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教育·實踐
我國首屆職教本科生畢業 培養大國工匠的“中德實踐”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飛行器制造專業本科生在進行專業實訓。 學校供圖
今年,我國第一所應用技術大學——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的首屆本科生順利畢業,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用超過80%的就業率交出了一份中國現代職業教育系統培養人才的實踐答卷——
帶著信心走上工作崗位
最近,已經拿到了天津一家高科技企業offer的孫文豪正忙著為自己充電。“中美貿易戰讓我深刻意識到,發展國產芯片行業刻不容緩,我愿意用所學知識為我國的芯片事業發展盡綿薄之力。”這是孫文豪走出校門時的職業宣言。
孫文豪是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一名本科畢業生。在4年的本科求學生涯中,學校“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方法以及大量的實訓實習讓他頗為受益。“大一企業認知、大二校內實踐、大三頂崗實習、大四企業實習……為了讓我們循序漸進地去了解企業,每一年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時間的實習內容。”孫文豪說,這些實踐經歷,為他的職業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此之前,他的職業夢想是坐在辦公室里做輕松的工作,現在更想成為一名一線工程師,讓所學的知識在最基層閃光。
和孫文豪一樣,田長坤也已被一所大學錄用。5年前,他從河南來到這里,在他專科即將畢業的時候,學校首屆專升本開始招生。懷著對專業知識的渴望,2018年田長坤成為該校智能制造學院的一名本科生。經歷了從專科升到本科的他,更見證了學校的發展變化。“5年前,我們使用的設備主要是大賽的模擬設備,現在,學校和企業共建了一條具備真正生產能力的自動化生產線。”在這種學習環境下浸潤成長起來的田長坤,由此對職業教育萌生了深深的情結。“我成長于職業教育,受益于職業教育。因此,當我面臨職業選擇的時候,我更愿意從事職業教育。”如今,即將走上教師的工作崗位田長坤,最大的愿望就是提振職教生的文化自信。
其實,孫文豪、田長坤只是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眾多本科畢業生的一個縮影。在7月初學校舉行的“首屆本科畢業生座談交流會暨一流應用技術大學建設成果匯報會”上,固定翼傾轉旋翼飛行器機體結構設計、一種輪式抓取移動機器人機構設計與實現等一大批本科畢業設計成果點亮了現場,更受到了招聘企業的青睞。“我們愿意用中德的學生,因為他們既懂理論又善于實踐,上崗快。”這是現場不少招聘的企業對該校畢業生的評價。當天,學校還與大眾汽車自動變速器(天津)有限公司、天津醫藥集團公司等單位舉行了簽約儀式,進一步深化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當下,中國正在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中國智造亟須跟得上時代步伐的精良技師,而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正是迎著時代的潮頭之需培養人才。“截至目前,本科就業率超過了80%,位于天津市本科高校前列,還有20名畢業生考上了研究生繼續深造。”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校長張樺用數據告訴記者,這屆本科生共599人,分布在機械電子工程、自動化、飛行器制造工程等3個專業,就業方向聚焦航空航天、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新興和高端制造產業,都有不錯的發展前景。
一個里程碑式的探索
“作為我國首所由公辦高職院校升格的應用技術大學,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獲批成立是教育戰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成果。”提及學校的發展,天津市人大代表、該校黨委書記張興會難掩內心的激動。在他看來,這個成果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支持、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及全校師生的拼搏實干,“學校能有今天的成績,尤其與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對職業教育的情懷與頂層設計密不可分。”
時光追溯到6年前。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在時任教育部副部長魯昕的推動下,2015年11月,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同意建立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的函》,于是,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更名為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
在此之前,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是1985年中國政府和德國政府合作建立的結晶。“學校更名后依舊保留了‘中德’二字,我們特別珍視這獨一無二的中德國際合作的基因。”讓張興會頗為自豪的是,李克強總理2014年10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送給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國禮魯班鎖就出于該校學生之手。所以,對培養大國工匠是學校不變的精神守望。“根據文件內容,升為本科后,我們的使命是培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重點探索中職、高職、本科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通道。”張興會說。
作為國內首所應用技術大學,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的發展備受社會關注。2015年,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2017年,天津市人民政府發布《天津市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方案》,支持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建設世界一流應用技術大學。今年4、5月份,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市長張國清分別赴海河教育園區和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考察調研。2016年-2019年,天津市財政投入專項財政資金2.62億元,開展一流應用技術大學建設,投入2.7億元加強校園基礎建設。
“現在,職業教育迎來了發展黃金期,學校以應用技術大學建設為引擎、以國際合作、校企合作、創新創業為三大支柱的辦學特色和優勢逐漸顯現,中高本碩相銜接的現代職業教育貫通培養體系也初步建成,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愿意抓住時代發展契機,努力辦中國一流的應用技術大學。”在張樺看來,時代的洪流為職業教育發展創造了機遇,深入開展類型教育的研究與實踐,進一步完善“中高本碩”貫通培養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不斷總結、凝練職業教育類型應用技術大學的人才培養標準和機制,將成為下一步學校努力的方向。
“希望學校不忘職業教育的初心,培養出更多政治過硬、技術精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作為分管教育的副市長,全國政協常委、天津市副市長曹小紅一直關注這所學校的發展,她希望學校在實踐中深入探索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為國家發展培養更多的高級技師、一線工程師和大國工匠。
本科類型的職業教育如何定位?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的辦學實踐,是中國現代職業教育系統培養人才的有效實踐,是天津作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范區’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對現代職業教育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的實踐總結。”對于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的培養模式及探索實踐成果,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給予充分肯定。
這是我國教育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探索,也傾注了職業教育的頂層設計者與發展守望者魯昕的眾多期待。在她看來,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5年的實踐,探索了現代職業教育的中國方案———“開辟了職業教育是類型不是層次的新歷史,開辟了系統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新歷史,開辟了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新歷史,開辟了職業教育對接中高端制造業的新歷史,開辟了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職業教育高水平合作的新歷史。”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所有領域的數字經濟時代,面對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新起點上,本科類型的職業教育應如何培養人才?在魯昕的期待中,本科類型的職業教育要緊密對接中高端制造業、對接數字化經濟轉型,為生產一線培養優秀人才。“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必由之路。但目前制造業從業人員中既有技術專業理論,又有崗位技能的技術技能人才十分緊缺。”她建議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應定位于建設雄安新區高端制造業人才培養高地,為強國建設和高等教育結構調整作出歷史貢獻。
眼下,孫文豪等首屆畢業生已經趕赴工作崗位,而新的一批青年學子們又將在此求學接力,他們能否承擔起對接中國中高端制造業、對接數字化經濟轉型的歷史使命?等待他們的中國智造生產一線會給出答案。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