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近海加強臺風預報難在哪?
進入8月,“臺風”異常活躍,僅8月1日至10日就出現了4個臺風,且3個臺風在近海加強,其中兩個為近海快速加強。當時看似不起眼的“小角色”為何會成為“超級大佬”?預報它們的難點在哪?為此,記者采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玲。
據張玲介紹,今年第3號臺風“森拉克”、第4號臺風“黑格比”和第6號臺風“米克拉”都屬于近海加強臺風,其中“黑格比”和“米克拉”都是近海快速加強的典型。“黑格比”看似塊頭不大,能量卻驚人大,破壞力也不小;“米克拉”24小時內從熱帶低壓加強到臺風級,實現了三級跳。
2014年以來,近海加強的臺風較多,但快速加強的臺風并不多。2017年的“天鴿”、2015年的“彩虹”、2014年的“威馬遜”都是近海快速加強且達到超強臺風級別。目前,這三位“選手”已經被除名。它們的共同點都是從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小角色成為超級大佬,且破壞力驚人。
“與在開闊洋面加強臺風相比,近海加強臺風的原理、所需條件基本一樣。不過,要在短時間內快速增強并達到較強等級的臺風,需要內外因素共同作用。”張玲說。
張玲介紹說,首先需要有風切變環境和適宜的海溫條件,還需要有較強的動力強迫的增強,包括低層從臺風外圍向臺風中心流入的增加和高層從臺風中心向外流出的增加。在這些條件中,適宜的海溫作為臺風生成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在夏季一般都能滿足。但是,垂直切變的條件則相對困難許多,在垂直切變偏大的區域難以滿足臺風能量聚集的需求,不利于臺風增強;反之,則有利于臺風中心附近對流的集中發展和強度增強。
張玲同時表示,由于臺風近海加強,往往留給預報和防范的時間相對較短,加之有的臺風前期表現并不“厲害”,容易“麻痹”數值預報模式,從而低估它的快速加強過程。
“目前,臺風快速加強,包括近海快速加強的機理和預報仍是業務難點。臺風快速加強的主要預報難點是對臺風加強幅度的‘拿捏’,特別是對極端強度的把握。因此,預報員在實際判斷過程中,和模式預報一樣,難免會高估或低估其發展實力。”張玲說。
以今年的“米克拉”為例,從它編號到登陸不到一天時間,留給預報員思考和調整的時間就更短,預報難度相當大。
“不過,歸根結底,預報員對臺風外部影響環境和內部結構特征等因素的綜合考量能力還有待加強。這都是預報員需要加強和歷練的功底。”張玲表示。
資料顯示,近海快速加強的臺風均滿足既有較強的高層出流、垂直切變又不太大的大氣環流配置條件,但是,如何來判定它是否符合上述配置條件是主要難點。因此,對快速加強臺風個例進行研究,是提升判識能力的有效途徑。此外,加強對數值模式的檢驗和提高對模式產品的解釋應用能力,也是提高預報準確率的重要途徑之一。
編輯:秦云
關鍵詞:近海 臺風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