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伴隨著熱烈掌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北京友誼賓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科技界、科協界政協委員,并參加聯組討論會。
“我有一個觀點、兩件事和三個建議,讓科學發現和制度優勢形成合力。”趙宇亮委員結合疫苗、納米口罩研發過程,闡明應該發揮制度優勢,設立專門機構,聚焦解決“轉移轉化”具體問題。趙宇亮還特別提到要進行大融合,使科技和企業能夠有效結合,用建立有特色的研究院來推動成果落地和批產,關鍵的基礎研究方面也要穩定支持,實現瓶頸突破和持續高質量發展。
周劍平委員發言主題是科技成果轉化不順暢的問題。他建議相信科研人員,讓他們把潛能完全釋放,不能以“成功了就是英雄”這一個標準來評判,容錯機制要建立起來。科研人員對自己成果的主體地位要落實,改變成果以所在機構為中心的現狀,另外,政策要對西部等欠發展地區加大傾斜。
航天的發展要面向國際制高點加強加快部署。“太空和地外天體、太空治理和管理規范問題亟待解決”。吳偉仁委員說。他建議,要重視“太空治理的現代化體系”建設落實,推進設立航天法,將月球南極探測、探月四期的論證結果付諸實施。
“中國需推進自主創新體系建設,樹立底線思維,為未來國際科技主導地位之爭做好準備。”潘建偉委員坦言,當基礎研究達到一定的水平,國際競爭就會顯現。我國量子科學發展了十年,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后,相關高端材料、設備等進口十分困難。要看到科學發展的上、中、下游存在的缺陷并有意識加以彌補。他建議,應采取必要措施,打破資本對顛覆性研究和產業不愿投入的瓶頸,建立科學發現和技術金融體系,促進我國科技良性快速發展。
“智慧城市建設是中國城市化進程中需要重視的重點問題。”王翠坤委員說,“統一的數據平臺需要頂層設計,云服務器多都在境外,國產軟件的生態環境不如意。”為此她建議,對從建筑行業轉制的科研院所,要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才能實現創新發展,在業內實現應有的地位。
委員們直面主題,言辭懇切而具體。李克強一邊耐心傾聽,一邊與委員們探討交流,關心關注之情溢于言表。李克強表示,會認真研究落實委員們的建議,相信通過各方面齊心協力,中國科技的未來一定會更好。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一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