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農業農村部: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
中新網7月18日電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
夏糧再獲豐收,秋糧生產基礎較好。夏糧克服了局部干旱、暖冬旺長、“倒春寒”、小麥病蟲害等不利影響,再獲豐收,產量達到2856億斤,增產24.2億斤,同比增長0.9%,創歷史新高。其中,小麥產量2634億斤,增產15億斤,增長0.6%,品質明顯提升,一二等麥增多,強筋弱筋小麥面積占35.8%,同比提高2.8個百分點。早稻面積扭轉了連續7年下滑勢頭,現已大面積收獲,豐收在望。秋糧面積穩中有增,在田作物長勢良好,草地貪夜蛾北擴速度有效延緩,全年糧食豐收有較好基礎。
生豬生產好于預期,重大動物疫情保持平穩。落實落細各項扶持政策,及時打通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飼料等產銷堵點,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雙雙保持快速恢復勢頭。6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3629萬頭,同比首次由負轉正,比去年底增加549萬頭,已恢復到2017年年末的81.2%;生豬存欄接近去年同期水平,達到3.4億頭,比去年底增加2929萬頭,存欄量相當于2017年年末的77%。上半年生豬出欄25103萬頭,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0.4個百分點;豬肉產量1998萬噸,降幅收窄10個百分點。家禽、草食畜牧業加快發展,牛羊禽肉產量為1491萬噸,同比增長3.4%;禽蛋、牛奶產量同比分別增長7.1%和7.9%,有效滿足了市場需求。非洲豬瘟、禽流感疫情均得到及時有效處置,上半年未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
農產品供給充裕,市場價格總體穩定。著力加強農產品生產供應,開展“點對點”產銷對接,動員大型電商、批發市場、龍頭企業等開展應急保供,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供給總體上保持量足價穩,大中城市“菜籃子”產品供給未因疫情影響出現斷檔脫銷。據農業農村部監測,上半年稻谷、小麥和玉米三種糧食集貿市場月均價每百斤121.24元,同比持平。豬肉供應持續改善,價格連續3個月下降,近期受消費拉動價格連續6周上漲,6月份批發均價每公斤42.1元,環比上漲4.1%。生鮮乳價格小幅上漲,上半年同比增長2.64%。全國冬春蔬菜總產量1.7億噸,同比增長2%,30類主要蔬菜品種平均地頭價同比下降8.4%。水果價格先漲后跌,6種水果批發市場均價同比下降13.4%。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2月份達到高點后連續4個月下降,6月份降至112.92點,同比大體持平。
鄉村產業加快復蘇,就業創業渠道有效拓寬。及時將農資、養殖、畜水產品加工骨干企業納入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落實專項再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3月底全國涉農企業即基本實現復工,目前產能已恢復到常年水平。組織創建31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259個農業產業強鎮、5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帶動各地鄉村產業加快恢復發展,預計上半年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營業收入6.2萬億元,休閑農業整體復市率接近九成,1—5月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2476.2億元,同比增長54.3%。加強返鄉留鄉農民工就業創業指導服務,有針對性開展農民就業創業培訓,擴大以工代賑實施規模,增設公益性崗位,截至6月底,全國返鄉留鄉農民工實現就地就近就業1200多萬人。農民增收形勢好轉,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069元,名義增長3.7%,增速較一季度提高2.8個百分點,扣除物價因素實際下降1%,高于GDP增速0.6個百分點,高于城鎮居民增速1個百分點。
鞏固產業扶貧成果,帶貧能力顯著增強。建立未摘帽縣產業扶貧跟蹤聯系機制,推動資金、項目、人才向貧困地區傾斜。開通熱線電話、設立網上對接專區,組織電商平臺、批發市場、流通協會等市場主體與貧困地區建立精準對接機制,舉辦多種形式農產品展銷活動,促成線上交易2000多萬次,開展消費扶貧行動,認定的6.3萬個扶貧產品累計銷售金額達到784.6億元。發揮好371名產業技術顧問、4100多個產業技術專家組作用,幫助解決農畜產品賣難等產業發展難題。建立帶貧主體和扶貧產品目錄,帶動貧困戶就業增收。推動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增收,截至6月底全國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超過2830.9萬人,高于去年外出務工總數。
綠色發展扎實推進,農業發展質量持續提升。鞏固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禁捕成果,制定加強禁捕和退捕漁民安置保障、打擊非法捕撈專項整治、斬斷市場銷售非法產業鏈等3個工作方案,開展建檔立卡“回頭看”,全面推進長江禁捕和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超額完成4000萬畝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年度目標任務,持續開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整縣制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對585個畜禽養殖大縣全覆蓋,在82個縣開展農業綠色發展支撐體系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持續加強,水平穩步提升,上半年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7.5%以上,綠色優質農產品數量增多,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累計認證超過4.6萬個。
農村改革不斷深化,鄉村治理水平穩步提升。組織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全面推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全國已有超41萬個村完成改革,確認集體經濟組織成員6億多人。加快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和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截至6月底,全國家庭農場超過100萬家,農民合作社超過220萬家,輻射帶動全國近一半農戶。組織20多萬個社會化服務組織為農戶提供農機作業、病蟲害防治等生產托管服務,上半年托管服務糧食等大宗農作物面積約9億畝次,同比增長25%。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著力解決難點問題,深入推進鄉村治理試點示范,做好農民負擔監督檢查工作。
農業農村投資逐步回升,基礎設施補短板加快推進。積極拓展鄉村振興資金渠道,上半年27個省發行用于農業農村的地方政府專項債865億元,累計向金融機構推薦農業中小微企業10萬家,貸款余額達到1407億元。制定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指引,引導社會資本有序投入。充分發揮投資拉動作用,加快高標準農田、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農業產業集群等一批重大項目實施,高標準農田建成規模占年度任務量的54%,重點地區新改戶廁300多萬戶。上半年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額達到8296億元,同比增長3.8%,增速分別比第二、第三產業投資高出12.1個和4.8個百分點。
農業農村部指出,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有效發揮了“三農”壓艙石作用。但也要看到,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仍在延續,世界經濟嚴重衰退,國內經濟運行面臨較大壓力,農業農村經濟內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糧食、生豬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任務艱巨,農民就業增收難度加大,農產品貿易不確定性增加,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和“三農”重點任務,突出保供給、穩就業、促增收、防風險,毫不松懈抓好糧食和生豬生產,高質量完成產業扶貧任務,積極拓寬農民就業增收渠道,深入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農村改革,確保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水平,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支撐。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農業 上半年 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