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畫界雜志>2020年第三期
家國憂思與懷鄉情感的交織—王悅之的《臺灣遺民圖》
一九一九年二月,在東京美術學校與同學留影(左一為王悅之)
王悅之(左一)在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范科讀書時騎馬照
北平美術專科學校畢業紀念合影(一九三四年攝,前排正中為王悅之)
王悅之像
王悅之(1894—1937),原名劉錦堂,出生于臺灣省臺中市,1915年入日本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畫科,師從藤島武二學習西畫,為臺灣留日學習西畫第一人。因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感召,1920年,王悅之赴上海,欲追隨孫中山投身革命,受到國民黨元老、中央委員王法勤接見賞識,被收為義子,從此改名為“王悅之”。 但王法勤無意后輩從政,勸其返校完成學業,于是王悅之又回到東京美術學校繼續求學。1921年,王悅之畢業后到了北京,進入新文化運動中心北京大學攻讀中國文學,結識李大釗、劉半農、章士釗,不久擔任國立北京美術學校西畫教授。1922年,王悅之與同校教授—留英第一人李毅士、留法第一人吳法鼎以及錢稻孫、王子云、錢鼎等人組織成立北京第一個西畫藝術團體“阿博洛學會”,并開辦“阿博洛美術研究所”招生辦學,推廣西畫教育,曾經邀請劉海粟、汪亞塵到學會講座,為當時沉悶保守的北京畫壇吹進一縷新風。1924年,王悅之被北京政府任命為教育部部員,并受聘擔任北京大學造型美術研究會導師。1925年,又被北京政府教育總長章士釗任命為赴日考察教育專員,赴日考察美術教育。1928年春,王悅之受林風眠邀請赴杭州國立西湖藝術院任西畫系主任、教授。與此同時,又被南京政府教育部聘為全國美術展覽會籌備委員、審查委員。
1929年初王悅之從杭州返回北平,在京華美專教學管理的同時,開始籌辦屬于自己的私立美術院校。1931年王悅之成立私立北平美術學院,任院長,1932年將學校定名為“北平美術專科學校”,任校長。學校聘請馮玉祥、王法勤為校董,并得到馮玉祥出資贊助,1934年,學校獲教育部正式批準立案,成為民國時期北京第一所正式立案的私立美術學校。學校設有國畫科、西畫科,先后在此任教的有油畫家衛天霖、沈福文、王肇民,國畫家李苦禪、李鶴籌、王青芳,美術史論家王森然、胡蠻等。學生有劉開渠、李瑞年、邵宇、楊角、安娥等。
王悅之不僅為美術教育付出畢生心血,而且創作不懈,成就和影響顯著。就個人創作論,在上個世紀初期的第一代西畫家中,王悅之是存世作品最多、最完整、最有思想的畫家之一。當他在世時,作品就分別入選1929年在上海舉辦的民國教育部第一屆全國美展和1937年在南京舉辦的第二屆全國美展。作品《亡命日記圖》和《臺灣遺民圖》還曾被選送法國參加巴黎萬國博覽會展覽。而其個人展覽也先后在北京、南京、臺北等多地舉辦,當時《世界畫報》《中央日報》等均有報道。徐悲鴻觀看王悅之南京畫展后在《中央日報》撰文贊賞其才華,認為其“特多創格”,有“嚴謹”者可比勞倫斯,有“樸茂”者高出馬蒂斯,并聲言“若欲在馬蒂斯前頂禮者,何不對此下跪”,可謂不吝褒獎,贊譽有加。
不幸的是,1937年,王悅之因盲腸炎誤診,在北京病故,一代大師就此殞落。王悅之一生以教學、創作和社會美術活動三位一體的方式施展自己的文化理想與抱負。他的藝術透溢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思想色澤,在民族災難深重、個人顛沛流離的歲月里,他以知識分子的良知,感懷現實,體察民生,創作了《棄民圖》《亡命日記圖》等反映勞動者與知識分子生活狀況的作品,深含人文關切;作為臺灣籍畫家,他的家國憂思與懷鄉情感縈繞交織,一幅《臺灣遺民圖》寄托了深情的懷想;他在南北文化古都吮吸傳統氣息,錢塘西湖、香山北海都化為他吟詠的視覺篇章。他在油畫語言上吸收西方印象派之后的風格,融合中國文人畫寫意手法,內在冥契,宛若天成,成為探索油畫中國風格的先覺和先行者。 《臺灣遺民圖》創作于1934年,時值“九一八”事變之后,東北三省淪陷,冀、察、平、津也相繼被日本侵占。山河破碎,中華民族危在旦夕。在殖民地臺灣生活了二十個春秋的王悅之,對于亡國慘禍有切膚之痛,遂以臺灣籍民的身份,創作了絹本油畫《臺灣遺民圖》,想借此喚醒人們不要忘記臺灣淪亡的前鑒。《臺灣遺民圖》構圖類似宗教繪畫中觀音大士的造像樣式,但畫的是三位現代女性在祈禱。中間一人右手托著地球模型,左手掌心生出一只眼睛,寓意相當深邃。學生問王悅之為什么在手心畫眼睛,他只答是望著臺灣的,不肯多作解釋。盡管王悅之不愿道破這幅畫的含義,但從畫名到造型,都流露出畫家對于恢復故土的祈求之心。陸游的詩句“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在國難當頭時,更會沉重地扣動他的心弦。同時,在經歷了臺灣—-日本—-大陸這樣一個曲折的人生歷程后,對文化身份的尋求、對故土家園的思念、對自我身世的感懷也成為王悅之創作此畫的重要心理動因。這種思想也多次表露在他的詩文中,正如《迎臺友游中原》這首詩中云:“臺島路八千,燕地秋云白。鄉思悲未央,喜逢遠歸客。各道久別離,相看淚痕積。滾滾一長江,劃為南北隔。水流涵神秀,山高藏碧色。淳風承元化,各都帝王宅。武人擅國政,剝奪民膏液。同胞自殘傷,神州更誰惜。莊舄操越吟,浩嘆竟何益。”自比越人莊舄,因憂國思鄉而操越吟,卻人微言輕,徒然嘆息。
《臺灣遺民圖》正是以三個現代女子形象委婉表達了處于民族、家、國、文化的多重情感交織下對尊嚴獨立與精神原鄉的深情祈望,也深刻昭示出一代人艱難追尋自我的歷史悲情。這幅作品是中國美術史上最早嘗試用絹本作油畫、用中國畫立軸形式裝裱的成功創舉,被徐悲鴻評價為“以絹本施油彩,絕為前茲所無”,現在的作品形制是后人修復改裝之后的樣貌。畫家用小號中國狼毫筆調和稀薄油彩,結合傳統中國人物畫方法,在絹上輕描淡寫,減弱了人物的光影和空間關系,主要依靠線條塑造人物輪廓,以衣紋圖案的變化來暗示形體轉折,人物面容、裝束工謹細膩,富有一種線畫的韻律和平面美感,雖為油畫,但已經融進了中國繪畫的方法和東方民族的審美意蘊。王悅之在油畫引進尚處于初期階段就能夠意識到并開始自覺進行民族化探索,不愧為走在時代前列的先行者。此作連同王悅之其他存世作品40件由王悅之之子劉藝先生于1982年捐贈給中國美術館。
(作者任職于中國美術館典藏部)
一九二二年北京阿博洛學會同仁合影。前排自左起:郭志云、李毅士、韓子極、錢鑄九、夏伯鳴、吳法鼎;后排左起錢稻孫、王悅之、王子云、陳啟民、高叔達
924年阿博洛美術研究所歡送李毅士赴滬留影,前排左三為王悅之,左四為李毅士,前排右二為王子云,二排右一為劉開渠
“臺灣遺民”印原拓
臺灣遺民圖-183.7×86.5cm-1930—1934年--王悅之
責任編輯:張月霞
文章來源:《畫界》2020年5月第3期
編輯:畫界 邢志敏
關鍵詞:王悅之 美術 臺灣遺民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