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補短板 促就業 穩增收——貴州向脫貧“硬骨頭”發起總攻
面臨如期脫貧“大考”的貴州,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加試題”的情況下,凝心聚力戰“疫”又戰“貧”。通過集中力量補齊短板弱項,“外輸、內拓”促進就業創業,培育扶貧產業保障群眾增收等方式,向脫貧“硬骨頭”發起總攻。
掛牌督戰三級聯動 查找弱項補齊短板
“牢固了,這下沒問題了。”在榕江縣八開鎮格攏村村民曹德懷家中,督戰隊員何可航用手多次輕按他家一樓左側房間的壁板,檢查是否穩固。
今年4月,上級督戰隊到曹德懷家中調查發現,作為2017年的危房改造對象,他家這間房屋的壁板并未在當年安裝完成。督戰隊將此事列入問題清單,責令當地限期整改。何可航此次督查,是為確認整改是否達到要求。
榕江是貴州省9個未摘帽的深度貧困縣之一,目前還有貧困人口1.1萬多人。今年3月,省、州、縣三級督戰隊共284名隊員下沉到脫貧一線。“前期主要是督查,今后不僅要‘督’,還要‘戰’,要與當地干部一起出謀劃策、解決問題。”何可航說。
為確保榕江縣如期摘帽,黔東南州從已實現脫貧出列的縣市選拔脫貧攻堅能力突出、有實戰經驗的19名鄉鎮黨委書記,提拔為副縣長級干部后,選派到深度貧困縣榕江縣任19個鄉鎮黨委第一書記,構建鄉鎮黨委“雙書記”戰斗格局。
目前,貴州還有剩余貧困人口30.83萬人,約占全國剩余貧困人口的九分之一。貴州將掛牌督戰范圍擴大到9個未摘帽的深度貧困縣、3個剩余貧困人口超過1萬人的摘帽縣和有剩余貧困人口的8723個村。對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不追究責任;對有意遮掩和漏報瞞報的,嚴肅追究責任。
內外并重多措并舉 確保重點群體充分就業
“我和老公在這邊上班2個多月了,公司包吃包住,每月工資四五千元。”從江縣加榜鄉堯貴村貧困戶黃銀友,對政府幫助推薦的工作感到滿意。今年2月20日,在縣政府統一組織下,她乘坐高鐵專列抵達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順利在一家水產公司找到了工作。
從江縣就業局局長韋勝席說,今年以來,從江縣實現貧困勞動力就業6萬多人,約占貧困勞動力總數的80%,其中不少是通過當地政府部門主動與用工企業對接,并多批次安排高鐵專列、大巴專車輸送等方式保障解決的。
貴州是傳統勞務輸出大省。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群眾外出務工一度受阻。疫情逐步緩解后,各地紛紛“點對點”組織輸出勞動力,促進群眾穩定就業。
“外輸”的同時,各地還大力支持本地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盡快復工復產,從內部挖潛力、開拓就業崗位。在安順市西秀區雙堡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扶貧車間,30多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正趕制玩具。“疫情對我們的玩具出口幾乎沒有影響。”車間負責人姜春秋說,近期扶貧車間還在不停招工。
5月7日,貴州專門對全省勞務就業扶貧工作做出部署,要求各地把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易地扶貧搬遷戶和邊緣戶勞動力充分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全面摸清貧困人口當前就業狀況,提升就業組織化程度,想方設法穩住現有就業崗位,增加新的就業崗位。
培育產業著眼長遠 保障增收穩定
疫情發生以來,各地的扶貧產業成為保障群眾增收的“穩定器”。不少貧困地區迅速擴大特色產業規模,大力發展林下經濟,不斷把貧困勞動力吸引到產業鏈上來。
采摘、分選、打包、裝運……在位于遵義市道真縣的貴州貴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現代化杏鮑菇生產基地,300多名工人緊張有序地忙碌著。“上班快3個月了,公司有嚴格的防疫措施,對我的收入影響不大。”正在打包車間稱重的易地扶貧搬遷戶張胡貴說。
經過3年多發展,公司已建成集產品研發、質檢、技術培訓、倉儲配送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年產杏鮑菇超過4萬噸,為當地提供約800個就業崗位,帶動近400戶貧困戶增收。
今年以來,貴州繼續推行12位省級領導領銜推進12個特色產業,要求每個縣聚焦1個至2個產業,迅速擴大規模,實現裂變式發展,提升綜合產出效益。一些地方還積極幫助龍頭企業紓困,加快完善農業生產、加工、倉儲、流通、銷售等從產地到餐桌的全產業鏈。
黔西南州興義市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建設項目,是興義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民生物資保障、“黔貨出山”的重要載體。“在最困難的時候,貴州銀行開辟了綠色通道,給予2億元信貸支持,確保了項目順利實施。”負責人雷乃國說。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貴州 扶貧 脫貧 增收 貧困