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綠·聲音
堅定不移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國家重大戰略
循環經濟的思想萌芽誕生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歐美國家,是對“先污染、后治理”的傳統工業化發展道路的顛覆性修正,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線型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是工業文明走向生態文明的必由之路。
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頒布有關循環經濟國家專項規劃的國家、世界上第三個頒布有關循環經濟國家專門法規的國家。經過十幾年的推動發展,目前,我國循環經濟發展成效顯著,發展理念逐步樹立,法規政策體系不斷完善,重要行業和領域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基本形成,循環型生產方式得以推行,循環型產業體系、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逐漸形成,資源循環利用產業不斷壯大,綠色消費模式逐步形成。
我國循環經濟發展雖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也存在幾個不容樂觀的問題:
第一,雖然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循環經濟模式,但還沒有得到全面推廣和普及,大部分囿于試點示范企業或部分先進企業中,還沒有形成大部分企業自覺行為。
循環經濟雖然能夠產生經濟、資源、環境效益的統一,但需要新技術和一定投入的支撐,需要管理理念和知識的更新,許多企業缺乏人才,不愿投入;再加上長期形成的企業內部環保成本外部化的現象,使得一些企業得過且過,長期依賴低成本的競爭優勢,不思進取,還會擾亂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另一方面,部分地方在環保管理過程中,簡單一關了事,企業又喪失了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綠色轉型的機會。
第二,我國雖然初步形成了推動循環經濟發展政策法律框架,但還不完善,過于宏觀,針對性和精細化程度不夠,再加上部門分割的體制性問題,政策的協調性、連續性不夠,激勵和約束機制沒有完整形成。
例如,在生豬養殖領域,一方面大量養殖場因為糞便污水處理沒有按資源化無害化要求進行對環境造成污染而被環保部門大量關閉;另一方面,我國有機肥供應遠遠滿足不了生態種植的需要,有機肥是化肥價格的一倍多。如果政策協調有力,可以在養殖場大力推廣循環經濟模式,糞便污水通過沼氣化和有機肥生產,既不污染環境又能增加有機肥供應。
第三,一些部門和地方領導的戰略定力不夠堅定。一些領導同志把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看成是政治任務,以所謂的政治風向決定推進的力度,沒有持之以恒的戰略定力。
目前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人均資源消耗量為25噸以上,發展中國家人均消耗在5噸左右,如果廣大發展中國家接近中等收入國家的水平,現有地球的資源無法滿足人類的發展需要。因此,發展循環經濟是未來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為更好推動我國循環經濟發展,建議:
第一,“十四五”時期要把在生產領域全面推廣循環經濟模式作為推行綠色生產方式的主要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循環經濟一頭連著生產和經濟一頭連著環境,是綠色發展的具體實現形式。在工業、農業、服務業的重點行業全面推行循環經濟模式,按照改造存量、優化增量的原則,對傳統產業和存量經濟進行循環化改造,對新建項目和增量經濟要按循環經濟理念進行規劃設計并組織生產,構建綠色循環低碳的產業體系。
第二,加強政策的精細化和針對性、協調性,形成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推進機制。“十四五”時期,要在現有法律政策框架基礎上,強化部門協調性和部際合作,發揮國務院循環經濟領導小組作用。
第三,堅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國家重大戰略。發展循環經濟是國內外經驗證明了的實現經濟、資源、環境、社會協同發展的經濟發展模式,是我國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國家的必然選擇,是國家的重大戰略,各級干部要保持戰略定力,持之以恒推動循環經濟發展。
(作者解振華系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楊春平系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循環經濟研究室主任)
編輯:秦云
關鍵詞:循環經濟 國家重大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