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資訊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廣西百色靖西市大莫村因地制宜推進精準扶貧
好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本報記者 張云河 葛孟超
廣西百色靖西市大莫村的一個山坡上,6頭黃牛正悠閑地吃草。“一頭育肥的牛能賣萬把塊,山那邊還有我家20只羊,出欄后每只也能掙1000多塊。”正在放牧的村民陸金從介紹。
這些年,廣西大力扶持扶貧產業發展,確定86種產業形成特色產業目錄,集中力量投入產業獎補資金、扶貧小額信貸,支持各地扶貧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借力產業扶貧,大莫村發展起了優質稻種植等特色產業。
2018年,大莫村成立村集體股份公司——靖西市興邊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與中科畜牧(深圳)有限公司合作經營,建起了大莫生態養殖場。“像陸金從這樣的散養農戶,依托生態養殖場,養殖技術有人教,牛羊銷售有保障。”大莫村第一書記王翔說。
“去年我家摘了貧困帽,最近準備擴大養殖規模,再買10只母羊。”陸金從說,“好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以前每逢旱季,連著三四個月不下雨,只有一眼山泉供村民取水。人缺水,地更缺,一壟接一壟,盡是望天田。
2018年初,村民們順著山泉水,歷經曲折找到了5個水源地。當年7月,對口幫扶大莫村的深圳市龍崗區出資160萬元,建成5個高位水池和7.5公里長的引水管道。村民呂朝乖說:“如今,不光喝水不發愁,家家還建了衛生廁所。”
去年初,大莫村建成防滲水利工程,農田灌溉問題也迎刃而解。借力粵桂對口扶貧協作,大莫村還實施了道路修整、電力改造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
如今,村里建起了衛生室、農家書屋、戲臺、籃球場等,村道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廣西發揮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和沿海沿邊區位優勢
開放合作帶來新氣象
本報記者 周小苑 葛孟超 李 縱
“以前我家住在周邊的山上,種植甘蔗,平時也會下山打零工,但收入低,也不穩定。”2018年,35歲的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水口鎮羅回村村民陸娟妹搬遷至共宜幸福家園,“現在每天在扶貧車間做工,每個季度有分紅,孩子上學就在小區門口,日子越過越開心。”
龍州境內群山連綿,谷深林密。過去,這里交通閉塞、發展滯后。如今,龍州加快建設邊貿口岸和互市貿易點,著力發展邊境貿易和邊貿產業。
共宜幸福家園社區,是龍州縣9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之一,目前已安置群眾753戶、2300多人,通過創辦扶貧車間、組織參與邊貿運輸,讓易地搬遷群眾穩得住、能致富。
“今年我們已經拿到了2億元訂單!”總部位于水口鎮的廣西宇峰食品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黃智峰告訴記者,“受益于互市貿易的優惠政策,我們公司的涼粉草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吸納周邊不少群眾務工,通過產業發展帶動大家增收致富。”
北海市僑港鎮,港灣里停著大大小小的漁船,每艘漁船上都掛著五星紅旗,港口前街的迎賓門樓上掛著“祖國,我愛您”幾個醒目的大字。
為安置歸僑而設立的僑港鎮經過40余年發展,如今已成為北海重要的漁業生產基地和旅游休閑場所。全鎮擁有10家漁業公司,各種漁船2000余艘,水產品年交易量近50萬噸。年接待游客350多萬人次,解決就業3000多人。2019年,僑港鎮生產總值達20多億元,農民、漁民人均收入2萬多元。
僑港鎮的發展是北海對外開放的一個縮影。2008年年初,《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獲批實施,北海迎來加快發展的重大機遇。
不只是僑港,不只是北海,廣西全區沿海港口吞吐能力已超2億噸,西江億噸黃金水道直通粵港澳,鐵山港貨物吞吐量從2010年的117萬噸增至2019年的2427萬噸……從邊境線、海岸線到廣袤的內陸地區,開放合作的強音響徹八桂大地。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大莫 扶貧 產業 發展 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