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陳東恒等:生物安全防御能力建設的全球視角
作者:陳東恒、董俊林 (均系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研究員)
時下,一場遍及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正在瘋狂肆虐。這種病毒傳播速度快、波及范圍廣、影響危害大,引發人們對生物安全的深度思考。無疑,構建生物安全防御體系,提高生物安全防護能力,消除生物安全威脅,是一項事關人類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緊迫課題。
2020年5月,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人武部組織人武干部和民兵進行防化救援演練。田凱平攝/光明圖片
武警云南總隊某支隊防化分隊官兵進行仰角噴火射擊訓練。胡程攝/光明圖片
1. 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中之重
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是習主席著眼推動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合作提出的重要倡議。提高生物安全防御能力,有效抵御和消除生物安全威脅,對于共同佑護世界各國人民生命和健康,共同佑護人類共同的地球家園,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十分重要和緊迫。
已故世界著名科學家霍金認為,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不是來自物理方面,而是生物方面。生物病毒滋生存在的隱蔽性、傳播感染的廣泛性、有效防控治療的滯后性,決定重大生物病毒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和創傷,遠比戰爭和殺戮慘重得多。以1918—1919大流感為例,在不超過11個月的時間里,造成全球5000萬至1億人死亡,超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的3倍以上。只有提高生物安全防御能力,找到防治和診療生物病毒的科學技術和有效方法,才能保護人類免受瘟疫病痛傷害,健康生存發展。
安全是經濟發展繁榮的基礎和前提。從歷史上看,瘟疫肆虐之日,必是民生社會凋敝之時。我國東漢末年瘟疫大流行,神州大地“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中世紀歐洲的“黑死病”,造成經濟社會長期停滯。生物病毒的超強致命性和傳染力往往引發巨大社會心理恐慌,使受害者在人人自危的環境中備受煎熬,導致社會停擺、經濟停頓。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使本已低迷的世界經濟更加雪上加霜,極有可能造成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提高生物安全防御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加上“安全鎖”、構筑“防火墻”,對經濟發展、社會繁榮、文明昌盛,具有重要基礎作用。
縱觀歷史,瘟疫大流行往往與社會動蕩、戰亂頻發緊密相連。所謂天災人禍,瘟病傳播常常會導致民生艱難和社會秩序乃至國際秩序崩塌,一些國家為了轉嫁社會矛盾,對外戰爭是一個重要選項。同時,如果生物病毒和技術裝備失管失控,極有可能被好戰者和恐怖分子掌握,成為危害世界和平穩定的一大禍患。因此,只有提高生物安全防御能力,加強國際生物安全合作,搞好生物安全防護技術研發和管控,構建聯防聯控的國際生物安全防護體系,才能編密織牢世界和平發展、和諧穩定的堅固屏障。
2. 人類在生物安全防控上存在嚴重缺失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暴露出人類在生物安全防控上的嚴重缺失。世界各國必須充分認清當前存在的差距不足和風險漏洞,錨定建設發展的方向和著力重點,攜手把安全防御能力抓實做強。
信任缺失影響抗疫合作。在國際合作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過程中,國與國之間的信任架構起攜手應對安全風險的橋梁和紐帶。然而,現實的問題是,本應在全球抗疫中發揮重要作用的超級大國,卻以一國之利、本國優先為追求,推諉責任向外胡亂“甩鍋”、妄自尊大任性“退群”、自私自利企圖壟斷疫苗生產,成了國際抗疫合作的掣肘力量和不穩定因素,嚴重影響各國聯合抗疫的信心和行動。一些國家的政客和種族主義者,戴著有色眼鏡看人,對有色人種、少數族裔、特定群體歧視排斥甚至置疑打擊,嚴重影響國家、族群和民族間的團結合作。
科技封鎖阻隔能力提升。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是科學技術。推動生物安全技術創新,研制戰勝人類面對的共同疫情威脅的特效藥物和疫苗,除了各個國家和民族各自努力外,還要靠強有力的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然而長期困擾人們的問題是,受國家利益、地緣政治和政黨爭斗影響,全球生物安全技術合作并不順暢。一些國家幻想壟斷關鍵技術和藥品,從而在國際競爭中占據更好的時與勢;一些國家利用掌握的關鍵核心技術,動輒對其他國家“脫鉤”“卡脖子”;還有一些政客污蔑其他國家剽竊技術,揚言技術制裁,這些都嚴重阻礙全球協同攻關進程。
技術濫用催生安全危機。生物技術具有廣闊應用前景,有助于解決疾病傳播、環境污染等問題,維護人類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但生物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潛藏著巨大安全風險,特別是隨著生物技術研發能力提高,相關技術的擴散和制造成本降低,如果在發展和應用過程中失控,就會帶來嚴重的后果。現在,生物技術濫用、病毒樣本泄露、基因武器風險等已經成為高懸在人類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對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安全構成巨大威脅。人類在防范自然界生物威脅的同時,還要同人類自身的威脅作斗爭,研發更先進的防控技術、締結更有約束力的條約、建立更強大的防控機制,成為事關人類生存的緊迫任務。
3. 如何構建高效的全球生物安全防線
生物安全威脅的致命性,使人類深受其害,然而因其復雜性和人類認識及技術水平的限制,防控起來一直很難,加快全球生物安全防御能力建設,構建科學完備、系統高效的全球生物安全防線,刻不容緩。
生物安全防御戰略體系是抵御生物安全威脅的頂層設計,必須科學制定和實施。世界各國要強化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意識,共同構建防御生物安全威脅的戰略體系。當前,發達國家普遍制定了比較完善的生物安全防御戰略,構建起比較健全的安防體系,但全球尚缺乏協調一致行動,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缺口漏洞較大。充分發揮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的作用,從偵、檢、消、防、治等各個方面,研究制訂全球生物安全防御體系戰略規劃,把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防御體系納入全球防御的大系統。發達國家要為公共衛生系統薄弱的國家設計更具抵抗力的發展戰略,從而補上生物安全防御體系的漏洞,推動生物安全全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生物安全防御工作是生物安全運行的載體,是抵御和消除生物安全威脅的基本依托。要建立全球生物安全技術聯合攻關機制,協同、協調、聯合各國技術力量、人才隊伍和醫療衛生資源,開展重大突發傳染病、生物技術風險防控等國際科技合作研究,盡快掌握制勝重大生物安全威脅的“撒手锏”。要建立全球生物病毒感知、監測和疫情信息通報機制,及時發現、分析、追蹤、共享有關疫情信息。要建立全球生物安全防御經驗交流機制,在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框架內開展經常性的交流合作,共享在生物安全監測、預警、防護、評估等方面的有益做法和實踐經驗。
病毒傳播無國界,生物安全無國界。這些年,聯合國通過《生物多樣性公約》《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等國際性法規,初步構筑起全球生物安全的防線,為防治生物病毒威脅提供了法律武器。可以說,停止威脅人類安全的生化試驗、銷毀生化武器、禁絕生物戰爭,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大力強化聯合國框架下的生物安全防控合作,嚴格履行國際公約規定的責任和義務,共同應對致命性病毒、反對以生物戰威脅他國,構筑防范生物安全威脅的堅固防線,協力推進生物安全,是各國共同的責任。
《光明日報》( 2020年06月28日 07版)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生物 安全 全防 全球 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