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假如我是委員
優秀虛擬提案|《關于完善6~12歲兒童生命教育體系的提案》
提案人:朱蘭
提案理由:
兒童生命觀的形成與發展是促進其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但目前,兒童(本文所涉及僅為 6~12 歲小學階段兒童群體)、青少年乃至成年人不同程度出現理想信念迷茫、價值取向扭曲等問題,表現為精神衛生狀況低下、缺乏對生命的尊重、曲解生命自然規律等現象。傷害已成為我國兒童第一位死亡原因。這與我國兒童的生命教育尚 不完善的現狀之間存在內在聯系。其中,兒童處于人生的重要啟蒙與發展階段,因此,完善 兒童的生命教育體系必要且必須。
問題:
(一)我國兒童受社會負性事件困擾,或可產生不良影響 近年,兒童受多重負性事件困擾,未成年人自殘自殺、校園欺凌暴力事件等傷害事件層出不窮,成為我國兒童死亡的首位因素。導致兒童心理健康水平、精神衛生狀況不佳,對兒童生命觀形成與發展造成惡劣影響。 在老齡化社會及二胎政策的背景下,兒童家庭中老年人亡故及家庭新成員誕生等事件成 為常態。這使得身心處于轉化階段的兒童常常出現恐懼、不安等失常情緒。國內生命教育的 缺失,在某種程度上對兒童生命意識的不足產生了推波助瀾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已產生一 定的負面作用。 從生命全周期的角度出發,兒童生命教育的不充分,勢必對其青少年階段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二)我國兒童生命教育在國際上仍處于相對滯后水平 上世紀 60年代,自詹姆斯提出生命教育這一理論起,美國成為率先推行生命教育的國家。英國于上世紀 70年代建立了死亡教育機構,開設針對各年齡段學生的教育課程。德國所開展的“善良教育”、“弱勢關懷教育”等活動同樣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面對多重社會負性事件,日本于上世紀 80 年代將生命教育列入兒童青少年教育教學規劃大綱,開設特色課程,促進了全民生命教育的推廣。相較之下,自上世紀 80年代末我國首例安樂死事件引發社會熱議,近 30年,生命教育在我國各教育階段仍發展緩慢。《2015年度死亡質量指數》報告顯示,中國的死亡質量在 80個國家中排名第 71位。當前,我國各教育階段生命教育水平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尤其是兒童階段,其教育理念、教育水平、教育方法等均亟待完善。
(三)我國兒童生命教育在國際上仍處于相對滯后水平 當今社會日益發展,互聯網高度發達,兒童接觸的信息良莠不齊。新時代背景下,兒童 群體作為重要組成部分,處于人生觀形成的初級階段、人格發展的重要階段,錯誤的生命觀 建立將產生巨大危害。 部分兒童對于生命的認知理解較為淡薄,對其個人發展起著很嚴重的影響,導致兒童為追求物質享受迷失自我,社會道德思想淪落,身心發展扭曲,心理承受能力愈發薄弱,自殺、欺凌行為頻繁發生。我國目前亟需完善與兒童發展緊密匹配的生命教育體系。
(四)學校、教師、家庭對生命教育認知水平、重視程度、實施狀況不理想 我國多數公立學校所開展的生命教育課程“名存實亡”,部分學校開展生命教育相關內容課近乎流于形式,距預期水平尚有差距。另外,學校現有課程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內容較為 單一、專業性較差,對學生身心發展的針對性、指導性尚不明確。 兒童教師普遍缺少相關培訓,就現階段教師對于生命教育重視程度與理解水平較不理想,無法切實保障兒童生命教育質量。 當前,相當一部分家長對兒童生命教育、兒童身心發展規律認知程度較低。家庭教育和兒童成長的需要之間存在不相適應的方面,因此兒童從家庭——“生命教育第一課堂”中,難以闡發對生命的思考。 另外,傳統文化中對生死教育的回避成為學校、教師、家長與孩子之間推進生命教育的 屏障之一。
提案建議:
建議:
(一)國家及社會層面:
1、納入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建議國家及地方教育行政管理相關部門進一步提高對兒童生命教育的重視程度,將“完善兒童生命教育”重點納入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中。
2、成立專家團隊。建議國家及地方教育行政管理相關部門成立專項兒童生命教育專家團隊,根據兒童的身心發展變化,適應社會發展方向,及時修繕、改進兒童生命教育目標、 教學大綱、課程內容、考核標準,使其具有合法性、先進性及保障性。
3、建設課程體系。建議國家及地方教育行政管理相關部門將兒童生命教育納入兒童重要教學內容中,研究建立科學完善的兒童生命教育課程標準,出版生命教育課程教師用書與 學生用書的配套教材;對學校提出生命教育教學任務指標要求,增設生命教育課程。
4、開展定期指導。建議國家及地方教育行政管理相關部門對學校及教育機構進行定期指導,確保生命教育相關課程的開展具備科學性、創新性、真實性和有效性。加強對學校及 教育機構的監管力度,杜絕為兒童灌輸錯誤的生命教育觀念的現象;
5、加強科研投入。建議國家及地方教育行政管理相關部門倡導鼓勵兒童生命教育科研項目的研究,支持兒童生命教育研究基金會的建立和運營,加大兒童生命教育相關研究資金的審批投入。
6、廣泛社會宣傳。建議國家及地方教育行政管理相關部門加強對兒童生命教育的宣傳建設,增加媒體對兒童生命教育的傳播,通過公益廣告、宣傳手冊、講座開展及系列活動等 方式,引起社會的整體性共鳴。
(二)學校及教育機構層面:
7、構建“一主兩輔”課程模式。建議學校及教育機構應用以綜合型生命教育課程為主導,滲透型與專題型學科生命教育課程為輔助的“一主兩輔”課程模式,引導兒童自主地“求 生命之真、育生命之善、享生命之美”; 8、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議學校及教育機構為一線在校教師(包括思想品德政治專科教師及其他學科教師等)創造進修培訓的機會,建立完善的再培訓制度。在教育部的資金支 持下,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配備教師所需生命教育資源;建議學校及教育機構鼓勵優秀先 進教師發揮模范帶頭先鋒作用,帶動兒童教師積極開展兒童生命教育;通過切身實踐,探索 科學有效的生命教育方法。
9、完善課程大綱編制。建議學校及教育機構在開設生命教育專項課程中,依照一定的 生命教育教學大綱進行課程目標及課程內容的基本定位。
10、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建議學校和教育機構鼓勵教師指導兒童家長,幫助家長正確認 識生命教育,傳授兒童生命教育的技巧與方法,將生命教育充分融入家庭教育。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教育 生命 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