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扶貧>典型案例
寧夏:篤定前行,生態環境效益持續釋放
盛夏,典農河兩岸綠樹成蔭,人們愜意漫步;靈武市黃河濕地公園,野鴨在湖中游嬉……
寧夏緊盯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總目標,深入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穩步推動重點工程項目落地,持續釋放生態環境效益。上半年,全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81.1%,黃河流域15個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86.7%,劣五類水質實現清零。
精準發力,“寧夏藍”成“常態藍”
動真格留住藍天白云,下決心換來青山綠水。越來越多的企業主動加入生態環境保護戰役,“寧夏藍”成為寧夏人的環保紅利。
7月22日,寧夏參進寧宇達冶金有限公司,投資800多萬元建設的燃氣2號爐設備正在調試。“這套設施解決了焦爐生產過程中的煙塵問題,讓企業達到國家特別排放限值標準。”公司安環部部長王安說。
“我們的環保設施和技術已經走在同行業前列。”王安說,經過持續治理,企業生態環境效益逐步顯現,客戶多了,訂單多了,去年實現產值14.8億元,今年上半年達到預期產值。
“我們曾因環保設施運行不正常受過處罰,生態環境部門多次請專家對企業環保問題進行會診,我們也逐漸認識到,轉變理念才能為企業鋪就一條綠色發展的路子。”吳忠市同盛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豹說,公司先后投入4億元建設了密閉型電石爐技術改造等項目,企業能耗降低20%以上。
“寧夏在大氣治理中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線上監管平臺實現24小時無縫監管,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術和數據支撐。”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我區通過實施差異化應急減排措施,全力應對重污染天氣;督促協調各地各部門調整優化產業、能源、運輸和用地結構,深化揚塵、高排放車輛等領域污染防治。今年截至目前,全區完成大氣污染治理項目124個,淘汰燃煤鍋爐22臺,實施燃煤鍋爐煤改電、煤改氣10臺,報廢老舊車輛5351輛。
全力攻堅,一泓清水入黃河
古城灣人工濕地碧波蕩漾,不時有水鳥掠過水面。“濕地流淌的,是經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達到一級A的污水,這些污水進入濕地后靜置,通過植物凈化排入黃河。”吳忠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
把污水留在境內治理,把凈水送給下游省區。
“堅持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明確黃河保護紅線底線,統籌推進堤防建設、河道整治、灘區治理、生態修復等重大工程,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生命線。”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說。
7月27日,永寧縣中干溝楊和鎮東全村段,一排排柳樹倒映水中。
“前些年,這條干溝蚊蠅成群、臭氣熏天。現在水也干凈了,釣魚的人也多了。”東全村村民劉玉珍說。
今年以來,寧夏堅持控源截污、生態修復、末端提升等綜合整治措施,爭取中央、自治區專項資金2.7億元,支持18個重點水污染防治項目建設,指導各地加強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廠等治污工程運維管理,初步排查入河(湖、溝)排污口438個,13條重點入黃排水溝入黃口斷面保持Ⅳ類及以上,黃河干流保持“Ⅱ類進Ⅱ類出”。
創新機制,力促重大項目落地
“材料提交后,9天打了3個電話,報請審批的環評項目就進入了專家評審階段,這樣的政務服務真是高效。”日前,寧夏易海煤業有限公司項目經辦人蒙艷麗為吳忠市生態環境局點贊。
今年,全區生態環境部門通過創新機制,深入推進環評審批改革,在內化改革、主動服務上做“加法”,在審批時限、審批流程、審批要件上做“減法”,采取一系列精準措施,助力寧夏經濟社會發展。
目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牽頭制定了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實施意見、構建現代化環境治理體系實施意見、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辦法等政策措施,初步核算投資72.4億元的黃河流域寧夏段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列入自治區向國家發改委提交的17個重大項目規劃建議名單;加快推進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調查,支持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新增疑似污染地塊、涉隔企業摸排等107個項目……
“截至目前,全區審批、備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文件3102件,涉及投資1392.98億元。這些項目的陸續上馬,可為寧夏創造更多的固定資產投入和就業崗位。”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說。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生態環境 寧夏 治理 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