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人民軍隊在防汛救災戰場勇挑重擔發揮突擊隊作用紀實
向險而行,砥柱中流
——人民軍隊在防汛救災戰場勇挑重擔發揮突擊隊作用紀實
長江、淮河、贛江、嘉陵江,鄱陽湖、巢湖、太湖、洞庭湖……
今年入汛以來,受連續強降雨影響,全國有610條河流發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其中179條超保證水位、52條超歷史紀錄,多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人民軍隊,勇挑重擔。全軍部隊在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的堅強領導下,才戰疫情、又赴災區,與全國人民一道,眾志成城、風雨同舟、共克時艱、共渡難關,以赤膽忠心為人民筑起防汛抗洪的鋼鐵長城。
8月20日,習主席在聽取軍隊參與防汛救災情況匯報后發表重要講話,贊揚人民軍隊聽黨指揮、聞令而動、向險而行,關鍵時刻發揮了突擊隊作用。
統帥激勵,振奮三軍。完成防汛救災任務的部隊馬不停蹄投入支援地方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中,洪澇災害地區又現火熱奮戰場景。
連續奮戰
——哪里有洪峰惡浪,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重重考驗接踵而至——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武漢按下“暫停鍵”,全國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
疫情好轉,暴雨洪水又席卷而來,長江、淮河等流域處于超警戒水位,全國多地出現嚴重洪澇災害。
洪水肆虐,荊楚告急。剛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場走出來的湖北人民,又要直面洪水災害。危急關頭,人民子弟兵聞令而動、動若風發、挺立排頭。湖北省軍區協調空降兵某旅、中部戰區陸軍某舟橋旅和武警湖北總隊共2000余名官兵,與2300余名民兵一道,共同抗擊洪魔。年初參與了那場艱苦卓絕的疫情防控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的英雄部隊,如今再次攜手并肩走上抗洪大堤,保衛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部隊需要,我必須頂上去。”今年年初,聯勤保障部隊第901醫院護士長胡燕與戰友一起,義無反顧奔赴抗疫戰場;幾個月后,她又和戰友一起奔向抗洪大堤,伴隨保障一線抗洪官兵。
“洪水退了,我再回家休假。”武警湖北總隊機動支隊下士習奧翔,在完成火神山醫院執勤任務后,一直想回家探親,但在部隊接到抗洪搶險任務后,毅然向組織遞交了“請戰書”。
“要發揚連續奮戰作風,有力組織搶險救災,支援地方災后恢復重建,切實完成防汛救災后續任務。”習主席的殷切囑托,讓抗洪一線官兵深受鼓舞:為了人民,接續奮戰。
從鄱陽湖到巢湖,從漢江到岷江……不管是“北抬東移”,還是“南壓西進”,主雨帶移動到哪里,防汛救災的陣地就轉向哪里;哪里災情最嚴重,哪里人民最需要,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
東部戰區陸軍某旅的前身,在九八抗洪中被授予“抗洪搶險模范團”榮譽稱號。今年汛期,該旅轉戰安徽巢湖、肥東、廬江等地,奮戰在15個險要地段,為沿線群眾守護一道道堤壩的安全。
2010年、2016年、2020年,第73集團軍某旅3次赴江西抗洪搶險。該旅有32名官兵連續3次出征,堅持奮戰在一線,在洪峰浪尖彰顯忠誠。
演訓一線、抗洪大堤、街頭巷尾。搶修加固堤壩、轉移家具物品、清掃淤泥雜物……度過“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救災工作開始轉入“下半場”。從演訓場奔赴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三河鎮張家圩抗洪一線,第72集團軍某旅官兵奮戰30多個晝夜,在取得防汛救災斗爭階段性勝利后,積極幫助當地群眾轉移滯留物資,參與恢復重建。
來自人民,服務人民。抗震救災,防控疫情,抗洪搶險……每一個危難時刻,總有他們逆行的身影,不負重托,不辱使命。
“緊緊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服務,就是這個軍隊的唯一宗旨。”一切為了人民,是人民軍隊賡續傳承、歷久彌新的紅色基因,是革命軍人永遠不變的初心使命。在防汛救災戰場上,人民子弟兵永遠把人民當親人,永遠把人民群眾的利益高高舉過頭頂!
奮不顧身
——人民子弟兵化身為堤,筑起沖不垮的銅墻鐵壁
19. 05米、21.87米、22.53米!
四級、三級、二級、一級!
7月12日零時,鄱陽湖標志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內,湖水漫過一道紅色標記——“1998年洪水位22.52m”。鄱陽湖突破了有水文記錄以來的最高水位!
初步統計的數據更讓人揪心:521萬余人受災、43萬余人需緊急轉移、45.5萬公頃農作物受災。
正在皖東某地域組織演練的第71集團軍某旅接到命令后,迅速啟動應急預案,2300余名官兵于12日凌晨異地同步奔赴九江。10余個小時機動,官兵到達九江后不作休整,立即分赴10個縣(區)展開防汛救災。
“部隊來救援我們了!”看到急速趕來的部隊官兵,沿途群眾奔走相告。
此聲切切,此情依依。
“請把最險、最難、最急的任務交給我們!”8月20日,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白馬鄉,暴雨過后數千群眾被困深山。第77集團軍某陸航旅一級飛行員張尚年與戰友毅然駕機起飛,火速救援。
這一幕,與張尚年2013年奔赴四川蘆山抗震救災的經歷何其相似。那一次,張尚年駕駛戰鷹穿云破霧,聯通7座“生命孤島”。
緊急馳援見忠誠。一組數據令人震撼:截至8月19日,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共出動兵力120多萬人次,組織民兵30多萬人次,參加了17個省份的防汛救災行動,共轉移群眾17萬余人、封堵決口和管涌3900多處、加固堤壩900多公里、搶通道路350多公里。
一組畫面令人心疼:曬得黝黑的臉龐、發紅脫皮的臂膀、泡得發白的雙腳、倒地而臥的睡姿……
“軍隊首先是一個戰斗隊,是為打仗而存在的。”大堤就是戰場,上陣就要亮劍。在洪峰惡浪面前,人民子弟兵化身為堤,筑起沖不垮的銅墻鐵壁。
“走上大堤,我就已做好犧牲一切的準備。”大堤決口,洪水肆虐,第72集團軍某旅排長冒小馳與戰友組成黨員突擊隊,拉起繩子筑起人墻護送村民涉水通過。
“人在堤在,半步不退!”東部戰區陸軍某旅“戰斗模范營”官兵晝夜奮戰,像鋼釘一樣牢牢堅守在大堤上,在短短10天內出動996人次,開挖大小導滲溝29條,填埋沙石180余立方米。
“當年那支英雄的部隊又回來了。”22年前,安徽省馬鞍山市長江干堤遭遇8輪洪峰沖擊,險情不斷,“臨汾旅”官兵奮戰30多個日夜,守住了大堤。22年后的今天,該旅數千名官兵聞令而動,從駐訓場星夜馳援馬鞍山,投入抗洪搶險戰斗,始終激蕩萬眾一心、頑強拼搏、敢于勝利的戰斗豪情。
歸來的不僅有英雄的部隊,還有卸甲的老兵、成長的少年。
一日穿征衣,一生許戰場。九八抗洪老兵再上一線、老兵乘車20小時歸隊抗洪、10名山西老兵自駕1300公里馳援江西抗洪……他們在抗洪一線筑起了圩堤,網友留言震撼人心:“服務人民成了他們的人生底色,保家衛國成了他們的肌肉記憶……”
“前輩們做過的事,今天我也做到了。”在1998年的特大洪災中,抗洪官兵用血肉之軀封堵洪水,救出6歲的羅杰及其家人。22年后的今天,在武警江西總隊撫州支隊擔任班長的羅杰,和戰友一同奮戰在抗洪大堤上,守衛人民家園。
防汛救災一線,充分展現出勇敢、自信和堅毅的青年官兵,猶如一股強勁的“后浪”。強軍征程中,“后浪”正緊跟“前浪”,在時代的洪流里奔涌向前。
科學用兵
——在防汛救災一線,磨礪能征善戰的精兵勁旅
水面,3套帶式門橋交替作業,快速前送砂石黏土;岸上,民兵分隊操作聲吶,跟蹤監測水下閘口情況;空中,無人機飛抵大堤重點區域,持續進行遙控監測;背水坡一側,153臺挖掘機、推土機等大型機械設備快速挖土堆石,搶筑臨時圍堰……
7月26日,安徽阜陽潁上縣戴家湖涵閘被洪水沖開,情況萬分危急。東部戰區陸軍某舟橋旅官兵領命出征,攜帶專業搶險裝備,與兄弟部隊一起打響閘口封堵戰。
與印象中千軍萬馬齊上陣、手拉手肩并肩堵決口的場面不同,今年在與滔天洪水的搏斗中,從氣象水文預報到防汛監測預警,從無人機紅外偵察到各類信息平臺指揮調度……一系列新型裝備亮相防汛救災一線,成為抗洪勇士手中降服洪魔的“尖兵利器”。
變化的不僅是裝備,還有人員。
7月中旬,江西省境內鄱陽湖出現嚴峻汛情。在東部戰區支援江西地區抗洪搶險前進指揮所的統籌下,陸軍某合成旅、空軍某地導旅、航空兵某師、火箭軍某部、江西省軍區、武警九江支隊、東部戰區總醫院等多支隊伍迅速集結,火速馳援,佩戴不同臂章的軍兵種部隊為了同一個目標,有序分工,會戰九江。
最先到達的陸軍某合成旅官兵分兵把守11個險要點位,連續奮戰15天,封堵管涌255處;航空兵某師抗洪分隊急赴四面環水的江洲鎮,日夜堅守大堤,確保安全;東部戰區總醫院醫療防疫救援隊巡診149批次,行程上萬公里……
像指揮打仗一樣組織搶險救災,折射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給部隊帶來的新氣象。
備全預案、備強能力、備足力量。入汛以來,湖北省軍區科學研判防汛形勢,牽頭組織19支任務部隊召開駐鄂部隊抗洪搶險會議,統籌協調先期、專業、機動3類部隊2.9萬人做好準備,形成重兵重裝堅守“兩江五湖十庫十五河”,民兵和預備役人員盯守中小河流、小型水庫的兵力態勢,為有效應對洪澇災害贏得主動。
急用最近力量、首用專業力量、善用新質力量。面對川渝甘等多地緊迫的救災形勢,西部戰區聯指中心各要素、各席位各司其職,及時協調專業力量對受災地域展開偵察,精準派出陸航、工兵、醫療等專業力量增援受災最嚴重的地方,組織調度通信保障、氣象水文等部隊,全時確保指揮順暢。
統籌用兵、科學用兵、合理用兵。在抗洪搶險各軍地聯合指揮部,東部戰區、中部戰區對接國家防總及地方有關部門,科學統籌用兵,靠前指揮任務區域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和民兵力量投入抗洪救災,充分發揮聯合作戰指揮體系優勢,把指揮鏈路貫通到江河湖壩一線末端,把險情信息第一時間分發至軍地各級共享共用。
滔滔洪水見證,獵獵軍旗見證,經歷了改革重塑的人民軍隊換羽新生、鳳凰涅槃。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人民子弟兵始終牢記為人民扛槍、為人民打仗的神圣職責,全面提高履行使命任務能力,始終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風雨同舟
——子弟兵在抗洪一線筑起堤壩,人民在子弟兵背后筑起靠山
“不能讓子弟兵悄悄走了啊!”22年前,人民子弟兵誓死保衛九江城,九江市民想要給子弟兵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歡送,卻又擔心部隊深夜離開,便自發組織起來在部隊營地附近輪流“值守”。
22年后,還是九江,又是送子弟兵。這一次,部隊悄無聲息地撤了。
7月27日6時,送行的群眾來到抗洪部隊某部營地時,這里已空無一人。淅淅瀝瀝的小雨中,許多人淚流滿面:“他們為我們守住了堤壩,保護了我們,離開的時候,我們都沒有來得及送他們,太遺憾了。”
“人民軍隊的根脈,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人民戰爭的偉力,來源于人民的偉大力量。”軍隊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便把軍隊放在心里。抗洪搶險中,子弟兵在一線筑起堤壩,人民在子弟兵背后筑起靠山。
這靠山充盈真情——
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江西、安徽、湖北、四川、河南、甘肅、重慶等多個省市各級黨委和政府,充分發揮擁軍支前軍地協調機制優勢,做好抗洪搶險部隊后勤保障。
安徽省雙擁辦下發《關于做好抗洪搶險期間擁軍工作的通知》,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到抗洪一線開展擁軍慰問活動。河南省委領導在看望和慰問抗洪一線官兵時動情地說:“有子弟兵在,老百姓心里非常踏實。”
部隊官兵在抗洪一線奮戰,地方政府積極組織為抗洪官兵提供生活物資和住宿保障。重慶市巴南區黨委政府統一在抗洪一線設置搶險救災物資保障點,方便抗洪部隊官兵和民兵領取救災物資和就餐;甘肅省甘南州政府、舟曲縣政府積極為部隊官兵住宿、飲食以及大型機械輸送提供諸多便利條件;河南省信陽市安排條件較好的工廠、學校作為抗洪官兵宿營地,并將方便食品、醫療用品等慰問物資第一時間送到抗洪大堤上;江西九江市縣兩級向各抗洪部隊駐點派出聯絡員,及時為抗洪官兵提供精準生活物資保障;安徽省淮南市領導慰問勝利完成抗洪搶險任務的部隊官兵,為他們送上“軍民雨水情深 抗洪風雨同舟”錦旗。
“像對待親人一樣關心我們。”地方黨委政府支持部隊抗洪的一幕幕暖心畫面,銘刻在抗洪官兵心底。
這靠山輻射光熱——
奮戰在長江抗洪一線的官兵,收到了來自河北省魏縣退伍軍人志愿者千里送來的22噸“擁軍蔬菜”;奮戰在安徽肥西的某旅官兵,收到千里之外陜西警官學院師生寄來的800余雙襪子,每雙襪子上都精心繡著“八一”“平安”等字樣;在鄱陽湖抗洪的火箭軍某旅官兵收到一份跨省水果外賣,該旅官兵通過訂單找到下單的山東臨沂姑娘“李小妮”,并把錢退還給她,但執著的姑娘又訂了礦泉水送過來。
這靠山深藏偉力——
“穿上新軍裝,感到很貼心、很溫暖!”7月下旬,東部戰區陸軍保障部通過中國郵政,將包括迷彩服、體能服、作戰靴、作訓鞋在內的9.64萬件(套)抗洪官兵一線作業急需物資,郵寄到江西、安徽等地抗洪搶險一線。一輛輛張貼著“軍民同心,共建家園”等標語的郵車,迅即開往各抗洪部隊駐點,點對點配送發放物資,為堅守大堤、連續奮戰,衣服和鞋子都破損嚴重的官兵解了燃眉之急。
大堤上,一幕幕軍民風雨同舟的場景,一個個軍民守望相助的故事,讓這支軍隊從人民的深情厚意中感受到溫暖,從人民群眾的全力支持中汲取攻堅克難的力量。
這溫暖,這力量,也再次昭示了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形勢如何變化,人民軍隊始終是人民信賴、人民擁護、人民熱愛的子弟兵。
人民軍隊在防汛救災戰場發揮突擊隊作用的實踐告訴我們,只有始終堅持人民立場,贏得最廣大人民衷心擁護,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歸、民力所聚,人民軍隊才能無往而不勝,構筑起抵御任何風險和挑戰的銅墻鐵壁!
丁增義 張軍勝 宮玉聰 朱宏博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抗洪 官兵 部隊 防汛 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