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非洲抗疫成效為何好于預期
新華社內羅畢6月16日電新聞分析:非洲抗疫成效為何好于預期
新華社記者王洪江
衛生專家們曾經擔心,一旦新冠病毒進入非洲這個衛生基礎設施匱乏的大陸,那將是一場災難。然而,非洲國家目前所取得的抗疫成績卻令人刮目相看。
非洲的感染人數和病亡率都遠遠低于世界發達地區。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6月15日,非洲確診病例數突破24萬例,占全球總病例數的3%;非洲死亡病例數約6500例,僅占全球死亡總數的1.5%。非洲的新冠病亡率約為2.7%,低于全球5.4%的平均病亡率和美國5.5%的病亡率,更遠低于歐洲8.3%的病亡率。
據專家分析,非洲疫情防控之所以到目前為止做得還不錯,主要得益于主觀、客觀和外部三大因素。
主觀因素:非洲各國普遍重視疫情防控
6月13日,非洲疾控中心發布的公告顯示,由于擔心疫情在非洲迅速蔓延,有43個非洲國家仍處于“全面關閉邊境”狀態,35個國家實施了宵禁。
非洲疾控中心稱,雖然一些非洲國家仍允許貨物進出和緊急物資運輸,一些非盟成員國也仍然允許本國公民回國,但基本上所有邊界都是封閉的。
該機構還指出,有54個非洲國家仍在限制集會,約38個國家在全國范圍內關閉了學校教育機構,有20個國家限制了監獄和醫院探視。
為遏制本土傳播,有41個國家正在實行公共場所戴口罩強制令,18個國家開始了大規模的篩查和測試。
客觀因素:非洲人口年輕化且國際流動較少
5月初,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疫情在非洲的傳播速度較慢,重癥患者的年齡較低,病亡率也較低,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會和環境因素減慢了傳播的速度,以及非洲較為年輕化的人口已從艾滋病和結核病等傳染病的控制中受益,降低了可能的脆弱性。
法國《世界報》分析則認為,非洲存在多種流行疾病,在這樣的環境中,民眾機體免疫力長期被調動。非洲有著全球最年輕的人口,其人口年齡中位數為19.7歲,而歐洲為42.5歲,這也是非洲新冠病亡率低于全球平均數的原因之一。
《世界報》還分析,非洲人員國際流動相對較少,延遲了新冠病毒在非洲大陸“登陸”并蔓延的步伐。
此外,非洲國家的病毒檢測量低于歐美國家,檢測機會多留給重癥患者,這也是其確診總數較低的原因之一。
中國援助:非洲抗疫的有力外援
患難見真情。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企業及社會各界以捐贈物資、暫緩債務、派遣專家和提供臨床技術等多種方式支持非洲國家,雪中送炭,及時有力地支持了非洲國家抗疫。
6月1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時指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襲擊,中非相互支持、同心協力。中方誠心誠意向非洲國家提供多批次大量抗疫物資,派遣抗疫醫療專家組。遍布非洲的中國醫療隊積極行動,為當地民眾提供醫療保障,迄今已開展抗疫培訓近400場,為當地數萬名醫護人員提供了指導。
5月18日,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上,中國呼吁各國團結合作戰勝疫情,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提出包括加大對非洲國家支持在內的六項建議,并宣布兩年內提供20億美元國際援助、建立30個中非對口醫院合作機制和同二十國集團成員一道落實“暫緩最貧困國家債務償付倡議”等一系列重大舉措。這些舉措都有力支持了非洲地區抗疫。
6月7日發布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顯示,中國積極參與并落實二十國集團緩債倡議,已宣布77個有關發展中國家暫停債務償還。在向50多個非洲國家和非盟交付醫療援助物資、派出7個醫療專家組的基礎上,中國將進一步加大援非抗疫力度。
世衛組織非洲區域主管穆蒂5月曾表示,盡管新冠疫情在非洲的傳播可能不像在世界其他地方那樣迅速,但疫情可能會在嚴重地區持續發酵。非洲地區薄弱的經濟基礎和衛生體系已經面臨重重壓力,篩查力度也需增強以讓有關數據能更好地反映疫情狀況。由于非洲疫情防控還存在諸多風險,非洲聯盟經濟專家康斯坦丁呼吁國際社會加強合作助力非洲抗疫。
由此看來,即將舉行的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適逢其時。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非洲 抗疫 疫情 非洲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