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寧夏政協的“數字”規則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創新性設立調研協商規則記事
人民政協網8月7日電(記者 范文杰)數字是經濟社會狀況的精準反映。“兩不規則”“六可六不可”“七要七不要”“協商會議開法九條”,則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就調研、協商創立的“數字規則”。這些簡明扼要而又富有實效的制度,在自治區政協的不斷探索下,有效提升了協商議政質量,逐漸創立出人民政協工作的“寧夏經驗”。
■“兩不”規則讓協商更加有章可循
“不學習就不調研,不調研就不協商”是寧夏政協的“兩不”規則。探求“兩不”規則的建立,要回溯到本屆政協開局之年。
2018年,是十一屆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開局之年。如何精彩開篇,是新一屆常委會關注的話題。在那個孕育著無限生機的春天,一項具有深刻內涵的調研工作正在緊張忙碌中悄然展開。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把生態立區確定為今后一個時期三大戰略之一,自治區政協緊緊圍繞國家《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及自治區《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把貫徹落實“水十條”的監督性調研作為政協的第一次常委會議專題議政題目。
“開篇之作”備受各方矚目,作為此次專題議政的總協調,自治區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做了大量前期工作。“我們廣泛收集和研究國家、自治區實施‘水十條’方面相關政策,匯編成冊,供調研組掌握政策依據,組織調研組人員認真學習、領會相關政策法規,了解自治區貫徹落實‘水十條’有關情況。還與寧夏大學等院校相關領域專家委員溝通聯系,對調研切入點選擇進行考究論證。”自治區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楊學林說。
在此基礎上,自治區政協組織25位委員、31位專家學者實地考察17個縣(市、區)12家企業19個污水處理廠7個人工濕地。同時,委托寧夏大學成立專家組,承擔具體研究工作,對寧夏水資源、水環境與水生態進行“解剖”,完成了長達91頁的調研報告,并正式提交自治區黨委、政府。
自治區政協十一屆常委會第三次會議閉幕會上,自治區政協主席崔波對此次協商議政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前期學習謀劃全面、調研扎實深刻透徹。凝練出的“不學習就不調研,不調研就不協商”規則逐漸成型。自此之后,自治區政協各項調研活動均按照“兩不”規則展開。
“不深入調研,就不知道事情的本來面目,就無法提出切合實際、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建議,在委員履職上就是一個很大的缺項。”自治區政協委員藺銀生表示,加強學習是人民政協的優良傳統,勤學習、深調研應該成為委員的基本功。
■“六可六不可”讓調研更加風清氣正
2020年1月,在自治區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常委會工作報告中,“六可六不可”作為加強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建設中的重要一項內容被首次提出,這也成為自治區政協今年創新工作之一。
“六可六不可”即:在調研、協商過程中,可請有關部門提供已有材料,但不可要求對方專門組織材料;可讓相關部門推薦調研點,但不可要求部門負責人參加調研;可征求相關部門對調研報告的意見,但不可要求對方代寫調研報告;可允許基層有關負責人參加調研相關活動,但不可要求全程陪同;可多安排委員參加調研,但到基層后要分組進行、不可扎堆;可預約委員作會議發言,但不可硬性要求委員撰寫發言材料。
“調研中,形成良好作風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抓重點、抓關鍵、抓要害。”自治區政協辦公廳副主任王天林表示,專委會好比政協這座“工廠”的生產車間,產品質量直接決定了政協工作的成效。“體現調研成效的標準首要就是調研報告,只有通過扎實調研,才能得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思路。讓對方組織材料、代寫調研報告,暴露出的不僅僅是不懂專委會工作是什么、干什么和怎么干的問題,更多的是不懂政協、不會協商、不善議政。”
“從今年開始,自治區政協在調研、協商過程中實行‘六可六不可’,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調研視察實效,規范調研視察活動。”自治區政協經濟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趙小鵬告訴記者,經濟委員會剛剛結束的“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調研活動,就邀請了政府有關廳局協助提供了科技創新方面政策規定現有素材,沒有要求對方專門組織材料和參加相關會議。在調研人員組成上,突出以政協常委為主體,不刻意要求基層有關負責人參加調研、召開座談會。調研時,采取2-3人小分隊形式,與企業負責人和技術骨干深入細致交流,一步步搞清楚企業科技創新情況,讓接下來的各項工作更務實有效。
“‘六可六不可’的實施,提高了調研水平、增強了調研的精準度。”對于這項規則的出臺,委員們給予高度認可。
■“七要七不要”讓議政更加精準有效
《深刻理解協商議政“七要七不要”》是自治區政協辦公廳副主任馬同松8月5日在報紙上刊發的一篇理論文章。
“七要七不要”是自治區政協對協商議政提出的要求:要緊扣議題、不要跑偏走樣;要依章依規、不要輕率隨意;要言之有據、不要道聽為實;要理性有度,不要偏激偏執;要坦誠交流、不要各說各話;要求同存異、不要強加于人;要落實共識、不要流于形式。
“第一條‘要緊扣議題、不要跑偏走樣’,強調聚焦主題。就協商而言,要聚焦黨和國家的大局,聚焦地方工作的大局,才能發揮優勢、取得實效。”自治區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劉勁松對此項規則有著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該委員會最近一直就“推進寧夏長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寧夏段)建設”在調研。“2019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作為方案的實施地區之一,寧夏黨委、政府第一時間作出安排部署。我們自治區政協緊隨其后,將推進寧夏段建設列為今年重點協商議題。這就是聚焦黨委、政府大局工作的具體實踐。”
記者梳理發現,這七條規則簡明扼要、通俗易懂,蘊含著豐富的協商文化。“要依章依規、不要輕率隨意”,強調要有序協商。“要言之有據、不要道聽為實”,強調要實事求是。“要理性有度、不要偏激偏執”,強調要理性真誠協商。“要坦誠交流、不要各說各話”,強調協商要加強互動。“要落實共識、不要流于形式”,強調協商成果的凝結、轉化和落實。
“協商的過程是一個求真務實的過程。政協委員要經常深入界別群眾,以充分的調研為支撐,道實情、支實招,多發表有前瞻性、可行性、操作性強的意見建議。”自治區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張銳表示,“通過制度機制的完善使協商落地見效,協商各方才有動力,協商也才富有生命力。”
為健全協商規則,自治區政協還總結制定了“協商會議開法九條”,即精心選題,戒大戒空;及早通知,認真準備;學習調研,深入分析;規模適當,時間充裕;預約發言,求實求深;即席發言,簡明扼要;聚焦重點,多提建議;相互尊重,有商有議;凝聚共識,尊重異議。
這些凝聚著寧夏政協人智慧的“數字規則”,正不斷推動著協商工作在寧夏大地更加規范有效,深入開展。
編輯:劉乙潼
關鍵詞:調研 政協 自治區 協商 區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