄洪;安徽人民在保衛自己世代生存的家園的同時,為顧全上下游流域群眾勇于犧牲自己。舍小家為大家的“王家壩精神”不計代價的背后,是樸實的奉獻。當渾黃的洪水咆哮著從王家壩閘奔騰而出,頃刻間涌入蒙洼蓄洪區,大片農田瞬間被淹沒,很多莊臺、保莊圩被洪水圍困,成為一個個“孤島”。為有效控制淮河干流正陽關以上洪水,在兩天內,淮河安徽段先后啟用蒙洼、南潤段、邱家湖、董峰湖、姜唐湖、上六坊堤和下六坊堤等7處行蓄洪區。有效降低了淮河干流王家壩至正陽關河段水位,減輕了淮河上中游防洪壓力。7月27日,淮南市毛集實驗區董峰湖扒口泄洪。
淮河上游來水快,中游泄洪不暢、下游洪水出路不足,是淮河迫切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3月,安徽行蓄洪區總面積2813.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4.62萬畝,區內人口99.07萬人,面積、人口分別占全國行蓄洪區總數的9%、6%。淮河安徽段共有16處行蓄洪區。自王家壩開閘后,安徽先后啟用了濛洼、南潤段、上六坊堤、邱家湖、姜唐湖、下六坊堤、董峰湖和荊山湖等8個沿淮行蓄洪區。
2020年汛期水利和生態專家孫建教授在巢湖
3、 合肥機場南方的巢湖大水
巢湖是中國第五大淡水湖,由安徽省會合肥市,及其下轄的縣級市巢湖市、肥東縣、肥西縣、廬江縣將其包圍,整體流域面積達13486平方公里,比2個上海市面積還要大。巢湖流域涵蓋安徽的5市14個縣市(區),人口1020萬。
汛期以來,受持續強降雨及上游來水等多重因素影響,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水位不斷攀升,7月5日10時10分,巢湖裕溪閘失去外排條件關閉。7月6日11時36分,巢湖新橋閘失去外排條件關閉。至此,巢湖及排洪入江河流皆不能自流外排。環湖而立的合肥市及區域內的京福、商合杭等重要高鐵大動脈面臨著懷抱一桶水的“懸湖”威脅,巢湖告急,連破歷史極值,“潰、浪”風險疊加。為給巢湖分洪,合肥市啟用了位于巢湖北岸長臨河鎮的十八聯圩、濱湖聯圩、蔣口河聯圩、沿河聯圩、裴崗聯圩等9個萬畝以上大圩和186個中小圩口蓄洪泄洪,超10萬人短期內被迅速轉移安置。至7月30日,合肥市因洪災緊急轉移安置224672人。蓄水近18億立方米,超過100個西湖的水量。
4、 回眸2005年合肥新橋機場選址方案
回眸新橋機場建設始末,要追溯到2005年8月3日,合肥市發改委相關部門就對合肥周邊進行調研,同時啟動機場場址備選工作。同年11月,新機場開始規劃選址。由于新機場落戶會對本區域甚至周邊近百公里的經濟起到不可估量的輻射帶動作用。合肥市周邊各地但凡適合新機場選址的地方都在積極爭取,肥東、長豐、肥西、廬江、壽縣五個縣的9個場址且各具優勢。而承擔新橋機場選址報告書的編制單位安徽環球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以楊超總工程師為主的工作團隊特邀國內資深水利和生態專家孫建教授主持編制工作,獨具慧眼選址在江淮分水嶺優越的防洪條件,并提供了淠史杭水源穩定的供水方案使得新橋場址在9選1中勝出。新橋場址選擇在肥西縣江淮分水嶺,地勢高,防洪條件優越,歷史上的三國時,魏以合肥為重鎮,淝水成為溝通江淮的重要通道。《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曹操親率大軍南征,“作輕舟、治水軍。秋七月,自渦入淮,出肥水,軍合肥。”為方便軍馬物資航運和引水灌溉,曹操派人修建河道,就是為了將江淮分水嶺切開,在長江與淮河之間開鑿一條人工運河。然而,由于地勢高的原因,曹操河“晝挖夜長”,未能建成。
孫建教授是國家恢復高考首屆合肥工業大學水利系77級畢業生,1982年在水利部淮河委員會(安徽省)水利科學研究院工作,82年參加了中國第一個世界銀行貸款華北平原農業開發項目,隨后十多年連續主持過世界銀行加強灌溉農業項目、世界銀行肉牛開發等系列項目的規劃及實施工作。并將世界銀行農業開發模式成功復制到國內財政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和國家發改委大型商品糧基地項目建設,為改革開放后我國現代農業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
由于新機場選址是一項涉及面廣、要求高的復雜性系統工程,在孫建教授的主持下,在高劉鎮人民政府各部門緊密合作,搜集調研各項資料,分別從氣象條件、工程地質、土地、拆遷、交通、供水、供電、供氣、供油、通信等多方面研究分析新橋場址的適宜性。孫建教授憑借當時30多年的水利和工程工作經驗,認為高劉鎮是安徽省江淮分水嶺重點治理鄉鎮,可降低飛機噪聲對當地居民產生的影響,區域內幾乎無過境污染,生態和自然環境優良。場區降雨形成的徑流經東淝河進入瓦埠河,迅速排出場外,最終進入淮河。
2020年汛期楊超總工程師和水利、生態專家孫建教授合影
5、 機場發展前景廣闊
2008年12月19日,新橋機場正式開工興建。2013年5月30日正式建成通航,2018年11月26日突破1000萬客流量,躋身“千萬級機場俱樂部”。機場選址報告中給以后擴建預留了發展空間,2019年3月20日至21日,安徽省委副書記、省政府省長李國英在合肥調研新橋國際機場區域樞紐建設工作。為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撐。2020年,新橋國際機場航站區改擴建工程將開工建設。屆時到2021年,安徽省將形成以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區域性航空樞紐為中心,覆蓋全省、輻射周邊、通達全國及部分國家的民用航空網絡。合肥新橋機場區域性航空樞紐地位也將明顯增強,開通航線100條以上,基本實現與國內適航省會城市全部通航。(時理想、尹新洪、莫冬、張立強供稿)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